文化馆声乐培训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07-12 09:52:31

文化馆声乐培训方法的探讨

摘 要:文化馆是培养人民群众艺术情操,供群众展示艺术风采和文化素养的公共场所。文化馆内的声乐培训是人民群众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和专业声乐技能有效途径,是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非常受欢迎的娱乐活动。随着社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进步,现阶段,文化馆内声乐培训方法出现了些许弊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巧与情感的取舍上陷入误区。本文旨在对文化馆声乐培训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馆声乐培训方法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文化馆;声乐;培训;方法

文化馆是负责组织和辅助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社会事业单位,在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方面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建设我国文明社会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声乐培训是文化馆内提供的文化培训服务之一,作为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馆,声乐培训工作必须保证全面性、开放性以及普及性,要懂得根据不同的群众层次开展相应的声乐培训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教育思想路线的变化,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对文化需求的增加,现阶段,国内很多城市的文化馆声乐培训都存在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重技巧而轻情感的缺点。在这种情况下,要改变文化馆声乐培训的方法,与时俱进,就必须创新声乐培训工作形式和内容,只有不断适应时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改变的审美和思想,为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社会文化的建设贡献力量。

一、文化馆传统声乐培训现状分析

由于文化馆是国家开办的社会事业单位,因此在各种文化服务和群众教育方面都是免费向人民群众开放的。一方面,文化馆的这种社会事业单位属性为人民群众免费接受文化培训和教育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同时,文化馆内工作的声乐培训教室能够通过接触不同层次的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声乐技巧,而人民群众则在接受免费声乐培训的过程中学会了另一门技能,并享受着文化带来的熏陶,陶冶着自己的情操。但是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人表示,文化馆的文化培训服务从一开始推广以来就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在声乐培训辅导内容的设置方面没有足够的深入到不同层次人群的特点中去,一些兴趣盎然老年人在声乐培训中无法接受到全面深入的讲解教学,同时辅导教师声乐技能的提升和知识的传授也受到阻碍。

在很多城市的文化馆声乐培训辅导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人认为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和不足。这种传统的声乐培训方法一般都是辅导教师以口授的形式将声乐理论知识单方面灌输到学员的头脑中,这种辅导形式经常被大家称作“填鸭式”或“灌输式”教学,从某些角度来看,这样单一传输声乐理论知识确实对学员学习自主性的发挥有影响,学员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一味地接收知识,失去了声乐学习中的积极性和活跃因素。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传统的声乐培训手法不是毫无道理。声乐学习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践练习,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进行这些实践之前最重要的奠基阶段,如果理论基础不夯实,那么学员就无法理解声乐的深刻内涵,更难以向高深的方向发展。

实践同样是文化馆声乐培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是,一些人认为实践比任何教学手段都更加重要,这无疑是有争议的。因为长期以来人类的文化和智慧能够得以传承,大多部分都是依靠书籍等媒介所记录的理论知识,而不是一代又一代反复的实践。一些文化馆培训教室过度重视技巧训练而忽视理论知识的理解,在理论基础弱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技巧也只是片面地学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单强调理论或是实践都是不可取的一种思想。但总的来说,传统文化馆声乐培训方法并不全是糟粕,一些精华之处还是值得在改革和创新中加以借鉴的。针对现阶段文化馆声乐培训工作现状,需要我们吸收传统声乐培训方法的长处,与此同时印上时代的标签,将教师技艺的发挥和学生潜能的挖掘有机结合。

二、文化馆群众声乐培训方法创新

(一)注重通史与专史的有机结合。通史即音乐发展的整个历史和系统理论知识,专史指的是音乐流派等音乐理论分支。在文化馆声乐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将通史和专史有机结合起来。通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明白音乐发展的整个历史和专史的产生过程,将整体的音乐知识脉络了然于胸,专史的学习则是深入研究和掌握学生所选择的音乐专业的具体理论与实践,由于所有的音乐在基础理论方面都是想通的。以基本音乐理论为基础,再去研究音乐分支也就不是很难了。

(二)保持整体与局部的和谐共存。允许声乐培训中“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共存是促进学生加深声乐理解的重要途径。首先,民族歌曲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在某些方面歌曲之间是想通的,知识核心内涵和重点侧重不同而已,因此,一些教师常常过分强调歌曲的个性和民族特征,是没有必要的;其次,在学生之间的差异上,一些学员由于长期自主学习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音乐路线和唱法,教师不能一味地去限制这些学员的自由发挥,而是发展其特色,挖掘其内在的潜能。

(三)创新使用现代化多媒体培训手段。文化馆是传播文化知识,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场所,文化与科技大多时候都是连在一起的,因此,要与时俱进,追赶时代的脚步就要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开展声乐培训教学。在理论学习课程上,可以借助小视频来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多种版本的演唱示范,让学员能够直观感受到歌曲的魅力和演唱方式、技巧。尤其是歌词背后的含义,对学生是否抓准整首歌曲的感情基调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文化馆声乐培训方法的创新要求我们既要尊重既有的声乐基础规律,尊重艺术实践规律,又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针对传统声乐培训方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忌盲目求异,保持戒骄戒躁的心理状态。文化馆是国家开设的社会事业单位,旨在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多,及其审美观念的变化,文化馆声乐培训方法改革必须以人民群众为基础,打造适合大家发展的声乐培训形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1]柳俊英.浅谈业余成人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J].大舞台.2010(10).

[2]王伟丽.浅谈声乐文化教育[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

[3]陈国宏.群众声乐辅导的多样性浅谈[J].剧作家.2009(01).

[4]彭湃.再议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4).

上一篇:行为法经济学:完善我国消费者法1的新进路 下一篇:北京师范大学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