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调查及心理护理临床研究

时间:2022-07-12 09:24:19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调查及心理护理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和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在笔者科室就诊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和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各80例,分成激素依赖性皮炎组和过敏性皮炎组(对照组)。通过问卷的方式,让患者自行填写 SCL-90和 DLQI量表,对他们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激素依赖皮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并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和干预。结果: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SCL-90各因子分和DLQI各因子得分(除治疗方面)均大于对照组(P

[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5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8-0840-04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已是皮肤科较常见疾病,已越来越引起皮肤科医师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上面,但对其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的研究罕有报道。近年来,随着医流逐步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文献报道,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往往表现出烦躁、焦虑、情绪悲观等不良情绪,不愿参加社交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此,笔者科室对其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和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各80例,分成激素依赖性皮炎组和过敏性皮炎组(对照组)。

1.1.1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组入选标准[1]:①长期外用(大于1个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含此类药物的化妆品; ②停药2~10天后原有疾病或皮损复发或加重,局部皮肤出现灼热、瘙痒、疼痛、干燥、脱屑和紧绷感等主观症状,客观体征包括: 皮肤潮红、肿胀、红斑、丘疹、脓疱或激素依赖性皮炎、色素沉着、面部多毛、毛细血管扩张或皮肤萎缩等;③再次用药上述症状迅速缓解;④治疗前1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治疗;⑤同意按要求定时接受治疗和随访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入选标准;②依从性差;③合并其他皮肤病;④合并精神和其他躯体疾患。

1.1.2 对照组入选标准:80例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主要表现为面部接触过敏物(如化妆品等)后引起红斑,伴瘙痒不适。①年龄在18岁以上;②小学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③无智力障碍和认知障碍;④同意接受问卷调查。

1.1.3一般资料: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组:男3例,女77例,年龄19~55,平均36岁。职业:干部12例,科技工作者19例,工人20例,无职业者29例;学历:小学或以下26例,中学和中专28例,大专或以上26例;对照组:男5例,女75例,年龄18~54岁,平均35岁;职业:干部13例,科技工作者18例,工人21例,无职业者28例;学历:小学或以下25例,中学和中专26例,大专或以上29例。两组患者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1.2.1评估工具及方法:心理状况测定采用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生活质量调查采用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分别进行评分。通过面对面调查问卷的方式,让患者自行填写 SCL-90和 DLQI,向患者逐条解释, 让患者充分理解条目意义之后独立完成, 其后由评定人员校对, 矛盾处重新询问并加以校正。对他们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并在两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

1.2.2 心理护理方法:笔者科室聘请心理专家给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具体心理护理方法: ①医患心灵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用真挚热情的服务,尽力消除患者疑虑,使其对护理人员充分信任;②病情心理认知护理:向患者宣教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性质、诱因、治疗及预后,自我保护、饮食调节,提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认知程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病程心理护理:根据心理测评结果,运用不同方法,如:解释、鼓励、安慰、指导等[2],在整个病程中对患者进行个体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讲解心理因素、情绪、性格特征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影响,消除患者悲观、恐惧、焦虑、抑郁及自卑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另外,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或邀请治愈患者现身说法,以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使患者在整个病程中身心愉快地配合治疗,从而提高疗效;④行为护理干预:告知患者纠正不良行为,调整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安排生活,工作与学习,注意饮食禁忌, 鼓励患者坚持治疗至痊愈。心理护理主要由高年资的主管护师完成,每次治疗时间约3min,每周2次。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2.0 统计软件处理, 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SCL-90各因子分均大于对照组,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

2.2 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DLQI各因子得分除治疗方面外均大于对照组,在症状和情感、日常活动、休闲、学习工作、社会交际和治疗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

2.3 8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中,对存在严重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指数明显降低的患者,我们进行了心理护理治疗,结果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广告和药店的误导,很多患者自行外购激素类软膏长期外搽面部,以及美容院护肤品不规范添加激素,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3]。本病患者面部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每遇日晒、风吹、遇热及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加重,面部几乎无法使用任何护肤品。患者往往表现出烦躁、焦虑,情绪悲观,不愿参加社交活动,严重影响到学习、工作及生活。同面部过敏性皮炎相比,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棘手,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痛苦。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在SCL-90量表评分上明显高于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说明他们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而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能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促进儿茶酚胺及TXA2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从而导致患者面部红肿症状加重[4]。

有研究者认为[5],皮肤不仅是人体的保护器官,还是一个表达愤怒、恐惧和羞愧等感情的情绪器官, 情绪紧张时大脑皮质功能可能发生紊乱,进而诱发神经内分泌失调,体内某些物质,如:儿茶酚胺、乙酰胆碱和组织胺被释放,作用于皮肤而引起瘙痒。因此,当患者不良情绪严重时,瘙痒感加重,又进一步加重不良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大量资料也表明,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有较大影响,并已初步证实良好的心理因素与免疫力增强有关,不良的心理因素与免疫力降低有关[6],适当的心理干预对于加快疾病痊愈和预防疾病复发也有积极作用[7-8]。我们通过调查也发现,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在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同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目前临床上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治疗多局限在药物方面,我们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对于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除了采用药物等治疗手段外,对其中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的患者,还应该对他们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9]。这样才能解除患者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使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对待本病,这对加快疾病治愈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8(8):549-550.

[2]Sammarco A.Psychosocial st ages and quality o f life of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 Cancer Nurs,2001,24(4):272-277.

[3]李凯,曾志良,李宏军,等. 面部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96例调查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8):510.

[4]黄健,刘玲.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472-1473.

[5]高晓敏,王文霞,安金刚,等.心理护理在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4):241-242.

[6]陆志军.心理护理对78例损容性痤疮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6):924-925.

[7]高艳辉,肖青林,芦平燕,等.音乐疗法在银屑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23-224.

[8]冯燕开.心理干预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22(11):96.

[9]StuartShor EM,Buselli EF,Carroll DL,et al. Are psychosoci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and consequences of cardiov ascular disease inthe elderly[J].J Cardiov asc Nurs, 2003,18(3):169-183.

[收稿日期]2013-03-04 [修回日期]2013-04-08

Investiga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and life quality of hormone-dependent dermatitis patients and clinical research on its psychological care

CHEN Yong-jun,DING Dong-eng,YE Lun,SHI Nia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the First Hospital of Huangshi City,Huangshi, Hubei 435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duct investiga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and life quality of hormone-dependent dermatitis patients and perform treatment and psychological care on the patient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respectively affected with face hormone-dependent dermatitis and face atopic dermatitis admitted in this hospital from Feb. 2012 to Oct. 2012 were included and randomized into hormone-dependent dermatitis group and face atopic dermatitis group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were required to fill in the questionnaire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CL-90 and DLQI scale to analyze their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and life qualities. Psychological care and intervene were performed for hormone-dependent dermatiti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and life quality. Results All the SCL-90 factor scores in the hormone-dependent dermatitis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hormone-dependent dermatitis;psychological conditions;life quality;psychological care

上一篇:珍石烧伤膏对wistar大鼠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影响... 下一篇:牙体牙弓颌骨阻力中心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