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猛于次贷危机

时间:2022-07-12 08:39:12

粮食安全猛于次贷危机

2008似乎注定是世界经济波折不断的年份。当人们还在为次贷危机的影响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范围通胀高企、国际油价达到126美元惊人高点等问题苦思对策的时候,一个更为严重也更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惊现在世人的面前,这就是粮食安全。

首先,国际粮价飞涨。仅2008年1-2月,世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9%。3月,大米价格达到 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

其次,世界粮食储备严重不足。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低到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能满足53天的消费需求,而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能够满足全球70天的需求。

再次,出口限制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例如印度禁止除高档basmati大米之外的所有大米出口。位列全球第三的大米出口国越南则将把大米出口削减11%。阿根廷、乌克兰、埃及和柬埔寨等国也先后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以保障本国市场。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在这次严重的全球性粮食问题中已有37个国家正面临粮食危机,并且由粮荒和粮价高涨引致的粮食危机正在从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演变。最近数月,一些主要粮食进口国,都因粮食价格飞涨而先后发生骚乱。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粮食安全是比次贷危机更为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国际农产品价格为什么会一改前几年频频下滑的趋势,转而大幅攀升呢?

在供给方面是全球气候异常、连续出现的自然灾害降低了农业的产出,运输费用的上升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

在需求方面是城市人口增加和消费结构改变加大了对饲料用农产品的需求,能源价格暴涨和西方发达国家推动生物能源计划使大量粮食用于生产燃料。

如果在实体经济之外纳入金融有关层面考虑,问题更复杂。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能源价格屡创新高,是本轮粮价上涨的基本背景。全球流动性过剩意味着过多的货币追逐特定的商品,其直接后果就是价格上涨,粮价也不例外。美元是国际交易的主要计价货币,美元的大幅贬值显然将推高粮食价格。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使过剩的流动性涌入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而粮食作为能源生产的重要原料其价格与国际能源价格和价格上涨预期存在密切的联系。

要解决粮食安全这样的全球性问题,显然单靠某一国的力量无法完成。在农产品贸易领域,WTO无疑是最重要的国际协调安排。世贸组织日前的报告称,开放的贸易能安抚市场,把食物送到需要的地方,并使粮食的生产尽可能有效率,这也是多哈回合谈判的重要目的之一。

农业问题在多哈回合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利益分歧最大、进行最艰难的议题。美国是世界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其小麦、饲料谷物和大豆产量约占世界的25%,出口量占世界的45%。在多哈回合中,美国关于农业谈判的基本主张是扩大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取消出口补贴、降低关税、缩小成员间的关税差异。

而欧盟是全球农产品最大的进口市场,其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达到了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进口的总和,因此维护对农业的高保护和支持成为欧盟的基本谈判立场。欧盟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坚持农业并非纯粹的贸易问题,在环境保护、乡村社区生活方式、动物福利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在市场准入方面,欧盟强调灵活性以便在产品间调整以保护重点产品,力图通过增加敏感产品数量、减少敏感产品关税削减或配额扩大承诺,降低谈判的雄心水平。

巴西等出口大国强烈要求实质性取消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等贸易扭曲措施,印度作为进口大国则积极主张农业谈判应考虑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需要。

农业谈判中的另一支重要力量33国协调组(G33)由农业生产和贸易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发展中成员组成,要求发展中成员可以自主确定一定比例的产品作为“特殊产品”,享受不削减关税、不扩大关税配额的待遇。

而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国家则共同组成了90国协调组(G90), 主要关注欠发达国家削减例外、特惠侵蚀、SP和SSM等问题,特别提出由于一些出口竞争和国内支持方面的措施而对非洲国家出口利益进一步准入形成的障碍应得到解决,部分最不发达成员的供给能力建设应得到有效解决。

此次粮食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对顺利结束多哈回合也是一种利好,主要表现为一些国家已经主动降低了对农业生产的补贴或削减进口障碍,从而有利于降低谈判的难度。但是另一方面,部分成员农产品出口限制的设立、对于国际市场粮食供应稳定性的疑虑也将侵蚀谈判的基础。如何强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建设、如何应对农产品补贴和国内支持削减后粮价短期上涨带来的冲击、如何补偿受损者仍然将是谈判关注的重点。

上一篇:法规速递 第6期 下一篇:名表走私大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