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提高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探讨

时间:2022-07-12 08:03:01

对如何提高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探讨

作为民办本科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学风建设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很多大学生不能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甚至把学习当成是一种累赘。因此,学风建设在各所高校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学质量课程教育奖惩制度学风建设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以传授专业课、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地方。怎样能更多的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学生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的管理更是这个环节正常运行的前提。学风建设在各所高校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才能形成浓厚的学风,是众多高校管理者所困扰的地方。

一、校园学风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

(1)到课率不高

部分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上课更是一件特痛苦的的差事,能不上课就不上课,能逃的课就逃,能迟到一分钟就迟到一分钟。如果没有所谓的不定时点名的存在,到课率会低得惊人。他们会为自己不去上课找各种理由,理由的“充分性”让他们因不去上课没有愧疚感。

(2)课堂效率不高

手机是课堂的“坟墓”。部分学生一边听课一边玩手机,更有把上课当成玩手机的时间,掩护手段的“高级”让老师对自己教学有很大的“成就感”,那些对游戏、手机等不感兴趣,对学习更是不感兴趣的学生,睡觉成了他们90分钟的“职业”。那些娱乐游戏的诱惑性似乎超出了他们的控制力。

(3)学习兴趣不高

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还是老师引导不到位?抑或是家长的教育观点间接地影响到孩子?为什么很多学生对学习那么不感兴趣?兴趣有了,其他困惑的问题都会自然而然的消失。看到部分同学每天面带疲惫的表情,拖着好像全世界的重任都压在自己肩上的沉重身体,呆滞的目光中透露出“我不想学习”,那种痛苦真的很可怜。

2.老师方面

(1)辅导员方面

首先辅导员方面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够,不能及时的纠正学生对学习抱有的消极的思想,同时查课、上课点名等方面做得不到位,助长了学生的“嚣张气焰”。部分辅导员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没有正确的定位,只是一味的做好表面上的“工程”即可,不管工程的质量好坏、工程的进度,只要看到符合社会审美的成品就算“撞了一天钟”。受害者毋庸置疑。

(2)任课老师方面

有的老师只是为了讲课而讲课,讲完一节课就算今天的任务完成,至于今天存在的教学反应、教学改进等问题以及明天如何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这些问题不予考虑。学生上课怎样不予理会,进一步助长了学生的“嚣张气焰”。

3.学校方面

首先,对于老师的奖惩制度不到位,不能赏罚分明,导致部分老师没有教学的积极性,没有在教学质量方面强烈的“攀比心理”。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的不够全面。学校在关于对各学院课程设置上,更多地从老师的角度去考虑,较少能结合同学们的兴趣,从而使同学们学习负担加重,会间接导致一些同学因课程太难而被迫放弃。再次,对学生的奖惩力度不够。不能通过强大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生对学习可能潜意识的存在了一些消极思想,如何能消除消极方面的因素,挖掘积极方面的因素,这是一个值得学校领导考虑的问题。

二、改进措施

1.禁止手机带入教学楼

教学楼是一个供学生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很“严肃”的地方。在学习的地方做其他的是事情就是违反规定,进则学,不禁则退,不要在一个很严肃的地方做一些不符合它审美的事情。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在进入教学楼之前把所有的“不符合教学楼的东西”统统放在该放的地方。

2.学校要对老师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对那些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表现好的老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案。关于这个的考评一定要有来自基层的参与。绝大多数的社会人,为了物质和精神的享受都会“奋力去战”。同时对教学持消极怠慢态度的老师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做到赏罚分明可以起到不可抵挡的作用。

3.学校要对学生实行赏罚分明

对不管在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一是可以激发他们继续优秀的斗志,二来可以在学校形成模范作用,以此鼓励更多学生优秀。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个方面。

4.学校在管理学生时,要站的高,看的远,抓住问题的根源来解决问题

为何老师们普遍反映一届比一届的学生难管,根源在哪?为何现在的同学那么有个性?难管难在哪?这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同时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时代。环境造就了这代人,他们都拥有的共性是这个社会给予他们的,不管共性中的问题多么不可思议,社会要为他们的行为负责任,学校作为社会中一股强大的力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在变,环境在变,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在变,原来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孩子了。学校在管理学生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改变管理方法,怎样的管理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值得学校领导思考的。

三、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一所高校特别是民办本科高校提高声誉和知名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着这所高校能否更多的吸引优秀人才。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努力,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期待民办本科高校能在如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上提出更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以此保证正常的运行和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12.

[2]张茂仁,耿立明,任文涛等.构建质量监控系统,保障本科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2,8(8):40-43.

上一篇:恩诺沙星在乌鳢体内的代谢及其代谢产物消除的... 下一篇:高职英语口语实用性评价现实需求及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