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时间:2022-07-12 05:40:0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情况以及治疗方法和疗效情况。方法随机择取该院儿科白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4例,采用抽签法对他们进行组别划分,即: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诊治;观察组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和疗效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结果临床对比统计显示,104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痰、咳嗽、喘憋等,临床检查主要表现为血沉增快、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或降低、心肌酶谱增高以及肺部云雾状阴影、肺门周围炎、支气管炎等。经过临床诊治,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8.08%)和不良反应率(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86.54%,13.46%).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西医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86-0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临床上的一种极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5~15岁的儿童群体中。临床上多采用西医抗生素进行治疗,虽治疗效果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多。近些年,临床上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研究就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在该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0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以来,儿科门诊收治的10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1~13岁,平均(5.6±1.2)岁;女性50例,男性54例。将104例患儿采用抽签法平均进行组别划分,其中:对照组52例患儿,年龄1岁~l3岁,平均(5.4±1_3)岁;女性23例,男性29例。观察组52例患儿。年龄1岁~13岁,平均(5.9±1.4)岁;女性27例,男性25例。经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对104例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心肌酶谱)和X线平片检查。

1.2.2 临床治疗①对照组:对患儿进行常规西医方法诊治,即给予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通用名:盐酸阿奇霉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041).5-lOmg/(kg・次)(加人生理盐水中),1次/d,连续治疗5d。而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通用名:阿奇霉素分散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335),5~10 mg/(kg・次),1次/d,连续治疗7d。

②观察组:对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即在给予患儿阿霉素静滴(方法同上)后,给予其口服中成药通宜理肺颗粒(通用名:通宣理肺颗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51020283)治疗,

1.3 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临床检杏指标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各项临床检查明显好转;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各项临床检杏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减轻,各项临床检杏无好转;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3.0软件对两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断以及疗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并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分析

经过临床问诊,104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中,咳嗽患儿50例(约占48.08%),发热患儿71例(约占68.27%),咳痰患儿54例(约占51.92%),喘憋患儿21例(约占20.19%)。大部分患儿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检查情况分析

实验室检查显示,104例患儿中血沉增快最多(39.42%),其次为外周血白细胞升高(27.88%)和外周血白细胞降低(22.12%),最少为心肌酶谱增高(10.58%),比较结果的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统计学对比显示,对照组患儿(52例)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54% (45/52),观察组患儿(52例)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8%(51/5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分析

临床分析统计显示,对照组52例患儿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46%(7/52),其中,腹泻2例,恶心3例,呕吐2例;观察组52例患儿用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其总发生率为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阿奇霉素,是西药中一种常见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多用于治疗由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肺炎、盆腔炎等炎症。在中医理论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属于“小儿咳嗽”范畴,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患儿自身防御能力较差,卫外不固,当外邪人体时,容易导致肺气郁闭、痰热胶结,造成气道阻滞、肺络不畅、痰黏难咳引发刺激性痉咳。因此,临床治疗时应以止咳平喘、宣肺清热为主。宣理肺颗粒,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桔梗、甘草、紫苏叶、苦杏仁、半夏(制)、前胡、黄芩、茯苓、麻黄、陈皮、枳壳(炒),蔗糖等门。具有良好的止咳宜肺、散寒解表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咳嗽、发热恶寒、咳痰不畅、头痛无汗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及风寒感冒等。该次临床研究显示,随机选取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咳痰、咳嗽、喘憋等,且临床检查结果的特征明显,主要为血沉增快、外周血白细胞升高/降低、肺部云雾状阴影、肺门周围炎等。临床治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的患儿,其临床疗效(98.08%)明显高于采用常规西医诊治的患儿(86.54%),不良反应率(0)明显低于常规治疗患儿(13.46%),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冈素对根管治疗难度的影响... 下一篇: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人生回顾护理干预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