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增强当代体育凝聚力

时间:2022-07-12 02:48:30

【摘要】“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演变的深层原因和根本力量” 。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愈来愈体现出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体育文化同其他文化形式...

“以人为本”增强当代体育凝聚力

【摘要】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要满足人们的根本需求,把握人的合理需要和心理需求,才有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有了足够的体育凝聚力,体育才能融入人们的生活,才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整个体育事业的经济、文化建设才能加快,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28-02

一、前言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建设的目标主要是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经济,大大加快了城市的发展进程,同时也面临着过度消耗能源、环境严重污染、精神文化缺失以及人情冷漠等多种社会问题。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加快,人们却越来越迷茫,找不到支撑精神的脊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遥远。我们无法回避现实中一些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道德沦丧、信用危机、生态恶化等等。中国的文化生活中出现了虚无主义的倾向。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显著,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也更加强烈。体育作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加显现出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和重要作用。中国体育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集中了促进文化传播交流、拉动经济、增强社会凝聚力等全方位的作用,体现了巨大的综合功能和社会价值。

“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演变的深层原因和根本力量” 。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愈来愈体现出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体育文化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同的影响。体育文化与一个地域或民族的社会文明、物质文明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体育文化既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其他文化形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之处。

体育的发展具有很深的潜力,是可持续的发展,其为城市品牌的打造、文化的重塑以及竞争力的提升贡献力量,已经成为提振经济发展、促进对外交流与融合的新手段,体育成为繁荣文化的新力量。

二、体育凝聚力的内涵

体育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联系紧密,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因此,应该把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全力打造精品的体育“品牌”,将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积淀元素融入其中,以提高国家和城市的形象、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使之成为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收入水平之后,就有了潜在的需求和消费能力。能否最终进入市场并进一步发挥其辐射带动力,关键还要看是否有足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群体是指人的集合,包括家庭、朋友、单位、集体、阶级、民族、国家等。凝聚力外在表现于人们的个体动机行为对群体目标任务具有一定的信赖性。归属感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某一群体的认同程度。其典型表现为人们对某社会群体及其个人的爱护和热爱的情感倾向。”“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综合形成的,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内聚力量。”

体育凝聚力是指个人或群体从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精神需求出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关注、参与、支持的程度,是对体育文化认同的结果。表现为个人对某一种或多种运动的归属感和精神寄托,体育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性,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等。其心理体验为一定的认同感,认同的程度越高,体育凝聚力就越强大。“弗洛伊德在他的防御机制理论中指出认同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并且他把认同作为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形式。”

群体性是体育凝聚力的外在表现之一。体育凝聚力是由各个层次群体(人的集合)的体育凝聚力构成的。可以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群体,大到国家、民族,小到朋友、家庭,还有城市、社区、学校、单位等;也可以是隐性的“心理群体”,首先进行自我类化,进而形成心理群体,并最终实现群体凝聚。群体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是一种群体意识,这种认同感往往会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一群体成员常常受到共同的认同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不知不觉,甚至是下意识的或不自觉的。各个层次群体的体育运动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各个层次的体育健康、全面的发展,才能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产生足够的体育凝聚力。

对体育的关注、喜爱、欣赏、参与程度同体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并最终产生一个良性循环。人们欣赏高水平的体育比赛,并且关注和参与喜爱的体育运动,形成良好的健康运动意识,将体育融入生活,变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足够的体育凝聚力,体育才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整个体育事业的经济、文化建设才能加快。

我国体育运动主要分为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大众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四个主要部分,虽然各自具有一些不同的性质,均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于一身,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中竞技体育由于竞争性强,难度高,观赏性比较强,加之现在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竞技体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非常巨大。竞技体育在为国家争光,提升民族的荣誉感、自豪感,增强人们的国家、城市、学校等归属感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社会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石,是以人为本,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体现,社区体育、农村体育的建设对促进睦邻友好,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树立科学的健身观,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等都最终为社会输入新鲜的血液,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体育价值观,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增强各个群体的体育凝聚力。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承和民族特性,传统的民族体育的发展对民风、民俗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具有和其他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同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更能激发人们的民族感和使命感。就目前的情况,竞技体育的凝聚力较其他几个部分而言稍强,其次是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受民族性的限制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表现的凝聚力较弱。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覆盖的群体范围广,是真正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因此应该积极大力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优秀的民俗、民风的传承,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要使体育与社区、学校紧密结合,形成群体凝聚,发挥体育对文化建设的贡献作用。

三“以人为本”增强体育凝聚力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文化价值就是在于人自身的价值。马克思说过: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自己。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文化价值就在于人自身的价值,即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人身心的完美发展和价值的全面实现,是个体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统一。”

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要满足人们的根本需求,从人的需要出发,顺应民意,才有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具备较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只有具有凝聚力的文化,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才能最终发挥其影响力。离开对大众心理及其需求的理解和把握,忽视人自身的价值,增强体育凝聚力就是一句空话。

“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保障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人的需要为中心,保障人的物质需要,也保障人的精神需求;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以人的持续发展为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首先是一种认知,然后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制度,最后是一种现代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树立体育发展为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统一。提高体育开放水平,吸收各国经验促进我国体育发展。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大众体育活动上来。

四、结束语

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统一。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大众体育活动上来,使体育与社区、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做好公共体育的服务。让更多的人对体育有科学的认知,并逐渐达到心理上的认同,形成有凝聚力的体育文化,最终表现为自然的生活方式,将体育真正融入生活。

参考文献:

[1]乌肠建卫主编.祖国传统运动养生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劳伦斯・哈里森.促进社会进步的文化变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04.

[5]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6]黄俊杰.文化建设的方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7]李泽厚.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2005.

[8]杨典求.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9]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1]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2]L:A怀特.文化的科学一人类与文明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上一篇:浅谈初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下一篇:初中寄宿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