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7-12 02:37:38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观察组给予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次硬膜外腔药物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综合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125-02

doi:10.14033/ki.cfmr.2016.15.066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高,主要的发病人群是中青年和老年,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1]。在当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单次硬膜外腔药物注射治疗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这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不理想,本组试验研究综合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5~74岁,平均(50.92±1.73)岁,病程2~48个月,平均(28.02±1.53)岁。观察组中,男12例,女5例,年龄23~75岁,平均(50.91±1.75)岁,病程1~50个月,平均(30.41±1.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单次硬膜外腔药物注射治疗,患者处于三屈侧卧的状态,对突出椎间隙中心进行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沿着棘间隙硬膜外穿刺进针,将针芯拔出,在穿刺针勺面上放置硬膜外导管于椎管内,导管注入复合液,复合液配制:2%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14023559,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100 mg,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14020637,大同长兴制药有限责任公司)5 mg,碳酸氢钠(国药准字H11021688,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 ml,加生理盐水12 ml,共20 ml。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疗法治疗。给予患者针刺治疗,主要穴位有殷门、承山、悬钟、环跳、阳陵泉穴等,采用泻法隔日治疗1次。给予患者推拿按摩、温热牵引法治疗,在采用温热牵引法进行治疗过程中,主要通过应用双人智能型全自动温热牵引床,要求患者处于仰卧状态、屈膝屈髋,系好牵引带后,根据患者患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牵引重量,选择牵引重量要从患者自身体重的65%开始,根据患者体质耐受情况及症状适当逐步增加牵引量,逐步增加至患者自身体重的85%。在对患者进行推拿按摩治疗时,要求患者处于俯卧状态,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自上而下在腰部逐步加大力度,主要采用的手法包括揉、推、滚、按压、弹拔等,通过按摩、推拿,可有效使患者腰部及腿部肌肉放松,重点按摩的穴位有腰阳关、腰眼、环跳、肾俞、风市、承山、昆仑、殷门、委中、三阴交等,推拿时间控制在30 min,每天坚持1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腰和下肢的疼痛消失,腰腿可以进行正常活动,并恢复正常工作。有效:治疗后,患者有较轻的自觉症状,当腿抬高70°以上时会有疼痛感,可以恢复原工作。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没有得到改善,疼痛程度没有缓解,甚至出现恶化的现象,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变化[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625,P=0.003),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腰腿疼痛缓解、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被称为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主要是神经根周围炎症引起的,是在突出物对神经根刺激和压迫的情况下形成的疾病[3]。如果神经长时间受到压迫,将使腰腿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本组试验中,通过给予对照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次硬膜外腔药物注射治疗,在了解发病机理的基础上,采用镇痛复合液腰部硬膜外腔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具有较高的浓度,发挥作用较快,在止痛和肌肉松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分离神经根周围粘连。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消肿作用。通过镇痛复合液硬膜外腔注射可使药液集中于炎症的神经根处发挥作用,从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效果[4]。

单次硬膜外腔药物注射治疗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可激发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表现出明显的椎间盘纤维破裂,在此基础上表现出腰腿痛,通过采用腰椎牵引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宽椎间隙,并减少神经根的压迫,牵引治疗不仅能够增加前后纵韧带的张力,可在无粘连的情况下,使椎间隙产生负压,从而使髓核复位[5]。另外,通过给予腰椎间盘患者温热牵引治疗,可在腰骶部形成强烈的温热效应,有利于改善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增强细胞膜及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感觉神经的兴奋感[6]。

本研究给予观察组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包括温热牵引法、按摩推拿、针刺等的综合疗法治疗,温热牵引治疗可有效发挥消肿止痛、消炎、缓解痉挛等作用,再经过专业手法推拿,能够加强关节内部结构的逐渐恢复,适当强化活动幅度,利用手法斜板对腰椎部位进行旋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消除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有效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之间固有的关系。通过利用直腿抬高加压的方法上下移动神经根,有效发挥放松神经根粘连的作用[7]。

本组试验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综上所述,在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综合疗法缓解疼痛时间较短,疼痛消失时间较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志璞.单纯牵引与综合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2,26(3):282-283.

[2]李士茂.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5(15):249.

[3]凌代兴,凌攀,牟爱君.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19(1):1132-1133.

[4]牛东英.中医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J].护理研究,2012,4(5):88,90.

[5]周国骏,蒋泰媛,范义平,等.腰腹肌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胃伤,2011,14(2):102-118.

[6]李佛保,龙厚清.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转归和对各种治疗方法的评估[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3(7):445-446.

[7]李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硬膜外激素注射与椎间盘切除术的比较随机、前瞻性研究[J].骨科动态,2015,12(2):362-365.

(收稿日期:2016-01-23)

上一篇:用主问题整合阅读教学,赢得高效 下一篇:探讨各种中医证型与血糖控制水平和糖尿病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