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启晓的“黄河”情

时间:2022-07-12 12:25:54

屈启晓的“黄河”情

“我从小生活在黄河岸边,看着浑浊的黄河水长大,七岁便跟父亲下黄河滩,春种秋收,骑在牛背上过黄河,从早到晚......正是黄河哺育了我,使我对黄河有着深情厚意;正是黄河养育了我,使我有了黄河一样的性格。一路走来,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创业的坎坷艰难,承受了血与汗的困苦和折磨,历尽人间沧桑,与“黄河”结下了不解情缘。”

屈启晓,黄河京都酒店管理(投资)集团董事长。1986年,他从政府部门下海经营酒店,一干就是20年。这20年来,他风雨兼程,把酒店一直开到了北京,不断实现、超越着自己的人生梦想。2005年,在偌大的北京城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后,黄河人屈启晓怀抱着浓浓的思乡情和一份感恩的心,又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河边,在山西省太原市筹建了“山西黄河京都大酒店”。现如今,黄河京都酒店管理(投资)集团下属有“北京黄河京都大酒店”、“山西黄河京都大酒店”、“黄河宾馆”、“龙晓饭店”等酒店以及北京怀柔晋阳人家度假村和黄土风情旅行社,资产数亿元。每一家酒店都以母亲河――黄河命名,只因为黄河人屈启晓对黄河有着深深的眷恋……依托“黄河”情,他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激情澎湃、荡气回肠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九曲十八弯

屈启晓从事饭店管理工作20多年,获得各种荣誉无数。他的人生经历中充满了艰辛、传奇、成功的色彩。为了心中的梦想,他靠着“吃苦、顽强、拼搏”的黄河信念和精神一步步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晋商文化的感染下,其实每个山西人从很小的时候就有经商意识。我对黄河蓝图的构想始于1986年。那时山西运城黄河大厦正在筹建,中国酒店业也刚起步,那时的我对酒店管理一无所知,带领员工去‘西安唐城’三星级酒店学习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奋斗创建和管理一个属于自己的三星级酒店。”

1992年初,随着运城黄河大厦的顺利运行,屈启晓被任命为运城市驻京办事处主任。当时首要任务就是赴京筹建黄河宾馆,选好的地址是北京崇文区一个倒闭工厂,要建一个二星级宾馆需要投资1600万元,可政府只给出500万。面临着资金短缺及未知环境的诸多困难,47岁的屈启晓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踏入北京开始了艰辛的创业路。由于工期紧张,到北京后,屈启晓一边抓紧装修,一边千方百计找银行贷款。总算工夫不负有心人,黄河宾馆在北京顺利开业了,运城人第一次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可就在宾馆经营两年多后,突然有消息――宾馆所在前门一带要改造,宾馆所在地属于拆迁范围。这让刚刚松了口气的屈启晓又开始了四处奔忙的生活。他跑遍京城重新选址,终于找到一座四层的破厂房。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破厂房,开价竟高达3400万!怀揣梦想的屈启晓咬咬牙,当即表态:“只要同意让,资金我自己想办法解决”!就这样,他开始了新一轮的奔忙。五个月后,在资金和工程进度等种种压力下,屈启晓病倒了,他被送进医院动了个大手术。然而,病刚好些,屈启晓就让人抬着自己的担架,到工地现场指挥施工了,“拖不起呀,一旦停工将会前功尽弃的……”就这样,1996年3月,总投资8900万的一座三星级酒店终于正式开业了,这就是北京黄河京都大酒店。十年拼搏,屈启晓完成了第一个心中的梦想,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三星级酒店,谱出了黄河系列的序曲。

紧接着的1999年,酒店改制后成为股份制民营企业,黄河京都酒店管理(投资)集团正式成立。2000 年,位于宣武区大栅栏西街的黄河龙晓饭店开业;2004年9月,位于怀柔风景名胜地虹鳟鱼一条沟的“晋阳人家旅游度假村”开业;一个月后,由酒店员工投资的“北京黄河风情旅行社”成立。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一个山西人,在偌大的北京城终于开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又是一个10年,2005年,已是花甲之年的屈启晓怀着浓浓的思乡情和一份感恩的心回到家乡黄河边,投资数千万元在山西创建了四星级酒店――山西黄河京都大酒店,完成了他从二星级酒店到四星级酒店跨越的梦想,也为他黄河系列的宏伟梦想注入了崭新的篇章。

黄河北京创品牌

“黄河京都,山西人在北京的家”。黄河人屈启晓,以他在经营方面独有的天赋在北京寻梦,在完成他黄河梦想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山西。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我们山西人一直以晋商为骄傲,晋商的最根本就是诚信,作为山西企业,就应该把诚信作为做人之根本。”在这样的信条下,他的黄河事业如黄河九曲十八弯,虽然历尽波折却永往直前。

北京知名酒店林林总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作为一个外来企业,没有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所有经营资本全部由屈启晓个人融资。屈启晓从酒店立项、设计和施工初期就亲力亲为,硬是靠着“抢、闯、拼、干”的诚信精神,完成了酒店管理体系的建立,并通过实践和经验的总结,把哲学中的“度”和饭店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推出了一整套在管理中如何善于掌握“分寸”,拿准“火候”,把握“界限”的经营之道。屈启晓在1999年成立的黄河京都酒店管理(投资)集团的管理运作上,用他的适度管理将所属企业全部改为市场化运作,实行了集团化管理的经营模式,使企业每年经济效益递增率达16%。

经过多次调研,他还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山西面食引入京城,创立了“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黄河”的品牌形象。其中“黄河一根面”、“老不死拉面”、“头顶飞刀削面”、“猫耳朵”、“懒面片”等几十种山西民间绝活面食在京城餐饮界独树一帜,黄河面食表演以及师傅们的精湛技艺更是令国内外宾客大开眼界。

十几年来,北京黄河京都大酒店共接待山西乃至全国各地到京旅游、办事的宾客达40余万人次,接待全国各种大中型会议500余次,接待国外宾客15余万人次,为宾客到京商旅、就医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受到广大宾客的赞扬。1998年8月18日,黄河京都大酒店被北京市旅游局荣膺为三星级酒店,创造了山西省在京星级酒店零的突破。

在挂牌庆典上,屈启晓并没有过多宣传自己的成绩,而是举办了献爱心活动,向当时正在饱受水灾的南方灾区捐献了六万元。山西具有丰富的旅游业资源,为了让北京人民更加了解山西旅游,屈启晓以黄河京都为依托,在酒店外修建了山西旅游长廊……种种兼济天下的善举无时无刻不体现着“黄河”作为连接山西与北京桥梁的本色作用,屈启晓也以他独特的个人魅力为“黄河”描绘了美好的明天。

黄河山西续情缘

“2004年黄河急需扩张,我先后去天津、海南、山东等地考察过,但我的根在山西,离家时间长了总想着有机会能回报家乡,机缘巧合,2005年我带着浓浓的思乡情和一份感恩的心又重回家乡”。

2005年3月,太原晋晨实业有限公司下属的太平洋酒店的合作意向牵引着屈启晓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意向确立后,一向以快取胜的他本想用四个月时间就开业,可由于拆除面积太大,整体需要重新设计装修,到九月下旬才基本达到开业条件。“我每开一家店时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这次总投资4000万元也是我没有料想到的。以前有些地方和设施不动还凑合能用,一动就无法使用,使得预期投资增加。好在回到家乡了,得到很多老朋友的支援与关照,酒店于10月8日正式开业。”开业后的四星级山西黄河京都大酒店的豪华程度虽比不上五星级酒店,但无论从企业内涵还是酒店引进的“中国・死海”漂浮都别具特色,吸引了众多宾客慕名而来。2006年10月加入世界金钥匙组织联盟,为山西黄河京都大酒店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个在饭店业拼搏了20多年的经营者,回到家乡后他亲眼看到了山西酒店业与别的城市的差距:“我们现在从管理水平和理念上都相对滞后于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要想提高档次就应该放开思想,大胆实践。困难到来时如果经过努力克服了,反而会变成机遇。饭店业是一个很高深的行业,日日迎来送往值得大家学习和深入研究的东西还很多。我热爱这个事业,最早从政府下海搞饭店,就注定我与饭店结下的不解之缘。正是饭店业又使我仍与政府联系在一起,我努力打造饭店的同时,也从未忘记我曾是政府人的职责,为政府服务,为家乡服务。”

屈启晓“黄河”系列中的每一家店都各有特色,每一家店都渗透着一个苦心经营者的汗水和情感。他说,“我要把山西黄河京都大酒店作为山西对外服务窗口的家,让每一个来山西的人都能享受体会到我们山西的服务”。

冬日的阳光虽不如夏日阳光般炽热,却能给予人们更多的温暖与感动。给自己一个梦想,屈启晓就是一个特别愿意追求梦想的人,同时也在脚踏实地稳稳当当的完成着自己的梦想。在采访结束时,屈启晓董事长说,“十年磨一剑,希望在自己70岁时能再完成拥有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梦想”。有梦想,才有奋进的力量,屈启晓的“黄河大合唱”仍在继续,就像滚滚黄河水一样永往直前,无畏无惧,不曾为谁停留,也不曾被谁阻挡!

链接

人物背景:屈启晓,1945年出生,山西省万荣县人,现任运城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主任、黄河酒店管理(投资)集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高级职业经理人,1990年荣获“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曾连续6年被评为“北京市经协办先进个人”,连续3年获“北京旅游‘紫禁杯’最佳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2006年荣获“中国旅游饭店业荣誉证章”,著有《饭店适度管理》等两本书。

上一篇:女人爱上旅游 下一篇:壶关:国家级贫困县的旅游发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