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终身学习与人的自我实现

时间:2022-07-11 07:17:42

论终身学习与人的自我实现

摘 要:伴随着终身教育这个当今社会的思潮,产生了终身学习这种教育和学习的方式,并成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而自我实现的要求是人的最高级的要求,本文从终身学习的本质特征出发,探索终身学习与人的自我实现的关联,试图通过终身不断学习,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关键词:终身学习 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51-02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人的一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通过这个连续性的过程来发挥人的潜能,获得人的一生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价值、态度,促进人格的完善,从而实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由此可见,终身学习与人的自我实现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厘清二者关系,如何通过终身学习促进自我实现,这些问题是本文阐说的要素所在。

1 终身学习与自我实现蕴含要义

1.1 终身学习基本释义

终身教育的理念提出后不久,关于终身学习的论说接踵而至。埃德加·富尔指出,人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中心应该转移到“自学”的原则上,每个人必须成为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因此,“每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1]日本生涯教育学会将终身学习解释为:“对学习者的要求给予必要的应答,并由学习者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手段与方法,然后再通过其终身的生涯来进行,这即为终身学习。”[2]

终身学习的基本特征集中在几个方面:

就学习主体来看,终身学习基于个体的自主性,重视学习者个人的学习权利,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就学习内容来看,终身学习强调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包括个人所需要的一切知识、技能、态度、理念等等。

就学习时间来看,终身学习强调学习时间的终身性,学习是一个终其一生的过程。

就学习空间来看,终身学习强调学习地点无限制性,突破传统教育学习地点的限制,终身学习的学习场所不限于学校、家庭、社区。

1.2 自我实现的基本释义

马斯洛于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3]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包括五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第二,对自我、他人的接受,能够接纳自己和他人,真诚、不伪装地对待他人和世界;第三,对现实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合适的关系,自我实现的人更善于从事物本身出发,从事物本身的规律出发,从而揭示事物的规律,预测未来;第四,高度自觉性,擅于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善于独立处事;第五,完成一切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实现个人的价值。一个人可以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但是要达到自我实现的阶段,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实现自我的价值,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

2 终身学习: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

2.1 终身学习是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

终身学习强调学习者的核心地位,凸显人的主体性,有利于人的个体意识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发掘,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前提条件。终身学习思潮的理念是“认为生活本身即是不断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得个人处于极速变迁的社会中,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潜能发展和自我的实现。”1994年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对终身学习的定义是:“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的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地愉快地应用它们。”[4]只有通过长至一生的持续学习,获取知识、价值与理解等等个体所需要的,才有可能发挥全部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人是社会的人,人想要实现自我必须要从社会中汲取营养,不断成长。人在生活中本身就是持续地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始于生命的开端,终于生命的结束。只有通过这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个人才能从社会的变迁中充实自己,获取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生命完善。

2.2 自我实现是终身学习的本质特征

首先,自我实现是一个漫长至终身的过程,是个体在一生中持续地挖掘潜能、发挥潜能,持续地完善自我、实现价值的过程,这正是终身学习的本质特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是个体一生中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

其次,终身学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价值,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体,都是能够自主学习的学习者。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树立学习者积极的态度,重塑学习者的自信。终身学习完善了学习概念,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同样,自我实现的要求中也强

上一篇:概率统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下一篇:谈民办院校图书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