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鲁 肖戈 将艺术化作生命

时间:2022-07-11 05:05:49

肖鲁 肖戈 将艺术化作生命

出身艺术世家的“艺二代”总是很难超越父辈有所作为。

她们的父亲是著名画家肖峰,母亲是著名画家宋韧。她们不循规蹈矩,义无反顾地“叛逆”,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追求自由。

或许你对她们的名字――肖鲁、肖戈并不熟悉,但《对话》、《暖冬》……艺术圈里发生的一些轰动事件,总与这两个女子有关。

两个铝合金电话亭,一对男女的大幅背影照片贴在其中,电话亭中间的台子上,一部电话的听筒悬在半空:两性与生俱来的差异性制造异性相吸,也制造了难以逾越的沟通障碍……

女性艺术家李心沫解读肖鲁:“在她作为女孩的经历中,一个异性的入侵像挥之不去的梦魇,时刻纠缠着她的精神世界。那个创伤迫于世俗的压力变得隐晦而无法言说。”

受困且难与人言的感情经历没有止步于情感体验,27岁时肖鲁创作了装置作品《对话》:“《对话》的原始创意源于个人的情感困惑。情感生活的失落使我陷入一种自相矛盾状态。如作品所显示的,一对男女在打电话,中间悬挂的电话明显地在告诉人们,对话不畅通。这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状态是《对话》产生的原始立意。”

充满张力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肖鲁的师长宋建明老师认为“作品过于完整,需要‘破一破’”。认同这一点拨的肖鲁想到了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当她缓缓走向《对话》,举起手中的枪,将枪口对准作品中的“自己”扣动扳机时,伴随穿透心魄的一声“砰”,那个作为他者的自己被击毙……

《对话》为中国艺术增加了新的元素,成为中国行为艺术的开端。《对话》装置作品于2006年在嘉德拍卖,成交价232万元人民币,该行为艺术照片于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6.7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目前,此作品图片已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OMA)收藏。

2006年5月,在“长征计划”艺术研讨会上,作为受邀艺术家之一,肖鲁带来了装置行为作品《》。

一个冷藏柜,十二个空瓶子,她向所有到场的男性征集,用于自己每月受孕期间进行人工受孕。没有一个男性愿意成为捐献者。

在作品的方案中,肖鲁写道:

生命孕育:一个男人的与一个女人的卵子相遇,字为精;

情感孕育: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精神奇遇,字为神;

精与神和谐,人间绝境,字为气。

精、气、神合一,人生之道也。

求其三者,时间不及,年龄不及,机缘不及。

退而求其一,择字为精。

那一年,肖鲁44岁。她刚刚结束了一段长达十五年、没有婚姻没有孩子的爱情。十五年,对于女性近乎一生,最美好的年华渐行渐远。一场失败的爱情让一直以来对爱情深信不疑的女子觉悟。她不再奢求“三者”集于一身的异性,只求“精”――相遇另一个生命。

2009年,在《中国现代艺术展二十周年纪念文献展》上,肖鲁完成了行为作品《婚》。一场以葬礼开始,只有新娘,没有新郎的婚礼……

身披婚纱的肖鲁从棺木中缓缓走出。婚礼司仪高声问:“肖鲁女士,你是否愿意嫁给自己为妻,忠于自己的想法,无论海枯石烂,无论沧海桑田,永远和自己在一起。你愿意吗?大声地告诉我们!”她答:“我愿意。”两枚戒指被分别戴在她左右手的无名指上。

背弃异性恋情的束缚,男性与女性角色在体内对话,用异性恋的婚礼模式嫁给自己,肖鲁回归“元我”。二十年后,肖鲁跨越了《对话》中男性与女性的沟通障碍,完成了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彻底蜕变的过程。其间的甜酸苦辣,只有她自己细细品味。

此刻,坐在我对面的,是光头肖鲁。

在传统习俗的层面,头发对于女人意味着很多。

“这是配合我正在做的‘秃头戈女’艺术行动,不是歌舞升平的‘歌’,是肖戈的‘戈’。” 她解释。“秃头戈女”借用20世纪30年代荒诞剧作家尤里斯库的著名话剧《秃头歌女》的谐音,以“戈”代“歌”,寓意中国刚刚起步的女性艺术尚需艺术家用操戈动武替代歌舞升平。“从历史上看,当代的中国女性已经有了工作,相对独立,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导致中国仍然是男权社会,女人始终处于弱势。我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让我们女人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力,不仅包括权益,还包括力量。”

那个曾经仅仅关注个人情感的肖鲁已经不存在了,她说自己“从关注一个女人的情感问题转向关注一群女人的社会问题”。

与姐姐相比,妹妹肖戈乖巧许多。

她从三岁起随母亲学画,学业一帆风顺,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中央美术学院、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她以优异的成绩走出校门,在巴黎时装工会高级服装学院深造。

肖戈的专业是版画,早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当属系列石版画《男孩子,女孩子》。少男少女青春期的迷茫、失落、躁动、情感,被以杠上嬉戏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

肖戈是艺术圈里出名的杂学家,版画、时尚、装置、行为,几乎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所涉猎。“我喜欢在东西方跑来跑去,接受不同的文化碰撞,见到自己感兴趣的必须尝试一下,这也是当初没有去中央美院做教师的原因。”肖戈说。

她用行为艺术作品《春蚕在天堂》描述游戏天堂:双臂垂耷,双腿反钩在杠上;头朝下倒挂时,猛然间觉得时空颠倒,进入虚幻世界;美丽的裙子垂下,短裤不小心露了出来,会害羞,却也有些小小的快意……

长期游走于东西方文明之间,两种文化既相互碰撞又相互融合。肖戈将对身份的敏感形象解读为印在中国旗袍上的符号图案(护照、身份证、签证等身份符号)。站立时,通过旗袍上呈现的社会身份、国际身份区分彼此;倒挂时,真实的肌肤还原了人相同的宇宙身份……

在肖戈策划的艺术活动中,“暖冬”很出名。2009年底,面对突如其来的艺术区拆迁,肖戈和朋友策划了一次艺术维权行动,选择以艺术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行为艺术,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希望艺术能够唤起人们心底深藏的纯真和美好。肖戈曾在博客中记录:“这是我第二次接到恐吓电话了。2日早上8:30左右,一个男人打电话过来,憋着嗓子说:‘肖戈吗?你等着,两个月之内肯定杀了你。’”那段时间肖戈接到过很多类似的恐吓。她没有放弃,柔弱与艺术包裹着坚定的性格。“暖冬”坚持到2010年5月,开发商道歉,艺术家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拆迁补偿款。

时光洗过铅华。两个女子对艺术的执著甚至有些“叛逆”的性情,父母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唯一不肯不问的是她们的终身大事。

肖戈有些无奈:“父母对姐姐应该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她们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我曾经也觉得爱情很重要,但是一直不顺利,所以也就搁置一边吧。人不可能什么都拥有,父母健康,事业顺利,从小都说我还有点才华……生活总要有些缺憾。对于感情,我觉得随缘就好。”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向姐妹俩索要一张全家福的照片,肖戈有些不好意思地展示了她熬夜赶制的合影――一张经过合成的全家福。“实在是没有一起拍的全家福,这张是我昨晚熬夜合成的,有些假。没办法啊,我母亲还说我们呢,人家到了这个年纪都是三世同堂,至少也有两个女婿,我们家连张像样的全家福都没有。”姐妹俩都有些无奈地笑了。

上一篇:日本年轻人结婚不愿办婚礼 下一篇:如何处理好职场里的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