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热情

时间:2022-07-11 02:23:27

如何激发学生的热情

历史者,人类最智慧之导师也。观往知来,总结成败,集思想之大成,荟英雄于一炉,帝王将相,哲人圣贤,乱世奸贼,扰扰攘攘,视通万里,千姿百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激发想象,振奋人心,启示明日,非历史而弗能为之。历史是对宇宙的镜照,是对罪恶的审判,是对正义的讴歌,是对文明的载录,大诗人歌德指出:“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作为历史教师,如何担当激发学生热情的重任呢?

一、教师必须多才多艺,所谓学为人师

作为教师,要多才多艺,学生一旦对教师的才华有所仰慕,必然在学习上竭尽全力。学到关于曹操的课程之时,考虑到很多学生是文学爱好者,我仔细做了笔记,课堂上洋洋洒洒,出口成章:以曹操父子为首,聚集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文人墨客,陈琳、孔融、刘桢、阮瑀、王粲、徐干、应玚脱颖而出,成名一时,号为“建安七子”。曹操父子以及建安七子都目睹了军阀混战,甚至参与其中,对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并且,这些文人胸怀天下,抱负穿云,“志如宇宙恢弘,心似莲花高洁”,故笔下篇章长写现实、尽显感慨,一吐建功立业之雄心,他们的基调慷慨悲凉,描述战乱,期盼统一,自成一派,史称“建安风骨”。该时代人才辈出,文体纷呈,打破了以往的沉寂,极富创造精神,堪可圈点。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做笔记,下课铃声响起,学生意犹未尽,这样的教学,当然让我心满意足。

二、利用多媒体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能够提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如果对多媒体应用有效,那么一定会让历史课堂生动活泼,在实际教学经验当中,在和其他老师的交流当中,这一点已经达到共识。只要有了兴趣,学习任何学科都会轻而易举,因为学生从自身挖掘出来动力,教学不再是灌输,而是主动地去探究。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下,依然蹈常袭故,凭借教师的口头讲述,凭借黑板的笔书,这样的教学必然空洞枯燥,这样的教师必然是失败的教师,这样的教学必然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五光十色的多媒体,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影像向学生传递,直观形象、朗朗分明,生动的画面一旦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情不自禁一片欢呼,或者是深沉的思索,或者是激动得热泪盈眶。讲解“鸦片战争”之时,我先是下载了大量网络上的视频,全部是鸦片战争的题材,精心挑选后,给学生播放,看得他们热血沸腾,都生起了报国之心、爱国之志,课堂上洋溢着学习历史的热忱,生机勃勃的氛围感触人心。

三、教学旁征博引,让学生触类旁通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适当地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颇有趣味,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将数学中的“子集”引入历史教学,学生就会对租借地、租界、势力范围等关系一目了然;在讲授抗美援朝的课程中,中朝精诚合作,人民团结一心,在腥风血雨中并肩作战,顽强抗敌,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宝贵的情感,真诚的友谊,无私的奉献,感动了无数的人,我就用“Love is the most precious,no such as sincere;Limit of love is called Yang, is selfless.”来表达。总之,历史涉及所有的学科,它是文明的结集,一定要引发学生触类旁通,使广大中学生知史、懂史、乐史、学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蔡元培说:“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信然,此即吾人教学之方向。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淮安中学)

上一篇: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特征和形式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化学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