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

时间:2022-07-11 11:54:03

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知识与能力、认识与思想、语言与思维的综合反映。作文来源于生活,因此作文教学要与实际相结合,与阅读相结合,与勤练相结合。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疼的是作文教学。农村的孩子课外阅读少,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少,运用语言的能力不高,无从下手,无话可说,作文质量差。在全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更加强调语言的服务性,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那么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呢?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以往的作文教学,教师总是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道德观、价值观去写作,学生一看题目,有的感到无话可说,有的有话却不知从何说起。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但没有提高,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降低了。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兴趣爱好,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立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这种需求也就是参与的需求。在作文教学中,要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爱写,写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空话连篇。

二、加强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于平时的积累。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呢?

1.指导阅读,扩大阅读量,从读中积累素材

提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采取形式多样的、新颖的,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受到美,却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而忽略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造成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局面。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就会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家中养的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场景,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他们就会有目的地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叙真情。

三、激活思维,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他们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想象力应该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的始终,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新颖的立意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

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现今,语文教材开设了口语交际训练,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想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为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有了开口表述自己观点的意愿后,让学生充分地说,这样做并不是无目的的,学生在说时是经过教者的启发和小组的讨论的。学生作文的思路清晰了,表达自然流畅了。作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评议,审视自己的习作,从而提高作文的质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练笔活动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它的性质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的过程。实践证明,作文课上,先开展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再以此为练笔内容,学生往往非常愿意接受,并能倾注情感,活跃思维,写出好的习作来。如先做后练、先画后练、先演后练、先编后练都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练笔活动。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抓住灵感的突现,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即兴练笔,学生往往更能写出充满灵性,富有童心童趣,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来。如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一阵不期而至的狂风暴雨,一只闯入教室的小鸟,等等。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趣字当头,重视写作灵性的启发和培植,在实践中求发展,求提高。罗伯特艾文斯认为,只有学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才能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达到视作文为需要,视作文为乐趣的目的。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一些做法 下一篇:听障学生课外导读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