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在职校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7-11 04:57:09

有关在职校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

摘 要:现代教学中将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 互动互助

英语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参与机会,因而教学效果不佳。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将学生分组,通过互动、互补、互助、互评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一、合理的活动设计是合作学习得以开展的基础

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对活动的合理设计,对此,教师需要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多下功夫。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课文和对话都可以设计不同的任务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把课文改编成情境对话并现场练习。而对话的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按照原对话内容进行角色操练,也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结合对话内容和补充句型编制情景对话并进行现场操练。

在具体的任务设计中,教师要切合实际,确保任务实施的可行性,给学生提供学习中所需要的句型、谚语等,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二、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保障

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结构是合作小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保障。具体的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也可以随机划分。

一般说来,小组成员由2~6人组成,每组设立一名组长和资料搜集员。组长由能力强、学习好、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担当。具体负责分配本组成员的任务和责任、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关系、检查和评价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向教师反馈本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资料员负责根据任务查找资料,并进行合理组织,其他角色则根据需要确定。

具体讲,单词拼读、语法句型练习一般2~4人一组;课文复述、对话练习4~6人一组,具体的人数视角色的需要而定,角色扮演要尽量让每人都有机会参与。分组和角色分配可以比较固定,也可以定期互换角色,还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换组。这样学生就能体会不同的角色责任,并能和不同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同学合作,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事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帮助学生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合作小组和设计小组合作结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好任务后,要给予每个小组成员必要的指导,让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所承担的角色。

小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在课上开展,还可以扩充到课前和课后。学生可以分组预习,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例如:学习课文“Fuwa”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奥运会及2008北京奥运会的中英文资料,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如“What are the mascots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And what do they stand for?”课后复习也可以以组员之间互相提问和辅导的形式进行。

此外,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把握好尺度,担任好巡回指导的角色,鼓励每个组员积极参与活动,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加鼓励,要创造一个互帮互学互补的合作氛围。

四、适时的教学评价是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

合作学习评价是确保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教学评价要贯穿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合作学习前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主要检查教学任务的实施情况及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况。教师要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原则,对英语基础差、缺乏自信的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对于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则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把握好对小组讨论的评价标准,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时可以根据参与是否积极、课堂讨论氛围是否热烈、任务要求是否完成良好、发言内容是否完整、言语表达和思维逻辑是否清晰等方面对各组表现进行评定。表现好的小组加分,最后进行累加并记入各位同学的平时成绩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好的竞争机制,使人人都积极参与。

教学评价还可以结合学生自评和他评的形式。为了提高可操作性,教师要预先设计好评价表格,通过自评和他评,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改进。

多年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班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意识也大大增强。要积极推广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以互动、互补、互助、互评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技师学院)

上一篇:让生命之花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绽放 下一篇:闲置U盘变身Windows 8“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