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信、诺、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时间:2022-07-11 04:14:39

基于知、信、诺、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需要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和勤于实践等多方融合。本文提出从“知、信、诺、行”4个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的价值追求、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凝心聚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059-02

引言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成长成才”的根本任务,应在“知”、“信”、“诺”、“行”四个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人心,真信、真懂、真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

学者陈丽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分清对象并科学规划,应该运用图、声、影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罗韬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及大众化途径》中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加强榜样挖掘,发扬光大;结合传统文化,使之落地生根。盛利,郭强等提出,针对大学生,高校需要积极主动走进互联网,占据网络阵地,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将校园技术手段相互融合,将传统教育素材资源创造性的形象化、生动化、多媒体化,从而使其更为有效的被大学生接纳、接受。陈国荣、蒋玉娟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应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拓宽教育形式,加强实践锻炼,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

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代特征

(一)思想道德素质较高,具有良好的公德心

姚伟龙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主流思想积极乐观,高度关心国家发展,对我党的执政能力充满信心;重诚信,具有良好的公德心。焦娇在进行实证研究后归纳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思想道德素质高,自我能力约束弱。

(二)价值观多元,理想更为实际

张晓京等则认为大学生个人本位价值取向明显,但又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理想信念受实用主义影响,但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盛利和郭强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思想信仰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既不认可也不了解;在社会主义理想层面有35.3%的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半信半疑或者没有信心,34.7%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各有优势,超10%的学生对党的施政成绩不满意;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层面,多元价值观念并未冲击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依然是大学生思想的主旋律;在大学生荣辱观和价值观层面,新时期大学生群体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现象不容忽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荣辱观、道德观、金钱观出现偏差,将社会上不正常的错误现象视为理所当然的“合理产物”。在社会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正义精神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缺失。焦娇在研究中也发现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理想更为实际化。

(三)行为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强

互联网的发展及应用,使得开放性、交互性和平等性的互动模式日益被高校师生所接受。大学生之间的沟通较为依赖人人网、博客、qq等信息技术平台,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一)知――理论学习,加强认知

一是系统学习,全面了解,注重理论基础。开展以学习党的十精神为主线的形势政策教育,组织报告会、讲座、班级讨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广泛学习,弘扬传统,提升理论修养。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开展“君子文化”、“孝道智慧”、等人文素养讲座。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二十四字正能量”主题漫画大赛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进一步打牢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三是深入学习,征文辩论,增强理性认知。开展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网络征文、墙报评选活动,引导大学生谈体会、谈认识,谈理想。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辩论赛,以“构建和谐社会是依靠个人素质还是依靠制度”、“维护人际关系靠互信还是互利”等作为辩题,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二)信――增强认同,内化于心

一是加强宣传,网络覆盖,增强认同感。充分利用媒体矩阵,通过教室墙报、校园网、QQ群、微博、微信平台、pu平台、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和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对学生大力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下坚实思想和舆论基础。

二是选树榜样,典型引路,传递“正能量”。通过“我的青春故事”大学生成长故事会,展现青年奋斗身影,讲述青年励志故事,分享青年成长感悟。专访和深度挖掘先进典型,展现正确的价值追求导向,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三是明礼诚信,文明修身,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通过诚信考试讲座、诚信考试倡议与签名等宣传活动形式,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帮助大学生诚信做人。通过“文明修身计划”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明意识,提升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以江苏理工学院院为例,通过开展“活力、节俭、安全、文明”宿舍文化节活动,提出“厚德风、博学堂、笃行组”的理念,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宿舍文化建设、素质拓展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舍风、校风,进而影响社风。

(三)诺――立下承诺,主动追求

一是开设专栏,自觉表达,立下承诺。通过校园广播台,开设“我眼中的核心价值观”节目,播出普通同学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大力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微博话题讨论,推送微刊,从国学的角度解读核心价值观。二是依托特色,集中开展,主动追求。通过创建一批“有目标,有特色,善学习,能创造”的基层特色团支部,集中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以文字和视频的方式解读核心价值观,传递青春正能量,发出青年好声音。

(四)行――知行结合,外化于行

一是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弘扬雷锋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育教学、专业理论学习、服务社会相结合,融入社会实践,激发大学生成才报国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实践活动专项计划,深入企业、社区、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二是关爱自我、就业创业,爱校荣校。利用“3.20”心理健康教育周、“5.25”心理健康教育月、学生心理社团等开展系列视频讲座,大学生职业决策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班级心理委员培训,舍长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倡导“关爱自我,助人自助”的校园氛围。三是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爱我中华。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学校有关大学生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文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正确合理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文明守纪的大学生。

四、营造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环境

(一)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开展前期大规模座谈及调研活动,集思广益,完善方案,明确“知”、“信”、“诺”、“行”四步推进路线。

(二)贴近青年,形式活泼。通过展示微视频、拍摄微电影,征集四格漫画等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青年主动融入,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立体宣传,全面覆盖。设立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周、宣传月,形成报纸、网站、广播台、新媒体四位一体立体式、网格式宣传矩阵。注重从典型引路的角度来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四)融入学校,融入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风、校史、校训教育。充分发扬学生的爱校荣校之情,引领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丽.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J].大学教育,2012(10):78-79.

[2]罗韬.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及大众化途径[J].人民论坛,2012(14).136-137.

[3]盛利,郭强.信息网络化视阂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科学版,2012(11).67-70.

[4]陈国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多维渗透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1-33.

[5]蒋玉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究[J].高教论坛,2010(11):13-15

[6]姚伟龙,李蓓,郭磊.“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分析――基于思想行为视角[J].成人教育,2011(2).

[7]娇焦.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方法探寻[J].黑河学刊,2012(11).

[8]张晓京,文书锋,金添.“90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上一篇:开展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下一篇:惠州龙门:用环保守住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