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感知,别让语文实践缺位

时间:2022-07-11 12:49:14

整体性感知,别让语文实践缺位

阅读构建主义理论认为,高效的阅读应该经历整体感知、深入体悟、回归整体的过程。阅读教学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性感知是一个基础性的保障工程,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整体感知环节的落实,要么是泛泛而谈,要么就是走走形式。如何进行整体性感知,不让语文语文实践缺位呢?

一、在提炼内容中,历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要想真正解构一篇文本,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不容置疑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有效的提炼与概括,应该成为整体性感知文本的应有之意。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中学段的教学目标中,也提出了“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整体把握课文”的要求。教师就需要在整体感知课文中,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提炼、概括、串联的语言训练。

以《牛郎织女》一文为例,这一民间生动描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之情。首先,教师在引领学生初读文本时,紧扣文本内容分别提炼出相见、相知、相守、相望等环节;其次,教师引领学生紧扣这些词语,用一句话分别呈现这些词语所替代的主要内容;最后,则要求学生将这些内容在相应的逻辑顺序中串联成为一段完整的话,再现文本的主要内容。

教师让学生在词语提炼中、语义丰盈中、语言串联中锻炼了整合信息、概括内容的能力,在整体性感知文本内容的同时促进了落实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在体悟主旨中,历练学生内核洞察能力

很多教师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整体性感知课文就是要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这种理解相对狭隘,整体性感知还应该包含了对文本主旨的初步洞察。只有真正了解了作者的创作初衷,我们才能对文本形成通透的理解。但教材很多文本在主旨阐释时,不会直接和盘托出,而经常借助相应的事物含蓄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感知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

以《爱如茉莉》一文为例,作者将父母之间浓郁亲情的主题就蕴藏在那一朵平淡无奇的茉莉上,直到文本最后以反复的手法点出“爱如茉莉”的主题。如果单凭学生自主理解,他们很难发现文本主题会与文中的茉莉产生怎样的联系。因此,在初读感知环节中,教师则引领学生进行这样的初读感思:父母之间的亲情之爱,为什么会像这朵茉莉?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学生从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和对文本内容的初步理解出发,阐发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虽然学生的表述并不一定准确、深刻,但教师如此设计,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在凸显文本主旨的核心语句中,让学生学会了揣摩文本言外之音、弦外之意,强化了学生对重点语句的品析、鉴赏能力。

三、在揣摩顺序中,历练学生思路构建能力

进入中高年级,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性感悟就不能停留在文本外显内容和意义层面,而要深入到文本内核,尝试与作者进行对话,探寻作者在文本创作过程中的构思和结构设置,并提供多种辨析类比的资源,切实感受作者表达的精妙。

以《早》这篇游记散文为例,这篇课文的作者究竟是怎样一步步从三味书屋写到“时时早事事早”这一主题的呢?笔者引领学生在概括每个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感知每个自然段在逻辑上的深系,从而总结出作者这样的创作思路:

纵观整个创作思路,作者按图索骥,层层剥笋,虽然内容广多,但层次丝毫不乱,实现借参观而表达深刻主题的表达效果。这种依循文脉梳理创作思路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文本这一载体,与作者形成了深入对话,促进了学生整体性感知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掌握了合理选择素材、准确构建思路的表达策略,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整体性感知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必备程序,也是历练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应该紧扣读懂内容、探寻主旨、揣摩思路的契机,为学生搭建有效的语言实践平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在自主快乐中绽放足球梦 下一篇: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