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长息肉,治疗选肠镜

时间:2022-07-11 12:28:16

很多患者对于结直肠息肉手术有顾虑,息肉长到多大才需要手术?手术创伤性高不高?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最近,我院门诊来了一位外地中年女性患者,她脸色苍白无华,讲话有气无力。多年来,她每天腹泻不下3~5次,大便带血,呈洗肉水样。曾口服消炎止泻药,但腹泻时愈时患。在当地医院经肠镜检查,发现大肠内有二十多颗大小不等的息肉,血色素仅为6.5克。医生曾建议做结肠大部切除,仅保留少部分无息肉的肠段。但这种手术一则创伤大,二则术后容易引起肠功能失调,加重腹泻,因此经人介绍他才来到我院肠镜门诊。

我们详细了解了她的病情,决定采用结肠镜和圈套器做一次性电灼摘除大肠内的全部息肉。通过肠镜进行结肠全面探查,只见结肠内有几十颗小如黄豆、大如草莓的息肉,东倒西歪地挂在肠腔内,有的表面充血、糜烂,有的正在渗血。我们用圈套器套住息肉,并接通电源烧灼摘取息肉,依次从结肠的远端向口逐个清除,仅用40分钟共摘除20余颗,患者毫无痛感。住院2天后,高高兴兴地出院,2个月后复查血色素恢复正常。

近年来,我院采用肠镜电灼摘除结肠息肉每年3000例左右,摘除息肉约7500颗。因手术时间短,操作安全,并发症少,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结肠息肉何其多

结肠息肉为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一种良性隆起,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乙状结肠和直肠。息肉可为单个或多个,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有蒂或无蒂。目前,结肠息肉的病因不清,可能与肠道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有关。结肠息肉患者常有腹部隐痛、慢性腹泻等症状,高位结肠息肉患者可有不明原因的贫血或棕色大便,低位结肠息肉患者可表现为间断性便血,大便呈洗肉水样,用一般止泻药物治疗无效。目前主要是通过肠镜检查确诊。

结肠息肉的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占10%,多见于儿童和老人。儿童以幼年多见,老人发病率随年龄递增而增加,70~80岁息肉发生率可达30%~40%。

圈套电灼连根除

过去,治疗结肠息肉常有两种方法:① 距8厘米以内的息肉可直接手术切除。缺点是手术时间长,操作不便,术后口疼痛。② 距8厘米以上的息肉,需剖腹手术摘除。手术中医生只能靠手感来寻找肠腔内息肉,容易造成漏诊,有时尚需剖肠寻找息肉。这样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而且也容易发生伤口感染、出血、肠黏连等并发症。

现在,我们改用肠镜电灼摘除大肠任何部位的息肉。肠镜是一根直径只有1.0厘米的软管,可以沿着肠腔自由弯曲,操作十分方便。

手术前一天晚上,患者需吃流质饮食,然后服用肠道清洁药如和爽或辉灵,以清洁肠道。

手术时先做肠镜检查,当发现息肉时,用圈套器套住息肉的颈部,套住后,收紧圈套器,并接通电源,边收紧边通电切割,摘除一颗息肉需1~3分钟。手术时患者无痛苦,仅感腹部略胀。

对多发肉,我们采取从结肠远端向逐一摘除。一般来说,除家族肉外,一次可连续摘除十几颗息肉。手术不仅十分安全,极少发生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而且操作时间短,一般住院1~2天即可,从而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乐于接受。此外,此法也同样适用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息肉摘除。

息肉癌变也能切

对于扁平样息肉或绒毛状息肉有局部癌变者,可以先采用内镜超声除黏膜下侵润,即可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方法进行治疗。方法是病变部位先注射生理盐水,沿肿块周围做病变标记,切开黏膜后将完整肿块和黏膜一起切除。中山医院已使用该方法完成大肠息肉样癌变的ESD治疗1500余例,效果良好,复发率不到1%。

由于结肠息肉容易复发,我们主张对患有结肠息肉的患者,进行术后定期随访。一般单发肉每2~3年随访1次,多发肉每年随访1次。若1~2年内又发现大便带血,应怀疑肠息肉复发,尽早再次内镜治疗。老人术后更应密切观察,警惕转化为大肠癌。

上一篇:养生嘉言拾粹 下一篇:钓鱼治好了我的“文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