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神韵 花儿风采

时间:2022-07-10 11:06:53

【前言】高原神韵 花儿风采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曹厅长说,通过普查了解到青海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很多的,也具有特殊的魅力,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黄南藏戏就曾多次在北京演出,热贡艺术曾走出国门,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普及唐卡制作工艺,使世人了解唐卡、进而了解青海。 据介绍,...

高原神韵 花儿风采

“左边的黄河(嘛噢哟),右面的崖(么噢哟),雪白的鸽子(么),噌愣愣愣愣愣,仓啷啷啷啷啷,扑噜噜噜噜噜,啪啦啦啦啦啦地飞呀水面上飞来(嘛噢哟)哎――”这是2008年12月23日,青海省文化厅厅长曹萍在西宁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随口吟唱的几句青海花儿。那悠扬激越优美动听的旋律,让记者久久难忘。

曹厅长自豪地说:在广袤的青海高原,千百年的文化积累,蕴藏了极其丰富且被世人公认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里不仅有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的昆仑文化、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还有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宗教建筑文化等。特殊的民族生活方式,数不胜数的民族音乐和民间舞蹈,使这里成为歌舞的海洋。以河湟“花儿”、玉树歌舞为代表的享誉海内外的民族民间歌舞,以藏戏、平弦戏为代表的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戏剧、曲艺,以塔尔寺“艺术三绝”和热贡艺术为代表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绘画、造型艺术,以纳顿节、六月会等为代表的千姿百态的民族民间民俗活动等,为青海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据她介绍,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有着悠久的远古文明和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旧石器时代,青海高原就有了古人类活动的足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代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彩陶文化,文化类型已趋于多样性和复杂性。在青海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戎、氐、羌、鲜卑、匈奴、吐谷浑、吐蕃等民族创造的文化光辉不衰,影响至今。自元朝以来,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逐渐形成世居青海高原的主要民族。各种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使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逐步演变成具有多元化、多民族性的高原文化特色,从而奠定了青海民族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格局,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民族,我们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著名民间说唱史诗《拉仁布与吉门索》已经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族的服饰也比较独特,尤其是妇女服饰以五彩花袖衫最具代表性,两袖用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拼成,衣袍腰间还配有一条彩带,带子两头有刺绣的花鸟鱼虫云纹图案。”曹厅长介绍说,土族女子非常擅长刺绣。700多年前来到青海的撒拉族,为了纪念那次迁徙,撒拉族人在婚礼上仍然要表演拉骆驼的舞蹈。他们的婚礼形式也已经纳入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有着许多承载着厚重文化事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作为地域文化杰出代表的湟源排灯融入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在灯彩世界中独树一帜;诗化的语言“花儿”已深深植根青海大地,成为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族古老的社火、撒拉族东迁传说等文化形态在最早的文化发源地已没有了踪迹,在青海却得以鲜活地保存……

曹厅长说,通过普查了解到青海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很多的,也具有特殊的魅力,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黄南藏戏就曾多次在北京演出,热贡艺术曾走出国门,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普及唐卡制作工艺,使世人了解唐卡、进而了解青海。

据介绍,前不久曹厅长曾率团赴非洲的贝宁等地举办了“多彩中国――青海文化周”展演活动,推出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展销、讲座、演出等多项活动内容,获得圆满成功。青海民间艺术家们创作的民间绘画、热贡艺术、土族刺绣、民间剪纸、民族服饰、玉石雕刻、藏毯壁挂、传统和现代民族工艺等20多类的展品,受到国外友人的热烈欢迎。青海省代表团表演的青海省民族风情歌舞《青溜溜的青海》等节目,还有曹萍等人为国外友人专门举办的青海文化讲座,更是博得在场的国际友人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曹厅长感慨地说,此次赴非洲的出访展演活动,是最好的一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教育。亲身体验和实地感受,使原有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在中非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比中,对“发展是硬道理”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坚定了做好文化工作,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信心和决心。她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现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必须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务实的精神和更加科学的方法,研究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此次展演活动,我们充分认识到,文化走出去,必须要在自身努力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积极支持下,寻找畅通的渠道。在有了畅通的走出去的渠道后,还必须要根据自身文化的特点和国外的需求,丰富对外文化交流内容,创新走出去的形式。无论是展览、展销还是讲座、演出,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变化和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文化走出去的效果。她强调,文化走出去,决不是简单地出趟国,表演个歌舞节目,重要的是要在出色完成展演任务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走出去的延伸效益。这次贝宁手工业与旅游部表达出希望与青海加强工艺美术行业合作的愿望,我们一定要在文化部和海外文化中心的帮助下,做成一些项目,加强双方的合作,这样才能进一步丰富文化走出去的内涵和外延。

为了弘扬青海高原优秀的民族文化,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青海省成功地打造了多个展示青海民族民间文化的平台,使人们对青海高原这片神奇而遥远的地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发挥青海民间文化资源优势,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全新打造青海以唐卡艺术为主的民族民间文化品牌,青海省政府还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于2008年6月举办了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据曹厅长介绍,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藏语称作“热贡”,意为充满希望的金色谷地。热贡艺术成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宝库,包括精美绝伦的唐卡、气势恢弘的壁画、绮丽纷繁的堆绣、惟妙惟肖的雕塑等。其中精美绝伦的唐卡艺术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热贡艺人遍及青海、、四川等藏传佛教的许多寺院,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精美的佳作。唐卡艺术在技法上既继承了藏传佛教艺术的传统创作手法,又融汇了其它民族民间绘画艺术的精华,风格更趋明显。目前在黄南热贡地区几乎人人会作画,家家以艺术为职业、以院落为画坊,目前从事唐卡艺术品生产的艺人有近万人。黄南州同仁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艺艺术之乡”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以“高原神韵花儿风采”为主题,举办了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高原神韵》及唐卡艺术精品荟萃展、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和唐卡艺术鉴赏讲座与拍卖活动。唐卡艺术精品展上展出了青海省黄南热贡唐卡、玉树藏娘唐卡,以及果洛、湟中、互助等地区的唐卡,同时荟萃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唐卡艺术精品,展出的品种有绘画唐卡、堆绣唐卡、刺绣唐卡、提花唐卡、布贴唐卡、珍珠唐卡、烙画唐卡等。还特意邀请了艺人现场作画表演,让观众能够对神秘的藏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另外,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还举行了中国青海国际乡村音乐演唱会、青海原生态民歌手大赛和“和谐青海 美丽家园――天天演”的演出活动以及黄南热贡艺术宣传周活动。在博览会暨民族文化旅游节期间,青海省还选调各州近年来新创作、艺术水平较高、特色浓郁、具有代表性的剧(节)目来西宁演出。

近年来,青海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责任、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类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是通过建立完善机构、加强宏观指导、公布省级名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措施的执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已成功申报同仁“热贡艺术”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级试点项目,民和土族纳顿节为省级试点项目。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7个大类的格萨(斯)尔、老爷山花儿会、藏族拉伊、黄南藏戏、塔尔寺酥油花、热贡艺术、湟源排灯等19个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名民间艺人被批准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前些时,省文化厅公布了青海省首批“省级非遗传承人”153名。

听了曹厅长的介绍,令人耳目一新。当前,青海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得到全社会关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不过,相对于有形文化遗产保护,青海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呢?

曹厅长坦率地说:“第一,受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投入非常有限,省财政从2006年起安排专项资金仅为30万元。这点资金不仅要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过程中文本、光盘制作等,还要应对参加文化部与各省区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等其他活动产生的费用。可以说,全省从上至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是历史责任感、对本土文化的赤诚和各级领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精神力量。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省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大的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长期以来,保护手段落后、保护队伍素质偏低且人才匮乏、经费投入捉襟见肘;由于随意滥用、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许多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一些依靠口传身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很多基层文化单位没有最基本的录音、录像、电脑等设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量珍贵实物与资料自然消亡、遭到毁弃或流失。第三,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人为中断非物质文化遗产按自身规律进行的演变。第四,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不能及时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省起步时间不长,管理尚不健全,保护工作中的制度要求、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还需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摸索。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养等工作还相当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也普遍存在。”

上一篇:最动听的难听话 下一篇:追求高尚品质 享受美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