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进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教学

时间:2022-07-10 09:29:41

如何改进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教学

摘要: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育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农村初中 英语学困生 教学策略

英语学习困难一直是初中很多学生和教师都倍感头痛的事,也是许许多多学生、家长乃至教育学家都非常关切之事。在农村,英语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等一系列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情况都远不如城市及发达地区的中学。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学生。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我国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研究。初中英语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虽无明显缺陷,但非智力因素水平较低,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学习效果低下,学习成绩不良,暂时未能达到学校或学科教育教学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

初中英语学困生形成的自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缺乏学好英语的信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等。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为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讲授新的课程之前,应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尤其是要了解学习这门课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的意义、价值和作用,也就是要尽量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事实证明,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由于不会学导致不愿学。教师要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布置不同的任务。教师应具体指导他们怎样培养自学能力,怎样预习、学习和复习,怎样有效地记忆单词并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以及掌握其技巧等。初学英语时,教师要从“严”字上狠下功夫,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好英语的根本所在。在英语入门教学时,教师要遵循语言的认知规律,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大胆开口的习惯;培养学生读音准确、书写规范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朗读、善于背诵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勤于归纳的习惯等。

3.正确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正确看待学生错误

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给予正确、适当的评价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动机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务必要正确运用积极评价(正强化),即表扬、赞扬和奖励等、消极评价(负强化),即责备、批评和惩罚等,以及中性评价(中性强化),即比较公正、合理,既包括积极评价又包括消极评价的评价。因此,教师应多给学困生一些鼓励或表扬,真正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以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学困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将错误看作是正常的现象,是学习中的一部分,任何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犯错误,它是新的进步的起点,而不表明失败或缺乏能力。另一方面,面对学困生的错误,教师不应予以严厉的批评、责怪、惩罚和讥讽,而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如何纠正错误以及怎样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出现。这样就会使得学困生减轻因为害怕出错而影响了自我形象的心理,使他们的学习动机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4.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是当前在学校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合作学习是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的而在学习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是一种互的学习形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评价和奖励又以小组的集体成绩为依据,因此组内成员互相帮助、密切合作、各尽所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能够使学困生因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而使学习难度降低,同时能减轻他们因被别人看不起而形成的精神压力,减轻他们因为害怕失败而回避挑战的心理负担,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此外,合作学习还可以将小组中每个人的理解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帮助学困生加深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作学习的情境,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对话、讨论、表演等。

5.激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作为人的一种内部活动动机,兴趣对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浓厚的兴趣还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讲得好。一位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寓教于乐、情趣横生、巧设悬念,千方百计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的期待心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观察、思考、不断地解决问题,他们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6.让学生体验成功

已故著名美国应用语言学家里弗斯(W.Rivers)认为,什么也不如成就感更有助于成功(Nothing succeeds like success.)。一次成功的经验,比多次失败的教训对今后的成功意义更大。成功是对自己能力的最有力的证明,一个人成功的体验越多,自信心就越强,越有利于继续成功。对于成绩较差的学困生来说,成功的体验较少,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怀有疑问,从而缺乏自信心,但只要他们取得几次考试的成功或成绩的进步,就有机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具有足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他们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会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总之,学习困难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作为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学法现状并加以分析,讲究策略,因材施教,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费水玲.关于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师生关系调查报告[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8).

[2]徐芝斌.“差生”情感态度培养与提高英语成绩的关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6).

上一篇:新课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下一篇:新课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