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ECFA时代粤台经贸新机遇

时间:2022-07-10 08:34:07

后ECFA时代粤台经贸新机遇

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第五次“陈江会”上正式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步人制度化轨道,将加快两岸经贸合作,促进大中华市场的经济发展并提升两岸的全球竞争力。

这同时为趋于边缘化的台湾经济带来福音。台湾的权威经济研究机构指出,ECFA的签署及其带动效应已对台今年经济增长产生了“助益”及“促成”作用。另据英国最大银行之_的巴克莱资本预测,台湾2010年的经济成长可达7.5%,创1989年以来最大升幅。

依据WTO的规定,ECFA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多方面,其中根据早期收获项目,大陆将降低原产于台湾的539种产品关税,台湾将降低大陆出口台湾的267种商品出口关税,同时,大陆将对医疗、银行、证券、保险等11个服务行业扩大对台企业的开放,随着今后双方“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条款的进一步落实,两岸经贸关系将进一步发展,也必将带动粤台经贸的发展,为两地经贸合作的深化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台湾模式”亟需新内涵

过去的30年是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不仅实现了年均近8%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也不断高级化。台湾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有别于其他东亚国家的特征,被誉为“台湾模式”。但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日益复杂变化和台湾经济结构特有的脆弱性,“台湾模式”也表现出增长乏力、结构失衡、失业率不断攀升和产业空洞化等问题,台湾模式急切地需要赋予新的内涵。

“台湾模式”是如何炼成的

台湾的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和制造业技术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先后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型。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为主,仅有少量的食品储藏加工业和轻工业。人口密集度和土地集中度高。始于1950年代的土地制度改革,不但降低了土地集中度,极大地解放了农业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成为台湾民营经济发展的契机和台湾经济腾飞的起点,对后来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释放的劳动力和居民储蓄率的提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通过进口替代战略,推动台湾经济由以农业为主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

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台湾先后实施了“第二次进口替代战略”和以加工出口工业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再辅之美国从1951年到1965年总额达148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和在工业领域的技术支持,使得台湾工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通过十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以自产设备和原材料替代进口,经济结构向重型化发展,建成了一大批大型重化工企业。在机械、钢铁和化工工业发展的同时,这些重工业为服装纺织等轻工业提供了上游产业的支持,从而使得轻重工业均得到较快发展,通过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设立中国钢铁、中国造船(今台湾国际造船和中国石油)等大型企业,另外,美国华侨返回台湾设立电子工厂,如台积电、联华电子等成功企业。1960年代末期,台湾采取了以开拓国际市场带动岛内工业发展的出口导向战略,设立了出口加工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工业产品出口比例明显增加。1960-1973年间,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7%,外贸总额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从而使台湾经济发展完成了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变。这个时期,台湾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外移,新兴的电子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同时经济自由化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1980年代,台湾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和“产业升级”战略,将电子工业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在电子工业中将其关键元件――半导体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半导体作为电子工业的核心部件,主要运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生电子、运输、工业电子,甚至国防和太空等领域,其技术的不断创新更是驱动电子产品功能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原动力。初期,主要为日本企业做代工生产,以OEM形式组装彩色电视机,通过生产组装的“干中学效应”,台湾本土企业积累了经验、技术、人才和资本。1980年代后期,由于美国市场需求增加,台湾企业规模开始扩大,产业链也得以扩展,产品包括了彩色电视机的监视器、终端机和彩色映像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电子产业进入转型阶段,主要是由笔记本电脑开始进入液晶面板生产以及半导体产业链向上游扩展。

进人1990年代,台湾进一步实施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1991年)和“国建六年计划”,(1991年)将通信、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机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与制药、医疗保健及环保产业作为十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后,积极推进“知识导向”发展战略,推动台湾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2008年,“行政院”还推出了“挑战2008年”重点发展计划,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e时代人才培养计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国际创新研发基地计划,数位台湾计划、营运总部计划、全岛运输网络整合计划、水与环境建设计划、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可以看出,今后台湾经济的发展方向将由先前的重视硬件的完善转变为更加重视经济社会软件的建设。

目前,台湾已成为全球第15大经济体,企业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经济结构逐渐由高科技产业取代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从1952年的35%下降到2008年的2%,近年随着制造业向大陆地区的转移和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的最重要部门,占GDP的67%。由此,台湾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过程,成为一个成熟的经济体。

宝岛的经济瓶颈

近年来,台湾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台湾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台湾模式”面临考验。台湾经济增长继2008年零增长后,2009年GDP实现4%的负增长。2009年失业率达到5.85%,创历史新高。“”主计处的数据表明,台湾经济有进入全面衰退通道的危险。经济衰退的原因除了有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带来外需的大幅缩减外,“台湾模式”的结构性缺陷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经济结构失衡

台湾产业的发展历程明显地表现出“国际代工”的特色,在其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国际代工”生产模式对生产成本极其敏感,随着台湾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大规模向大陆地区转移,台湾面临新兴产业能否填补外迁产业的问题。作为海岛型经济体,台湾岛内市场狭小,新兴产业配套能力弱,产业结构升级中新兴产业高度依赖于外部市场,这一特征决定了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中间产品、支撑产业、关键技术和市场都依赖于美日和祖国大陆。台湾的服务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虽然台湾服务业占GDP比重已经接近70%,但服务业主要是面向岛内

市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并不强。加之制造业大规模迁移到大陆地区,生产业失去了服务载体,这也成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水平低的重要原因。

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

目前,台湾对外投资金额累积达到GDP的40%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4%,也高于工业化国家的30%,而且台湾对外投资的80%集中在大陆。由于台湾当局的各种管制政策限制,台商不愿将利润汇回台湾,其对外投资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产业的外移导致台湾岛内出口不振、投资下降、消费信息不足。2009年上半年,台湾工业生产同比衰退24.3%,其中制造业衰退24.9%。矿业及土石开采业下降16.5%,电力等公用事业下降8.5%。下半年随着外需的逐步回升,尤其是大陆对台湾订单的增加,以及对台工业产品采购的扩大,制造业开始有所好转,但还是无法改变制造业衰退的局面。由于相关产业外移后,新兴产业没有充分时间进行培育和壮大,以替补外移产业。加之台湾当局对大陆赴台投资的严格限制,使得制造业长期不振,台湾出现产业空洞化。

经济边缘化

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协定和贸易安排已经成为多数WTO成员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措施。台湾由于政治原因到目前还无法加人相关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从而游离于区域化经济合作浪潮之外。大陆与港澳已经签署CEPA协定,东亚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东盟10+3自贸区,2010年开始,中国与东盟六个老成员国的90%以上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由9.8%降低到0.1%。此外,双方已经达成《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双方的服务部门也将进一步开放,东亚经济体间的经济融台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显然东盟与中国大陆的自由贸易必然不利于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台湾经济有进一步边缘化危险。两岸ECFA的签署为台湾和大陆企业带来良好商机,但这个框架协定的具体条款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否则台湾经济在东亚地区的边缘化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台湾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东盟与中国大陆自贸区建成后,将对台湾产生如下冲击:GDFT降0.019%,投资下降0.359%,出口下降0.303‰进口下降0.687。纺织品衰退2.128%,石化产业衰退135%,电子产业衰退0.237%、建筑业衰退0.257%。

台资的流失

大陆具有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加之两岸文化同根,改革开放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发展快速。2002年中国大陆超过美国成为台湾对外贸易的第1大伙伴,台湾成为中国大陆第4大贸易伙伴和第2大进口市场,充分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经贸关系之紧密。以2009年为例,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额为1062.3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205.1亿美元,自台湾进口为857.2亿美元,实现贸易逆差652.1亿美元,其中出口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0%以上。到2009年底,台湾在大陆投资企业达8万余家,投资总额超过500亿美元,大陆已经成为台湾企业对外投资的最重要基地。

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贸关系中,广东省利用区位优势和文化相近的优势,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到2010年4月,广东来自台湾的直接投资项目累计23885宗,合同金额累计554.63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累计469.51亿美元,台湾成为广东省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广东近年平均每年新增台资企业1000家左右,目前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有39家,超过3000F美元的有232家。粤台经贸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台湾和广东的经济发展,为台湾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出贡献,同时,台湾企业在广东的投资,尤其制造业的投资也成为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粤台两地均面临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问题,面对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环境,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利用两岸签署《两岸经贸合作框架协议》的有利时机,实现共同发展是两地面临的新课题。

广东对台贸易地位有下降趋势

广东与台湾两地的间接贸易从1979年代末开始,但仅限于广东从台湾的单向进口。直到1988年广东出口到台湾的商品达到56万美元。进口为630万美元,这标志着两岸间双向贸易得以正式开始。进入1990年代粤台贸易规模不断扩张。2009年粤台进出口总额为385.8亿美元,其中自台进口345.4亿美元,对台出口40.4亿美元,台湾每年从粤台两地贸易中获得超过300亿美元的顺差,是台湾对大陆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图1显示,近十年来台湾一直是广东的重要贸易伙伴,1999年对台贸易额占广东总贸易额的9.93%,其中进口占广东进口总额的19.6%,出口占广东出口总额的2.1%,之后3年内双边贸易基本稳定,2003年后,随着广东进出口市场的拓展,自台进口下降较快,2003年与1999年比较下降幅度为2个百分点,2008年进一步下降3.7个百分点。相比进口规模,对台出口占广东出口总额比重虽有所下降,但变化不大,从1999年到2008年共下降0.9个百分点。对台贸易在广东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是广东贸易对象不断多样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粤台间贸易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广东―直是我国对台贸易的重镇,这种现象在1990年代表现更加明显,由于珠三角对外开放早于长三角,加之粤台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广东在大陆对台贸易中“一枝独秀”。1999年广东对台贸易总额、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大陆相应数据的59.6%、63.1%和41.2%,之后这一独大的对台贸易随着长三角对台经济合作的增长而降低,到2008年上述三个数据分别为33.9%、37.7%和18.8%,显示出广东在大陆各地区对台贸易中的地位有下降趋势(图2)。

台资北上

台资企业在广东的直接投资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认识。从量的角度看,19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是台湾大规模投资广东的时期,1999年广东实际吸引台资6.3亿美元,2003年达到最高点6.8亿美元,之后台资在广东的投资规模减小。台资增量减小并不是广东独有的现象,从广东吸引台资占全国比重看,2003年前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所占比重又有所增加。1999年广东台资比重占全国比重达到最大,为24.2%,最低年份出现在2004年,为11.3%,近年恢复到17%~18%。因此,所谓“台资北上”的问题,至少从台资投资总量看并不是事实(图3)。

但值得关注的是,台资在广东投资的比重下降较为明显的1990年代末和20世纪初的几年里,恰是台湾产业向大陆外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以笔记本电脑和液晶显示器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的阶段,这个时期,长三角成为台资企业转移的重点地区。珠三角错过了这个承接上述两个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两个产业发展至今也不尽如人意,

从台湾在广东投资的“质”的方面看,台资企业成为广东通信、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无法获得台资企业在广东各行业投资额的具体数据,我们使用了“经济部投资审查委员会”统计的台湾对大陆投资行业分布的数据。表1可见,1998年后,台资企业的投资由纺织、食品饮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转向电子零部件制造业和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制品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期,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大幅上升,并且出口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外资企业,这充分说明台资企业对广东高新技术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实际上,粤台经贸合作一直是大陆对台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近年来这种重要性随着长三角等地区对台经贸的发展而有所减弱的趋势,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像台资过去对广东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后危机时期,对台的经贸合作也将推动广东产业升级与产业转型。广东和台湾应抓住两岸签署ECFA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两地的经贸关系。

ECFA下的粤台新机遇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使两岸经贸关系从“自下而上”的民间推动阶段发展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制度推动阶段。就如大陆与港澳签署CEPA、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一样,大陆与台湾间ECFA的签署将对广东产生重要影响。作为我国对台经贸台作的前沿地区,ECFA的签署,将为深化粤台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有利于粤台两地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粤台两地均是高度外向型经济,这种发展模式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从台湾的角度看,其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代工生产模式,在制造业产业利润大幅降低和产业向大陆大规模转移情况下,岛内产业升级并没有完成,台湾面临产业空洞化的危险,产业结构升级势在必行。框架协议的签署和粤台服务业的合作将拓展台湾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同时,台湾的生物化学工业、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也将能充分利用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广阔市场。

而广东近年来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出口增长强劲,但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偏低的现实,使得广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台湾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技术转移将有利于广东在这些产业上实现升级。

有利于提升两地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目前,自贸区成为经济体间深化经贸合作的主要形式,广东是中国大陆与东盟各国经贸关系最活跃的地区,广东与东盟各国的贸易一直占大陆对东盟贸易的1/4以上,作为CEPA的前沿地区,与港澳经济融合度高。但是,大陆和广东与东盟间由于制造业生产水平相近,区域内垂直型抑或水平型生产网络和分工并没有充分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东乃至大陆与东盟的经济融合。当今全球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一体化,大陆与东盟间生产网络发展滞后的状况将不利于双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粤台经贸合作,不但可以使台湾融入中国――赤盟自贸区之电台资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广东与东盟的密切的经贸关系,发挥台湾制造业的优势,进而提升两地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有利于双方扩大贸易规模

签署框架协定后,在早期收获项目中,台湾销往申国大陆的559种产品关税降为零,作为广东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台湾与其竞争对手日本和韩国比较取得了进入广东市场的优势。以2008年为例,广东进口总值为2793亿美元,其中日本占14.8%,韩国占8.2%,中国台湾占13.9%,东盟占13.6%。如采将大陆的平均进口关税由7.85%降为零,将有可能使台湾地区取代东盟和韩国的―部分市场占有率,保守估计也可使台湾对广东的出口增长10%,将扩大台湾出口300亿美元,进而使台湾地区成为继香港地区和美国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另一方面,广东对台湾的出口也增长,但由于大陆出口台湾的早期收获项目数量少,关税减免水平较低,估计增长不大,相信随着框架协议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广东对台湾的出口也将大幅度增加。

两地合作关系将向投资、生产和贸易一体化方向发展

签署框架协议前,台湾对大陆投资实行严格限制,致使双方的投资活动表现出单向性,虽然广东利用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台湾向大陆投资的早期成为大陆吸引台资最多的省份,但1990年代后期,随着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向大陆转移,长三角成为台湾投资的集中地。从目前台湾对广东的投资产业分布看,主要分布在电子、化工、纺织、五金、制鞋等行业,投资和贸易互动成为两地经贸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框架协议签署后,双边贸易的增长和投资便利化程度的提高将使台资企业进一步向广东集中。同时,这也将使台湾成为广东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基地,将促进广东企业到台湾投资,充分利用台湾的生产业,采取“战略资源寻求”型投资,扩大广东企业“走出去”规模,并借以提高广东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两地的投资将向互动方向发展

目前,粤台两地贸易已经由最初的互补贸易发展为基于生产网络的水平贸易,两地的产业分工也表现出由产品问分工转化为产业内,产品内的要素分工,即台资企业利用资本和技术优势,广东利用其劳动力和资源的价格优势。今后,随着广东制造业生产能力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广东将吸引大量台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公司总部和营销中心等产品价值链的上下游部分,从而实现两地投资、生产和贸易的一体化态势。

台湾企业在广东投资将向本地化转型

台湾制造业发展的模式是通过独特的产业分工整合产业体系,发挥其国际代工生产优势,台湾企业在广东的投资复制了这一模式。从20实际90年代后期,台湾企业对广东的投资从原来的以单个企业为主,逐渐向集群转移为主,投资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形成了许多企业集群,根据香港学者杨春的研究,台湾企业在广东的投资本地化率较低,台资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形成了上下游关系。框架协议签署后,随着大陆经济内需水平的提高,台资企业在广东的投资也将由代工企业向拥有自主品牌企业转变,以扩大内地广阔市场,这种“市场寻求型”的投资,将使台湾企业充分利用广东本地的人力资本,实行生产本地化。

上一篇:企业“走出去”打好“财务管理”这张牌 下一篇:危机四伏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