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时代台湾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时间:2022-04-02 11:14:05

ECFA时代台湾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台湾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悠久,本文在简介其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其发展的瓶颈,最后对ECFA签订后台湾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进行分析。

一、台湾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台湾茶源自中国,台湾茶文化承袭了中华传统文化。台湾茶文化中还是保留中国古代文人的习惯,功夫茶这种茶艺形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台湾茶叶生产的创始者,都是从福建移居台湾的先民。据史料记载,清嘉庆三年(1798年),安溪人王义程在台湾把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创制出台湾包种茶;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柯朝氏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种于今台北县瑞芳山区,相传为台湾北部制茶之始。台湾南投县的冻顶乌龙,是在清咸丰五年(1855),举人林凰池往福建科考之后,从武夷山带了36株乌龙茶苗回台,种植于鹿谷山区的;清同治年间(1856―1875)约翰・杜德移进茶苗、提供技术指导、收购茗茶、设精制厂并外销茗茶,使得台湾的茶业大幅发展。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安溪萍州村人张妙回省时,引进纯种铁观音,在木栅的樟湖山试种成功的。1881年,泉州人吴福源在台湾创制包种茶回销内陆,开创了包种茶的先河。清朝后期,茶叶是台湾的生产和出口品,也促进了台湾北部的发展,将产业重心从原本的南部移转到了北部,对后来台湾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日治时期,台湾茶品种除了原本从福建省传入的以外,又经过日本人历年的试验,最后选出青心乌龙、青心大有、大叶乌龙与硬枝红心等四大品种作奖励推广种植。日本人还大力推广红茶的种植。二战时期,粮食与劳力皆极缺,致使台湾茶产业极度萎缩。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台湾经济复苏,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有了新的追求,于是各地茶艺馆纷纷成立,成为人们游憩生活里重要的品茗空间。此时期振兴了绿茶的生产,复原茶种、改良茶种、改进各种制茶法、茶产品多元化、推广茶区,使得原本以外销为主的台湾茶业转为以内销为主,使得停滞不前的茶业再次复苏。

20世纪70年代后,台湾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台湾茶文化产业因当局大力扶持,在福建传统乌龙茶的制茶工艺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机械化革新,将茶叶的品质与工艺,市场与观念,都大幅度提升到一个高点,推动了功夫茶的发展。台湾不断应用新科技、新技术辅导茶农改进产制技术、提高茶叶品质,台湾包种茶与乌龙茶的产制技术已逐渐自成一格,各茶区也依其产制环境的特性而发展出各种特色茶。台湾是世界有名的产茶区,台湾茶分部北、中、南、东各县市,每年3―11月均可采摘,并发展出各地特色茶品,如北部的文山包种茶、木栅铁观音、三峡龙井碧螺春(绿茶)、桃竹苗(风茶、东方美人茶),中南部的冻顶乌龙茶和阿里山、杉林溪、梨山等地高山茶,以及东部的蜜香红茶、红乌龙等。其中,乌龙茶、包种茶更是驰名世界。台湾十大名茶系指冻顶乌龙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松柏长青茶、木栅铁观音、三峡龙井茶、阿里山珠露茶、台湾高山茶、龙潭龙泉茶、日月潭红茶等。

二、目前台湾茶文化产业呈现的特点

1.由外销产业转为内需产业

在清代和日据时期,台茶主要是外销产业,外销比重占茶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在台湾光复后,台茶以制造红茶、绿茶供给外销为主,外销达到最高峰时可占总产量的 75%~85%。在1973年全台粗制茶生产量曾达28 000多公顷,外销达23 000多公顷,其中绿茶占78%,创台湾有史以来外销最高记录。这一时期的台茶,称为外销产业。由于台湾每人每年平均饮茶量,由1980年的0.344公斤增加到1998年约1.3公斤再激增到2009年的1.77公斤,使得内销市场所需的高级部份发酵茶,尤其是包种茶与乌龙茶增长迅速。这种改变导致原本生产外销茶之北部茶区茶园面积大量减少,而生产内销高级包种乌龙茶的中南部茶区面积逐渐增加。以产制外销茶类为主的北部茶区(台北、桃园、新竹、苗栗)茶园面积逐年减少。1976 年以后,高级茶尤其是包种茶和乌龙茶的内销需求量迅速增加,台茶外销量锐减,占台茶总产量的15%~20%,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内需产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目前台湾茶叶生产已不足供应内需市场,每年要靠大量的对外购买红茶、茉莉花茶来满足岛内市场。据台湾当局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台湾粗茶年产量17 000公吨,进口茶约32 000公吨,出口量仅约2 600公吨。

2.注重产品的多元化开发

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及消费者追求新口味、新风潮, 台湾茶文化产业进行了多元化研究开发, 按其加工层次可概分为三类。一是茶叶初加工产品, 即传统茶叶如绿茶、包种茶、乌龙茶、红茶等作为原料茶利用, 经过简单地加工, 在保持茶叶原有风味下使口味多样化或饮用简便化, 如调味茶、薰香茶或袋茶等。二是茶叶再加工产品, 即把传统茶叶作为原料, 经过研磨、萃取、浓缩、封罐、杀菌、挤压等较高级加工技术的应用, 开发出茶叶新制品及新用途, 如粉茶、罐装茶水、速溶茶、茶果冻、饼茶、果茶、茶糖、茶叶菜、茶鸡尾酒、茶叶枕等。三是茶叶提取物产品, 以茶著生茶等中次级茶叶及副茶等为原料, 用热水或有机溶液萃取茶叶中的机能性成分, 经分离及纯化后, 生产天然抗氧化剂、口臭消除剂、厨厕消臭剂、茶香皂、茶叶牙膏、茶沐浴精等等。

台湾罐装饮料茶于 1989 年兴起,1992 年乌龙茶饮料开始进军青少年市场,,大大推动了茶饮料的销售,并在 1993 年超越碳酸饮料,至今一直位列非酒精性饮料之首,建立了台湾特有的茶文化。近代在台湾社会流行的泡沫红茶文化是台湾茶文化中一个新的发展。台湾对茶进行多方位的开发,在茶叶的简便化、多元化使用方面下了很多工夫,发明了五花八门的茶饮料、茶食品,有罐装乌龙茶、速溶茶、绿茶冰激凌、茶冻、茶羊羹茶软糖、茶饼等。近年来,茶膳也开始风行,也出现料理将茶叶入菜。台湾天仁茗茶旗下的“茶趣”就是典型代表。

3.将茶叶生产与旅游观光业结合

近年来,台湾盛行“农家乐”休闲游,为茶文化旅游带来了无限生机。位于台北市文山区的木栅观光茶园是台湾第一座观光茶园,曾为台北市最大产茶区之一,目前为茶艺及夜景胜地。座落于台北县的坪林茶业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二座茶业博物馆。莺歌为现今台湾茶具制造的重镇,其辖区内的莺歌陶瓷博物馆则是全台湾唯一以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甚具特色,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

4.注重宣传营销

台湾茶界十分重视茶文化产业的营销活动,台湾制茶公会为稳定发展内外销市场, 在岛内和欧美日等地通过海报、文宣、样本礼品、报刊广告等方式, 并每年举办一系列的试饮说明会、展示会、特卖会及恳谈会活动, 大树“ 台湾名茶” 品牌。目前, 全岛已建立了一个以茶文化为内涵、泡茶为手段、普及饮茶为目的民间社会推广体系, 全岛性的社团组织有陆羽茶艺中心、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泡茶师联会、中华茶艺联谊总会以及县茶友会、茶道教室等, 这些社团组织积极活动, 进行推广。主要推广方式包括举办制茶比赛、名茶评比、编制技术录像带、茶叶品评训练班, 还不时推出茶展览、播放宣导短片、举行新产品的品尝会、茶艺培训及各种社交活动。近年来,更频繁地举办各种制茶比赛或名茶评比活动。台湾茶文化产业部门十分重视资讯的发展, 能把有效地利用资讯作为竞争致胜的关键。利用刊物和国际网站, 提供茶叶的产销资讯以及其产销预警系统, 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台湾茶文化产业在经营方式上呈现多元化特点。实行茶叶产制销一元化经营, 从粗、精制茶的出口、小包装茶的大区域行销、茶行的批发业务、茶庄的小地域零售、茶农的自产自销、农会的比赛茶直销到茶艺馆、泡沫红茶店的以杯计价同时并存。其次, 推出利乐包、盒装、罐装及保持瓶装的各类茶饮料, 并在各种传媒上大力促销。再次,实施严格的分级包装。

5.注重发展茶艺

茶文化的悠久历史自然在大陆,然而“茶艺”一词,最早却现于台湾。20世纪70年代后,台湾兴起文艺复兴运动,1978年台湾茶文化复兴,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建议成立有关茶文化组织时,使用“茶艺”一词,于是有了“台北市茶艺协会”、“高雄市茶艺协会”等组织协会。而后,各种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艺一词也被广泛接受。

三、台湾茶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1.台湾在乌龙茶之外的茶文化发展经验不足

由于台湾的资源有限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台湾茶文化产业最能突出清茶类的品赏特色,但是对大陆传统的绿茶类、白茶类以及黄茶类的茶文化产业推广的经验不足。

2.台湾本岛茶文化产业发展成本日益增高

由于台湾的条件限制,农村劳动力老化,劳动力缺乏,岛内劳动力及生产资料等成本不断上涨,台湾茶文化产业在岛内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3.茶叶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主要是由于福建和台湾的主要出口市场都集中于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高度依赖日本的出口市场结构使得双方为争夺市场展开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现有的合作基础。

4.茶叶产品同一性日趋增强

使得由产品结构互补带来的合作不断被竞争所取代,尤其是随着福建茶叶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这种产品的同一性会越来越强;最后,市场空间狭小,从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台湾茶文化产业合作的空间。

四、ECFA为台湾茶文化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面对以上挑战,台湾必须寻找新的契合点,携手合作促进茶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求同存异实现两地双赢。ECFA推进两岸货物贸易自由化,推进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推进两岸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推进两岸制度性经济合作。

ECFA首先是建立架构,两岸具体如何合作的政策正在充实中的。ECFA为台湾茶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以下机遇:

1.以科技和文化作为导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在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文化是带动产业发展的最有效的因素。尤其是茶文化产业,更要以科技和文化为发展方向,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提升。项目带动是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因此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也是实现闽台文化茶产业合作的重要途径,集中使用资金并利用市场机制扩散效果,提高管理效率,通过重点扶持具有产业导向和带动作用强的项目。

2.提倡和谐、健康的新生活理念

中华茶文化本身就是和谐的文化,承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台湾地区的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史,就是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见证,体现着闽台一家亲的关系。当今社会,人们更加重视健康的生活理念。茶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台湾茶文化产业合作应该以提倡和谐、健康的生活理念为出发点和归宿。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战略联盟,实现闽台利益共享

ECFA签订以后,闽台应建立战略联盟,制定更为详细的政策措施,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促进闽台茶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优势互补,实现利益共享。福建省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行更灵活、更开放、更包容的闽台交流合作政策措施,推动设立闽台合作的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旅游购物、人员往来、贸易投资等特殊政策,推闽台岸金融合作,实施方便台胞就业生活的措施和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闽台合作新模式,广泛吸引台湾规划机构、各界人士参与开发建设,共同拓展境内外市场,探索台湾同胞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比如鼓励台湾农民来闽投资创业,给予用地审批、土地流转、贷款融资、财税等优惠政策,着力打造闽台合作新模式、新品牌。完善与台湾行业协会、企业和科学园区等密切合作机制,优先保障闽台合作建设项目用地,推动台商投资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台湾投资兴业,推动建立闽台双方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双向投资机制。

4.循序渐进,共同走向世界

由于目前的政治和政策原因,还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必须循序渐进。在ECFA的框架下,致力于推动闽台两地茶文化产业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共同发展,走向世界。要充分发挥福建籍华人、华侨遍布全球的优势,通过饮食文化推广及海外中文教育,利用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日益重要的影响,提升茶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地位,弘扬中华茶文化。

5.进一步发展台湾茶文化产业观光

台湾可以借鉴法国红酒行销全球的经营模式,与福建联手建构台湾茶产业观光。如合作推广观光生态茶园,将茶文化与名胜景点相结合,推出精品生态旅游线路。积极推广生态茶园,实现茶业与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结合历史文化,多层面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联手开发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演艺活动,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等。

(福建社会科学院)

上一篇: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义乌小商品出口的影响 下一篇:竞争战略理论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