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建设中对电气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7-10 12:58:59

建筑建设中对电气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涉及专业及领域更多,技术更新更快,也将更加复杂。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管好,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与时俱进。电气工程在施工中经常出现进户管预埋不符合要求,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配电箱的安装、配线不符合要求,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以上问题,文章做了简要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ill occup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hich will involve more professions and areas and require faster and more complicated technology update. To manage to do this work, electrical engineers need to continue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and learn with the times. The problem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lies in the embedment of service entrance pipe, conductor wiring and connection quality and color code, the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cabinet and wiring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switch, socket boxes and panel.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above mentioned problems is analyzed in the paper.

关键词:电气工程;问题;分析

Key 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problem;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088-02

0引言

电气工程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工程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

这里所说的安全性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电气设备、线路是否存在漏电或火灾隐患,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完善、运行正常,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的供电是否可靠,保安监控系统是否完备,等等。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师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提高。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对技工进行持证上岗,但也不能偏信证件。

电气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室外进户管预埋问题。

2.1.1 现象。①采用薄壁铜管代替厚壁钢管。②预埋深度不够,位置偏差较大。③转弯处用电焊烧弯,上墙管与水平进户管网电焊驳接成90°角。④进户管与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处理不好。

2.1.2 原因分析。①材料采购员采购时不熟悉国家规范、标准,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员不严格或者对承包者的故意违规行为不敢持反对意见,不坚决执行规范和标准;监理人员对材料进场的管理出现漏洞。②与土建和其他专业队伍协调不够。③没有弯管机或不会使用弯管机,责任心不强,贪图方便用电焊烧弯。④预埋进户管的工人不懂防水技术,又不请专业人员帮忙。

2.1.3 预防措施。①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一般壁厚PVCΦ114为4.5mm以上,Φ56为3mm)。②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7m。③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④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钢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痕现象,其弯扁程序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⑤做好防水处理,请防水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队做防水处理。

2.2 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问题。

2.2.1 现象。①多股导线不采用铜接头,直接做成“羊眼圈”状,但又不扩锡。②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接线端于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③线头、导线排列不整齐,没有捆绑包扎。④导线的三相、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色标不一致,或者混淆。

2.2.2 原因分析。①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②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者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2.2.3 预防措施。①加强施工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工作。②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③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④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⑤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⑥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P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PC级)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2.3 配电箱的安装、配线问题。

2.3.1 现象。①箱体与墙体有缝隙,箱体不平直。②箱体内的沙浆、杂物未清理干净。③箱壳的开孔不符合要求,特别是用电焊或气焊开孔,严重破坏箱体的油漆保护层,破坏箱体的美观。④落地的动力箱接地不明显(做在箱底下,不易发现),重复接地导线截面不够。箱体内线头,布线不整齐,导线不留余量。

2.3.2 原因分析。①安装箱体时与土建配合不够,土建补缝不饱满,箱体安装时没有用水准权校水平。②认真将箱内的沙浆杂物清理干净。③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必须用机械开孔或送回生产厂家要求重新加工,或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④加强检查督促,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⑤透切理解验收部门关于接地的有关规定。根据供电部门和市质检总站的要求,动力箱的箱体接地占和导线必须明确显露出来,不能在箱底下焊接或接线。接地的导线按规范当装置的相线截面S≤16mm2时,接地线最小截面为S;当16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S/2。⑥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不能,布线要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体内要有10-5cm的余量。

2.4 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问题。

2.4.1现象。①线盒预埋太深,标高不一;面板与墙体间有缝隙,面板有胶漆污染,不平直。②线盒留有沙浆杂物。③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④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不足。

2.4.2 原因分析。①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②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③存在不合理的节省材料思想。

2.4.3 预防措施。①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准确牢靠固定线盒;当预埋的线盒过深时,应加装一个线盒。安装面板时要横平竖直,应用水平仪调校水平,保证安装高度的统一。另外,安装面板后要饱满补缝,不允许留有缝隙,做好面板的清洁保护。②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开关、插座中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不能串接,先清理干净盒内的砂浆。③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同时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项紧、拧紧。④开关、插座盒内的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以100-150mm为宜;要坚决杜绝不合理的省料贪头。

3结束语

总之,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涉及专业及领域更多,技术更新更快,也将更加复杂。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管好,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常颖,王波.电气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Z].

[2]赵兴威.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Z].

[3]关霞.如何完善电气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Z].

上一篇: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下一篇:浅析如何在土木工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