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读书在商人中演为风尚

时间:2022-07-10 11:42:22

愿读书在商人中演为风尚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其实每天都在和“商人”打交道,只是我们平时对他们的称谓是充满中国色彩的:“企业家”。这奉《品味资本》就是我和他们打交道的结果之一――一些商人――我们的“企业家”朋友,一起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商人读书”栏目里做关于某本书的对话,到可以结集了,便付梓出版,变成了一本关于书的书。

因此,《品味资本》,其实就是一本记录商人读书的书,它的主要动议者、实践者,是王巍,也是我所认识的这些商人里,惟一主动宣称自己是“商人”的那位。王巍关于自己的介绍的标准版本是这样的:美国福特姆大学经济学博土,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商人。

在中国,“商人”二字,历来是暗含着一种奇特的微妙色彩的字眼,人们大多嘴上带着一丝轻蔑,心里却暗暗压抑着自己无望的嫉妒――对那商人背后的财富。因此常见的现象是,别说“读书人”不希望自己跟“商人”二字沾边,即使沾上了,也要转弯抹角地说自己和一般的“商人”不一样――因为我有学问,我是“儒商”;就便是那些本跟“儒雅”沾不上边的商者,也并非都情愿坦坦荡荡地“言商”。谁让咱就落生在这样一个性格委婉的国度里呢!所以王巍说:“读书本是私人空间,放在商人身上,立即有了一层受人尊重的色彩”。

我却宁愿相信,今天已经不一样。

看看这些书名:《硅谷故事》、《新金融资本家》、《资本主义与21世纪》、《华尔街上的白鲨》、《日本还有竞争力吗》……当商人王巍忙着和他的商人通行――田源、冯仑、汪力成等人大搞读书串联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月月爬到亚马逊网站上到处搜索那些在美国出版的书的影像――商人们读的大多是从美国直接购得的英文原版书――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那本躁动了全中国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在那本书在中国大陆出版前,我们的商人已经自己把它翻译成《谁拿走了我的奶酪》读完了。

他们读并购大鳄伊文斯,读债券大王米尔肯,读创业巨匠克拉克,读地产寡头川普;他们还读战略大师波特、大前研一以及历史大家黄仁宇。

这已是新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宠儿是能够“知行合一”的商人。一直听说韩国商界盛行读中国明代唯心主义大师王阳明的学说,因为其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

不知道中国人还需要多久才开始心口如一地崇商、尊商,但“在商人圈里正在滋长起来、蔓延开来,演为风尚的读书行为”,一定是全体中国人的期望。

《品味资本》作者:王巍李青原等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年9月版

定价:19.8元

原载《中国企业家》2003年3月

上一篇:对伊开战的经济账 下一篇:保护私企我们究竟要做些什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