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钨地球化学异常研究与成矿预测区的划分

时间:2022-07-10 08:51:27

内蒙古自治区钨地球化学异常研究与成矿预测区的划分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球化学景观条件虽较为复杂,但1∶20万区化扫面的找矿效果较好并发现了大批有价值的钨异常。系统地研究全区钨单元素及其综合异常的分布规律,进而划分出钨成矿预测区,对于实现该地区钨资源量的定量预测并取得找矿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钨矿 地球化学 成矿预测区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阔,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矿产种类128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56种,已探明储量的78种中22种列前3位,7种居全国首位。自1985年开展1∶20万区化扫面工作以来,获得了系统而规范、大面积(650万平方公里)、多参数(39种分析元素)的海量地球化学数据,陆续发现了一大批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和有价值的区域化探异常,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2006年国土资源部部署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项目之一。本文在充分利用全区历年来区域地球化学和矿产地球化学勘查方面大量数据资源,研究区域地球化学找矿规律的基础上,对全区的钨矿找矿远景区进行了圈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综合预测评价提供基础。

1. 钨单元素异常分布规律研究

以《化探资料应用技术要求》为依据,首先对钨地球化学图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包括其空间分布特征、各主要地质单元分布特征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划分钨单元素异常601个。根据单元素异常特征(规模、强度和浓度分带等)、所处地质环境(产出部位、形态特征与控矿地层、岩体、构造的空间关系等),结合各已知矿床、矿化点、矿化蚀变带与其之间的空间关系,总结钨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有以下规律:

(1)内蒙古西部(即额济纳旗以西)42°以北的钨单元素异常主要沿甜水井―黑鹰山及其东南一线分布,多与古生界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和华力西期中酸性、酸性岩体有关,呈北西或北西西向串珠状、条带状展布,多数异常强度和规模均不大;42°以南的钨单元素异常主要分布在七一山及其以西和以南一带,多与元古界、古生界志留系、中生界侏罗系地层和华力西期、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体有关,呈近东西向条带状、面状展布,部分异常强度和规模较大,并有明显的浓集中心。已知的七一山、国庆钨矿床即产于该区的华力西期、燕山期酸性岩体之中。

(2)阿拉善盟中东部(即额济纳旗以东)一带的钨单元素异常主要与元古界、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和华力西期、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体有关,呈近南北向或近东西向串珠状、条带状展布,部分异常强度较高,浓度分带、浓集中心较为明显。

(3)巴彦淖尔市西部钨单元素异常主要沿巴彦图克水―哈能一线分布,多与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志留系地层和华力西期、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体有关,呈条带状北东向展布,部分异常浓度分带、浓集中心较为明显。

(4)苏尼特右旗南―多伦一线的钨单元素异常主要与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地层和华力西期、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体有关,所圈异常面积多不大,但部分异常浓度分带、浓集中心较为明显,已知的毫义哈达、白石头洼钨矿床(点)就位于该带之上。

(5)台吉乌苏―曾曾庙一带钨单元素异常主要与古生界奥陶系、泥盆系、二叠系地层和华力西期、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体有关,部分异常浓度分带、浓集中心较为明显,已知的乌日尼图钨矿床就位于该带之上。

(6)克什克腾旗―突泉县一带钨单元素异常主要与古生界奥陶系、泥盆系、二叠系地层和华力西期、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体有关,部分异常浓度分带、浓集中心较为明显。

(7)阿尔山一带钨单元素异常主要与古生界奥陶系、泥盆系、中生界侏罗系地层和新元古代、华力西期、燕山期酸性岩体有关,部分异常浓度分带、浓集中心较为明显。

(8)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陈巴尔虎右旗―鄂伦春自治旗一带钨单元素异常主要与中生界侏罗系地层和华力西期、燕山期酸性岩体有关,多数异常规模和强度不大,个别异常浓度分带、浓集中心较为明显。

(9)五卡―西牛尔河―八道卡一带钨单元素异常主要与元古界、中生界侏罗系地层和包括元古代在内的各期次酸性岩体有关,部分异常浓度分带、浓集中心较为明显。

2. 钨元素综合异常规律研究

在对单元素异常充分研究和详细划分的基础上,对金、银、铅、锌、钼、镍、钴、镉、砷、锑、汞、钨、锡、铋等元素地球化学图、异常图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以钨―锡―钼―铋组合异常图或衬值组合异常图为基础(同时适当考虑其他组合异常图),结合各已知钨矿床、矿化点上钨、锡、钼、铋、金、铜、铅、锌等主要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异常的空间组合或叠加、异常特征,全区共圈定钨综合异常57处,其中甲类异常4个,乙类异常25个,丙类异常28个。

以各组合异常图元素组合、分布特征为基础,结合其所处地质成矿环境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全区的钨综合异常具有以下特点:

(1)内蒙古西部综合异常元素组合以W、Sn、Mo、Bi为主,并伴生有一定的Au、As、Sb异常。综合异常具有近东西或北西向展布的特点。所圈综合异常与钨矿床(点)吻合较好,且通过进一步工作,国庆钨矿床有望改写自治区无大型钨矿的历史。

(2)内蒙古中西部一带综合异常元素组合以W、Sn、Mo、Bi为主,多数异常伴生有一定的Cu、Pb、Zn、As、Sb异常。区内无已知钨矿床(点)分布,部分综合异常规模和面积较大。

(3)镶黄旗―太仆寺旗一线综合异常元素组合以W、Sn、Bi为主,部分异常伴生有一定的Au、Pb、Hg异常。综合异常面积一般不大,呈串珠状北东向展布。区内已知钨矿床(点)分布较多,与所圈综合异常吻合较好。

(4)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一线综合异常元素组合以W、Sn、Mo、Bi为主,多数异常伴生有一定的Au、As、Sb、Hg异常。部分综合异常面积较大,其中的乌日尼图热液型钨矿床与所圈综合异常吻合较好,东乌珠穆沁旗北部的沙麦石英脉型中型钨矿床与所圈综合异常吻合较差。

(5)锡林浩特―科尔沁右翼中旗一线综合异常元素组合以W、Sn、Mo、Bi为主,多数异常伴生有一定的Cu、Pb、Zn、As、Sb异常。综合异常面积一般较大,呈串珠状北东向展布。

(6)阿尔山一带综合异常元素组合以W、Sn、Mo、Bi为主,多数异常伴生有一定的Pb、Zn异常。综合异常面积一般较大,并呈北西向串珠状展布。

(7)陈巴尔虎旗―西牛尔河一线综合异常元素组合以W、Sn、Mo、Bi为主,多数异常伴生有一定的Au(Cu)、Pb(Zn)、As、Sb、Hg异常。综合异常面积一般较大,呈串珠状北东向展布。

3. 成矿远景预测区的划分

以《化探资料应用技术要求》为依据,以本次制作的各类地球化学系列图(地球化学图、地球化学异常图、组合异常图等)、典型钨矿床异常剖析图册、全区钨矿床(点)的分布图为基础,充分研究了钨及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场的分布、单一及异常集中区组合异常特征与几何形态(异常形态),参考自治区成矿区(带)、地质构造区(带)、成矿规律组划分的钨矿种预测类型及预测工作区的成果,进行钨矿种地球化学成矿远景预测区的划分与圈定。

全区共划分钨矿种成矿远景预测区17个,分别是呼鲁古斯古特东、七一山、沙日布日都、呼和温都尔、大佘太北、台吉乌苏、镶黄旗、白石头洼、沙麦、呼斯尔陶勒盖、克什克腾旗―林西、宝日洪绍日、西牛尔河、三河镇、陈巴尔虎旗、阿尔山、科尔沁右翼中旗钨矿成矿远景预测区,见图1。

4. 结语

利用1∶20万区化资料划分钨矿种成矿远景预测区17个,该成果可为下一步全区钨资源量的定量预测和找矿靶区的优选、实现钨矿的找矿突破奠定基础。

上一篇:离校手续网络化作业探索改革 下一篇:海外追宝 “石”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