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劳务输出20年

时间:2022-07-10 08:37:01

我省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山区农业省份,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0.76亩,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多年来,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一直是我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农村脱贫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获大”的重要措施。

1987年2月,遵义市正安县政府组织300名女青年南下广东番禺县务工,开创了有组织劳务输出的先河。20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全省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努力,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输入地省(市)协作支持,我省劳务输出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从1987年至2006年20年间我省全省共计输出劳务人员900.89万人次;其中跨省输出574.53万人次,有组织输出118.01万人次;2006年全省劳务输出78.88万人次,其中跨省输出52.64万人次,有组织输出9.87万人次。劳务输出工作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测算,20年间,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劳务收入达1000亿元,由省外汇回劳务收入约600亿元。

20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同志重要批示,劳务输出从无序到有序,范围由点到面,从正安经验发展到全省普遍行动,规模由小到大,从初始的300人发展到900万人,外出务工人员素质逐步实现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省在推动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的主要经验是:

党委、政府始终非常重视劳务输出工作。1987年,针对遵义市正安县300名女青年南下广东番禺县务工的问题,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同志对我省劳务输出工作做了重要批示,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现任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指出劳务输出是解决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三项战略措施之一,近期又对我省劳务输出工作做了要有新突破的重要批示,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同志也对我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做了重要批示。20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全省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对我省劳务输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任务管理的内容之一。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都建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二是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作用。根据中央和省里的精神,我省建立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明确了机构职能、人员编制和经费,目前已建立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138个,贵阳市在村级建立了劳动管理服务站。基本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建立,对于摸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为其建档建库,收集用工信息,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和政策咨询、组织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引导有序流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推动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发展。三是加强跨省区劳务服务机构建设。根据劳务输出工作的需要,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健全省外劳务办事机构和流动就业跟踪服务体系,在贵州籍农民较多的地区建立劳务服务工作站,为贵州籍农民工提供就业指导、转厂转岗、劳动维权、突发事故处理等后续服务,做到让他们留得住、工作好、收入稳定、安心在经济发达地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脱贫致富并带领更多的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四是省政府明确要求省政府驻外机构也要承担劳务输出工作,增强了我省省外劳务机构的力量。

就业服务不断扩大和加强,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对象上,就业服务体系从单纯的为城镇失业人员服务转化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面向农民工开放;服务方式上,从有偿服务向免费服务转化;服务场所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向乡村延伸,劳动保障服务站建到了村寨;服务内容上,从单纯的劳务输出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转化。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实现我省农村劳动力从农民向技能型人才的转变。20年来我省不断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工作,培训方式也从开始时期简单的进城务工知识的培训逐步转移到非农技能的培训,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技工荒”的出现,我省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省政府把农民工技能培训作为“十件实事”之一来抓。2002年,扶贫部门调整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培训,农业部门实施了“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计划,2006年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调整就业资金支付渠道,组织实施了“五年百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工程”,总体目标是在2006年--2010年五年间每年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21万人,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05万人,2006年实际完成培训任务33万人,支付培训补贴1.37亿元,在落实培训补贴上在全国是做得最好的。通过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农民工输出前经过培训的比例不断提高。

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协作对接。采取输出地建基地,输入地建关系的模式促进劳务输出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快劳务输出基地建设。2004年我厅制定了“劳务输出基地设置标准”,按照基地县的设置标准,目前已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县25个。罗甸、遵义、正安、天柱四县还被劳动保障部确定为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二是加强区域劳务合作,促进流动就业健康发展。根据我省劳务输出以对外输出为主的特点,为了拓宽省外劳务市场,进一步建立稳定发展的劳务关系,我省积极与泛珠三角“9+2”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对口帮扶城市开展劳务合作,加强区域间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沟通,开展结对子、建基地、签订定向培训协议、定点招工协议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按照平等自愿、市场主导、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切实推进区域间劳务交流。

努力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在就业方面,取消了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劳动保障部门公共职介机构实行免费职业介绍。在劳动关系方面,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进城务工人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在社会保障方面,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进城务工人员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按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2006年我省成立了由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37个单位的40多位负责同志组成的省级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全面督促落实农民工各项政策。在努力为农民工办好“十件实事”,取得五个方面明显进展的同时,着力建立农民工工作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我省通过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完善社会保险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自2003年我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以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呈逐年下降趋势,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至2006年末,共为农民工追讨工资7亿元。到2006年末,我省各类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43.2%,其中非公企业达到67.0%。至2006年末,全省已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达13.5万人;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合模式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达到了2万多人;积极探索和建立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适合农民工特点,并能够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2006年末,全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约8900多人。教育部门积极制定政策和措施,规范和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数约为35万人。部分农民工经过10~20年的务工,带着技术、资金和新观念回到家乡,为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作出巨大贡献,成为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开始出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潮,不少地方党委和政府已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表彰返乡创业的先进人物,提拔重用返乡创业人员充实基层干部,制定鼓励和扶持返乡创业的措施。贵阳市早在2001年就作出了一手抓劳务输出,一手抓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决定。2002~2005年,全市共投入180万元,扶助了600名返乡农民创业,这600名返乡创业者共投入创业资金3280万元,并吸纳了6380人就地转移就业。同时,还鼓励和吸引了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20年来劳务输出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脱贫。劳务收入已成为我省贫困农村脱贫、贫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依靠劳务收入达到增收和脱贫的地方已越来越多。

劳务输出促进了贫困农村经济的发展。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化水平低。20年来,各地通过劳务输出不仅解决了一部分贫困农村的脱贫问题,而且利用劳务收入的部分资金修筑公路、投资小城镇建设,创办企业,兴修水利,购买生产资料,改善生产条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生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劳务输出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我省人均耕地少,容纳劳动力有限,人地矛盾突出。劳务输出不仅缓解了我省的就业压力,而且为农村土地流转、集中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劳务输出加速了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在客观上推动了我省劳动体制改革和就业市场的形成。有力推动了整个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进程。

劳务输出造就和培养了农村大批具有强烈改革意识和高素质的乡土人才。农民外出务工,一般都是从贫穷、落后的地区向富裕、先进的地方流动,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农业部门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流动,他们在流动中受到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熏陶,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学到了生产技术、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有的甚至成了企业家。他们返回家乡创办领办实业,用外出务工建立的人际关系和掌握的信息帮助家乡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

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劳务输出加快了农村脱贫的步伐,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推动当地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促进治安状况好转。(作者系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上一篇:正安模式:辉煌与期盼 下一篇:贵州出版集团:积极探索做大做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