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彬的艺术世界

时间:2022-07-10 07:43:32

陈沛彬的艺术世界

陈沛彬,1949年生于柳州,桂林中日友好书法碑林馆馆长、中日友好学校校长、岭南美术学校教授、太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香港教育资源中心艺术系教授、日中友好艺术家协会主席、日本国际艺术家协会、海峡两岸文化协会顾问、三届广西政协委员(第八届常委)。

陈沛彬7岁跟其父陈华坤学习书法,经50个春秋的书法磨炼,他的一种书法创意三个首创――“破笔书法”、“人体书法”、“沛彬一笔”、“甲骨印法”得到国内外权威人士首肯。他的“破笔书法”开拓了日本、台湾的书法市场,掀起了沛彬书法旋风。1985年陈沛彬从柳州带两支毛笔来到桂林开创事业,用艺术和汗水创建了中国第一座中日友好碑林馆,率先拥有了自己梦中的艺术殿堂。在馆内刻下300多块中日名家作品,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和海部俊树分别为他题词:“人工开拓,正气堂堂”和“活友不滞水”,台湾陈立夫博士为他题“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书坛巨匠启功和青山杉雨也分别题词。

自1985年以来,陈沛彬每年赴日本讲学办展,他是大陆最早去台湾进行文化交流的书法家,先后五次赴台,1991年在台湾国父纪念馆首展引起轰动。当年的台湾内政部长,现任主席吴伯雄说:“见字如人、潇洒豪迈”,书法大家张炳煌先生观陈沛彬“破笔书法”后评:“奔放处不离法度,浓淡间透出气魄,笔破而意圆也。”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海粟的首席秘书柯文辉教授为他的书写了三千多字,对他的作品进行了高度评价。其“人体书法”更具壮美、秀美、优美之态,舞蹈性、音乐性契合于字,在诗、书、画、摄影的相互辉映下,成为书法情感的最具象的图画。“沛彬一笔”也独具风采,绘成千面人,在手腕抖动的瞬间,笔舞墨飞、冲击视觉、震撼心灵。《沛彬一笔歌奥运选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反响极大。2005年他在东京办展,用“一笔寿”字创下了二万美金的记录。“甲骨印象”是陈沛彬综合艺术与感悟的升华,他走丝绸之路、呼唤远古、观殷虚甲骨、放眼未来,用心用笔去整合、感觉象形文字,把先祖刀耕火种、开天劈地的洪荒岁月表现得淋漓尽致。2008年5月在上海官方的重托下,为上海世博会创作百米长卷甲骨印象――“历史的车轮子”。

2008年4月10日至5月3日,在中国驻日本总领事馆和世界艺术家协会的安排下,分别在奈良、大阪举办百米歌奥运首展,并用巨笔挥毫写下15米长的书法作品,为奥运加油。得到日本业内评论家和艺术家的好评,为主席在日本的暖春之旅作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并获日本最高奖项――“国际文化功劳奖”,表彰他20多年来为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的贡献。

陈沛彬受到中央电视台和国内外媒体多次专访,他的作品为多国首相、总统及知名人士收藏,被誉为“人间瑰宝,国礼之魂”。

上一篇:外资“半夜逃跑”并非金融危机惹的祸 下一篇:职工出差出车祸 工伤赔付由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