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07-10 06:25:41

亚低温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病毒性脑炎;儿童;重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c)-120-02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年来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轻度降低体温对脑损害有保护作用,又可避免深度低温的副作用。目前亚低温治疗重型脑外伤已广泛用于临床,且疗效肯定[1]。我们于2005年4月~2007年4月,对5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了亚低温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4月~2007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符合病脑诊断标准[2],并经脑脊液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证实的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参照文献中分型标准[3]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极重型。将重型和极重型归为重症病毒性脑炎共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4~12岁;流行性乙型脑炎28例,单纯疱疹病脑18例,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脑炎6例,水痘脑炎4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主要症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确诊后常规治疗组立即予降颅内压、对症支持及应用抗病毒药物等综合治疗;亚低温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使用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GT-200亚低温治疗仪,设定体温(34±1.0)℃,通过亚低温治疗仪的体温监测表控制体温在32~35℃,持续亚低温治疗3~5 d后自然复温。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及预后情况对比见表1,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2。

3护理

3.1环境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保持在17~22℃,相对温度60%~70%,同时行空气消毒,每天用紫外线照射30~60 min,降低感染发生率。

3.2护理

患儿保持头高足低位(头高15°~30°),避免患儿头过伸过曲位,不可突然坐起或剧烈翻动、搬动患儿,否则易出现循环不稳,性低血压而引起休克。

3.3皮肤护理

头皮、双耳、颈部、腋窝、腹股沟用消毒棉垫包裹,防止冻伤,定期清洗会,建立翻身护理记录。

3.4 意识、瞳孔的监测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治疗前后对比),如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呈针尖样或缩小,疼痛刺激反应存在,且疼痛刺激后瞳孔恢复正常大小,应考虑因药物所致。如一侧瞳孔散大,疼痛刺激反应差,应考虑为颅内高压所致。若患儿躁动、体温不降,可加大冬眠药物用量,或静推安定、鲁米那;体温降至亚低温水平,肌肉松弛时应适当减少用药量和延长用药间隔时间,以维持低温水平。

3.5体温监测

亚低温过程中应持续动态监测患儿肛温,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3~35℃,每30分钟查看患儿1次,并测量体温,了解降温机的运转情况及肛温变化,慎防降温毯温度过冷或过热。患儿体温<34℃时可引起反射性冠脉收缩而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应及时调高降温毯温度,并予热水袋保暖,体温>36℃时需加用冰袋[4]。

3.6呼吸监测

亚低温疗法的冬眠药物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可引起呼吸减慢,换气量和潮气量下降,肌松剂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呼吸骤停。亚低温期间注意呼吸频率及节律,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儿呼吸速度太慢或快慢不均,胸廓呼吸活动速度明显变慢,出现点头样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过度,同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等。根据血氧饱和度给予间歇或持续吸氧,必要时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静脉滴入或机械通气。

3.7血气监测

亚低温疗法患儿,要随时监测血气,尤其采用机械通气后,要防止呼吸性碱中毒。血气标本一般在吸痰前后30 min采集并及时送检,将结果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随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调整呼吸机参数。

3.8循环监测

冬眠药物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低温可使病人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电图改变[5]。因此,亚低温疗法的患儿应24 h持续心电监护心率、心律、血压,在亚低温治疗初期,每15~30分钟观察、记录1次,平稳后改为每小时观察、记录1次,同时观察患儿的外周血循环及皮肤情况。

3.9胃肠道并发症的监测

胃肠道并发症多发生在亚低温疗法24 h后出现,主要为营养不良、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等,其主要原因为低温下胃肠蠕动减慢,机体需要量减少,同时冰刺激和冬眠药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降低,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引起胃潴留及腹胀,胃肠道应激改变。胃酸分泌增多等[6]。因此,鼻饲前应抽吸胃液,判断是否有胃潴留或胃出血。若胃潴留,应延长鼻饲间隔时间;若有胃出血,给予鼻饲凝血酶、思密达、云南白药、减少激素用量等;若腹胀,给予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腹部,刺激肠蠕动。

4讨论

亚低温治疗是一种将患儿体温降低到32~35℃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物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创伤或炎症性脑损伤性疾病[7,8]。研究证实亚低温对重症乙型脑炎有显著保护作用,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轻致残、致死率[9]。从本文的治疗结果来看,亚低温疗法的患儿无论病死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还是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证明亚低温疗法对重症脑炎患儿具有较好的治疗、保护作用。亚低温保护作用的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过去认为,低温主要通过降低葡萄糖和氧耗减缓脑代谢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然而,低温保护作用不能仅用代谢变化来解释,虽然代谢率下降可能起一定作用,但还存在其他更重要的机制,如减轻创伤或炎症后的继发性损伤,减少自由基产生、阻止细胞凋亡,降低血管渗透性,减轻脑水肿及抑制白三烯生成、炎性因子释放和中性粒细胞聚集等[10]。此外,最近大鼠实验表明,低温能降低信号转导物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中的蛋白激活,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11,12]。在护理本组患儿时发现,当患儿的肛温降至31℃以下时,患儿就会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并出现肌颤。因此,我们的经验是:亚低温疗法的理想温度为32~35℃。

总之,亚低温疗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与亚低温疗法的时机以及监护仪、低温设备和监护质量等各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监护质量是成功的保证,对并发症的预防及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建国.对亚低温治疗颅脑外伤的再认识[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科学分册,2002,29(2):179-181.

[2]黄志华.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5):3-5.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6.

[4]黄燕萍.亚低温冬眠疗法的护理问题及预防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6(1):438-441.

[5] 江基尧.亚低温脑保护基础与临床[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19-25.

[6]丁育基.颅脑重症与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处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2-5.

[7]Schwab S.Therapy of severe ischemic stroke:Breaking the conven-tional thinking[J].Cerebrovasc Dis,2005,20(suppl 2):S169-S178.

[8]Milhaud D,Thouvenot E,Heroum C,et al.Prolonged moderate hypothermia in massive hemispheric infarction:Clinical experience[J].NeurosurgAnesthesiol,2005,17(1):49-63.

[9]桂卫星,王枫,王大斌,等.亚低温与纳洛酮联合治疗重型乙型脑炎[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1):63-64.

[10]Konstas AA,Choi JH, Pile- Spellman J. Neuroprotection for ischemic stroke using hypothermia[J].Neurocrit Care,2006,4(2):168-178.

[11]Parkinson EJ, Townsend PA, Stephanou A,et al.The protective efect of moderate hypothermia during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is associated with modification of hepatic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ation[J]. J Pediatr Surg,2004,39(5):696-701.

[12]Hildebrand F,Giannoudis PV,van Griensven M,et al. Pathophysiologic changes and effects of hypothermia on outcome in electivsurgery and trauma patients[J].Am J Surg,2004,187(3):363-371.

(收稿日期:2008-01-2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谈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医疗急救 下一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