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兴趣走向成功

时间:2022-07-10 01:42:06

由兴趣走向成功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五种方法。即:直观法、情境法、表演法、启迪法、合作法。通过实践,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兴趣 情境 启迪 合作 成功

我们都知道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题是: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怎样培养兴趣是每位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最关注的问题。现就我个人在十几年教学中的摸索与体会做以探讨。

1.直观法

直观法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一般利用挂图、实物、自制教具等进行有关练习与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1 挂图:

比如在学"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单元时,我利用本县地图、本省地图、中国地图及世界地图,逐层训练: "where are you from? Where is he/she from?"这个句型。学生对于本县地图太熟悉了,他们高兴地说出这个村、那个乡,然后又由村、乡扩展到本省的某些县,由县到省,由省上升到国家。当句型练得朗朗上口的时候,表示国家的新单词也就自然而然的涌现出来了。本堂课开展得井然有序,句型练得扎扎实实,难点(国家名称单词的读法)也在兴趣中突破了。

1.2 实物

在学"What's this in English?""What color is it?"时,我拿出同学们日常所见、所用的实物,进行本课句型操练。在学"This is my sister "时,我搜集各种照片,并号召同学们自备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以便在课堂上介绍、交流。既学了本节课的词汇,又扩充了一些新词汇,同学们乐意融融。

1.3 自制教具:

必要时,我还下大功夫自制一些教具。比如学"What do you look like ?" 时,我自制了各类假发及胡须。在学"I'd like some noodles " 时我用报纸糊成碗,白毛线当做面条,红白相间的塑料袋细丝充当西红柿,绿纸条代表青辣子,做出大、中、小三碗"面条"。尽管做的假发怪怪的,有点疯子的感觉,但同学们非常喜欢。做的碗丑丑的,与乞丐碗不差上下,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师生共同处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很轻松、愉快地接受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2.情境法

用创设特定情境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训练,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在情境中提高英语能力。比如在学地点介词"on""in" "behind""under"时,我先用不同东西放在同一位置,训练一个介词,再用同一东西放在不同位置,复习各个介词。如:The book is on the desk. The pen is on the desk. The ruler is on the desk .然后用同样方法学习under , in,beind

最后用固定两个物体复习所有介词:

The book is on the desk .

The book is under the desk.

The book is behind the desk.

The book is in the desk.

再比如学"The visit to monkey island "一单元时,我利用周末带领部分同学,拿着录音机来到山脚下的小河边进行猴岛情境录音。根据学生声音的特点,让他们学不同动物的叫声。有学老虎的,有学猴子的,还有学小鸟鸣叫的。几个人组合模仿刮风时森林的声音,创设出想象中猴岛的情境。经过反复录制,直到满意方可罢休。课堂上打开录音,马上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创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表演法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小节目,由师生或生生来表演。在表演中学习英语,训练交际运用能力。

再以"The visit to monkey island "为例,根据课文线索及人物性格特点,我安排五人为一组,分别扮演An Fang(勇敢、沉着、机智、有谋)、Kate(胆小、心细)、Jim(粗心、乐观)、Lucy(敏感)、Bruce(好激动)来表演整个课文。经过反复训练,同学们把整个课文表演得活灵活现,人物性格特点也呈现得淋漓尽致。"The tiger and the monkey"也是一个典型的适合表演的课文。

4. 启迪法

在教学中及时启发、点拨,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对比、辨析、归纳、总结,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每次学习一种新时态时,我总是从旧时态入手。由一般现在时态引出一般过去时态;由现在进行时态引出过去进行时态等等。从含义、构成、标志进行对比,分析。从句型转换的共性进行推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我时常用简笔画来启发学生,用歌诀来提练重、难点。如:学习某些国家人的单复数时我编制下列歌诀:"中 日不变,英 法 变,其余国家把's'见。"(ChineseChinese;Japanese Japanese;EnglishmanEnglishmen;FrenchmanFrenchmen; American Americans)。再如:总结以f或fe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的歌诀为:" 树叶 半数 自己黄,妻子拿刀去砍粮。架后窜出一只狼,就像盗贼逃命亡。"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概括了leaf, half ,self ,wife, knife ,shelf, wolf ,thief ,life 九个单词,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

5.合作法。

在学习中,同学们扬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我曾经所带的一个班是这个年级的末尾班。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农村,意识不到英语课的重要性,基础弱、学习习惯差,反应迟钝。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那简直是对牛弹琴。老师在黑板上写得密密麻麻,下面学生的书上却白白净净,且学生的说笑声时常淹没老师的讲课声。面对这样的学情,我尝试圆桌课堂教学。任命仅有的十来个学得较好的学生为组长,分组讨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我仅仅起到组织、监督、协助的作用。不到一个月,我就感到方法用对了。最起码学生动起来了,兴趣高涨,合作默契。

总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有方,教无定法。根据不同话题、不同学生,既有突出一种教学方法的,又有多种方法并用的。无论哪种方法,贵在用得恰到好处,能够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学艺术论》作者:李如密,山东教育出版社

[2] 《英语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 月

[3] 《素质教育丛书》,北京人民出版社

[4] 《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上一篇:浅探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下一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