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肠内营养配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时间:2022-07-10 01:13:51

目前肠内营养配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 近年来,肠内营养因其诸多功能与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受重视。它不但有助于维持肠道粘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维护肠粘膜屏障,明显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而且价廉,更符合患者的生理需求。本文通过对目前肠内营养配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各级医疗机构在肠内营养配制方面的实际工作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肠内营养;价廉;肠内营养配制;生理需求

肠内营养因其诸多功能与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肠内营养配制水平也越来越被重视。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康复状况,还制约着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水平。

1 肠内营养配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肠内营养配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如下方面:

1.1 专业水平有限 肠内营养配制的专业水平有限,主要指普通临床医生对营养制剂的认知水平有限、肠内营养配制缺乏专业人员。

1.1.1 临床医生认知有限 在实际临床中,很多患者的营养制剂由临床医生推荐。普通临床医生缺乏肠内营养制剂的专业知识,难以一一辨别市场上出现的种类繁多的营养制剂。

目前,商品制剂越来越多,为临床医生提供多种选择余地。但由于临床医生对肠内营养制剂认知有限,仅靠产品说明书难以作为选用商品制剂的依据;而患者因生理差异或患病差异对营养制剂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而,盲目地选择商品制剂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水平,是临床医生对患者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

1.1.2 缺乏专业配制人员 目前,在多数医院与康复机构,都缺乏肠内营养配制的专业人才。很多医院通过对护士进行短期培训,就允许护士上岗进行制剂的配制。而制剂的重要性,要求整个配制过程,从方案配方到配制程序都不得出现丝毫问题。非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难以完成高水平的制剂配制工作。

1.2 配制环境与卫生条件差 医院与康复中心,一般很少配置专门的制剂配制中心,肠内营养的配制环境与实际卫生条件都偏差。配制器材没有专人保管,很难做到严格的灭菌。另外,配制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一方面难以做到工作服的清洗、消毒和存放,另一方面难以严格遵守出入配制室的各项制度。

2 如何解决肠内营养配制存在的如上问题

根据目前肠内营养配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加大医疗机构内外对肠内营养制剂配制过程的监督管理外,还应当从建设专业的配制人员队伍与设置营养配制中心两方面入手。

2.1 建设专业的配制人员队伍 要想建设专业的配制人员队伍,一方面要求各大院校或教育机构开设独立学科,培养专业的肠内营养配制人才;另一方面要求各大医院或医疗机构引进专业人才,并对其进行严格的上岗考察与专业技能检测,加大日常工作中的监督考核。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要求严格,对患者意义重大。因而专业的配制人员队伍,成员构架当各有所长,能够与临床医生配合,共同分析制剂配方,完成制剂的配制工作。

药剂师因具备制剂管理、配制等专业知识,是建设专业的配制人员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员构成。在营养配制过程中,药剂师当考虑各营养元素之间及营养元素与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并对所配制的营养制剂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病人的临床使用安全。

2.2 设立营养配制中心 为了确保肠内营养能够高效地配制,并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营养液,设置营养配制中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肠内营养制剂拥有安全卫生的配制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配制中心的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与操作程序要求。

首先,营养配制中心应达到普通口服制剂净化标准(100000级)与食品卫生等相关要求。地面应光滑、易于清扫,地面与墙面、操作台应定期消毒,还要定期检测配制室内的空气质量,及时通风杀菌。相关配制设备应标识明确,并备注相关操作规范。

其次,医院肠内营养配制规范应参照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2](GPP)要求达到内服制剂的配制要求。医院与康复中心应加强对配制中心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员的出入与消毒管理、原材料的库存与管理、配制程序与设备管理等。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工作程序与制度,进行规范操作,杜绝配制过程中出现不合理操作,保证肠内营养制剂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安全有效。

3 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肠内营养已被广泛地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对患者意义重大。建设专业的肠内营养配制队伍、设立营养配制中心,将能够行之有效地解决肠内营养配制中的专业水平低、配制环境与卫生条件差的问题,将能更好的保证制剂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满足患者的康复要求。

参考文献

[1]蒋洋洋.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护理干预研究[D].导师:许勤.:南京医科大学,2011

[2]张片红;朱心强;孟雪杉;吴悦;何芳;.系列肠内营养制剂设计及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国浙江杭州:,2008:274-275

[3]周凌明;苏义;刘玉秀;易学明;论后医疗管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05)

[4]向月应;王庆林;朱世和;王惠;社;整体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07,(12)

上一篇:手术器械生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