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便易行的乳糜定性试验方法

时间:2022-07-10 12:22:42

一种简便易行的乳糜定性试验方法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乳糜定性试验方法。方法 异丙醇抽提法(新建法)。结果 12份乳糜性体液标本分别用新老方法做对照试验,二者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利用异丙醇单一抽提三酰甘油而去除磷脂的特性,替代乙醚建立一种新的乳糜定性试验方法。

【关键词】异丙醇;抽提;三酰甘油

传统的乳糜定性实验是用乙醚抽提乳糜性体液中的脂类,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红色均匀脂肪球。但由于在操作过程中乙醚的不良反应较多,实验人员不易接受。为了使操作简便易行,结果准确,不良反应少,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乳糜定性试验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12份标本为我院2006~2007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乳糜性体液,其中尿液9份,胸水2份,腹水1份,每份标本均用新老两种方法测定,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2 主要试剂 乙醚、异丙醇均为天津化工二厂出品。苏丹Ⅲ染色液配制:95%乙醇10 ml,冰醋酸90 ml,苏丹Ⅲ粉末一药匙,先将乙醇与冰醋酸混合,再倾入苏丹Ⅲ粉未,使之充分溶解。

1.3 试验方法

1.3.1 异丙醇抽提法(新建法) 取待测标本5~10 ml,加异丙醇2~3 ml,充分混合振摇后,使脂肪溶于异丙醇,静置数分钟后,2 000 r/min,离心5 min,吸取异丙醇与体液交界层涂片,加苏丹Ⅲ溶液染色,镜检观察是否有红色均匀脂肪球。

1.3.2 乙醚抽提法(传统法) 取待测标本5~10 ml,加乙醚2~3 ml,充分混合振摇后,使脂类溶于乙醚,静置数分钟后,2 000 r/min,离心5 min,吸取乙醚与体液交界层涂片,加苏丹Ⅲ溶液染色,镜检观察是否有红色均

匀脂肪球[1]。

2 结果

通过对12份乳糜性体液标本分别用新老方法做对照试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结果完全一致,见表1。

3 讨论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两大类。脂肪是由各种不同的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的混合物;类脂是一类理化性质上与脂肪颇为相似的物质,包括磷脂、固醇、糖脂等,它们的共同物理特性是溶于乙醚等脂溶剂。三酰甘油是疏水性物质,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同时,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中,它们必须与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和极性类脂一起组成一个亲水性的球状巨分子,才能被血液运输进入组织细胞[2]。乳糜微粒在小肠合成,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很快被有效清除,由于某些病理原因造成淋巴管破裂后使乳糜微粒清除延缓,引起乳糜性体液[3]。

大多数的三酰甘油都存在乳糜微粒中,含量达到85%~95%。传统的乳糜定性试验是用乙醚抽提乳糜性体液中的脂类,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红色均匀脂肪球。但由于在操作过程中乙醚的不良反应较多,实验人员不易接受。通过大量试验,我们发现异丙醇能沉淀蛋白,同时提取三酰甘油,且去除磷脂效果较好,易挥发,不良反应较少。对12份乳糜性体液进行新老两种方法对比,结果完全一致。因此,利用异丙醇单一抽提三酰甘油而去除磷脂的特性,来替代乙醚建立一种新的乳糜定性试验方法。此方法的建立,降低了实验过程中试剂对操作人员的不良反应,有利于自身防护,且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利于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27:274-279.

2 赵水平.临床血脂学.湖南科学出版社,1997:85-124.

3 叶平.血脂的基础与临床.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3.

上一篇:Kartagener’s综合征15例回顾分析 下一篇:MTT分析法检测沙立度胺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