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特征:人文西溪 生态西溪

时间:2022-07-10 12:13:02

两大特征:人文西溪 生态西溪

西溪之胜,在于山水之幽胜,在于人文之古今,在于渔耕之朴淳。总括而言,集中体现在自然的山水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良好的生态文化之中,以其静、幽、野、韵而别开生面。

西溪,历史上泛指东起古荡西至留下,南临老和山、北高峰、小和山上脊以北丘陵缓坡地带,北至余杭塘河两岸的水网平原。《西溪志》曰:“西溪,在石人岭至秦亭山 带岗峦以北,源出留下小和山,流经状元峰、灵峰山、将军山、秦亭山,绕古荡经松木场北折,汇入余杭塘河,全长15公里,溪流小而狭窄,而多深曲,颇富江南水乡田园风情”。据《南漳子》载:“当天目山下流积冲,潴为巨泽,蛟之所出没”。这里水网交错,河港重叠,芦荻茂密,水鸟栖息,被誉为杭州“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生湿地。

西溪已有1000多年历史。环境优美、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西湖与西溪,历来被称为“姐妹双姝”,著名的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把西溪看成是副西湖,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多鱼塘为主体的自然与人工湿地,有着较为独特的自然与人工湿地生态特征,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历时五年多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令西溪的生态系统得以修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城市之。肾”重新发挥出强劲的功能,众多鸟类又找回它们栖息的天堂,植物、植被更加郁郁葱葱,西溪湿地美景重现世人面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成功实施,形成了生态保护培育区,保护了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重新创造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了各类湿地生物的理想栖息地。仅从鸟类而言,现在西溪的鸟类已从过去的50余种增加到了120余种,生态西溪的价值已经体现。

西溪湿地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初期,衰落于抗战时期。西溪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必经之处。“古荡西溪天下闻”,这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所誉。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为交芦庵题名,并为秋雪庵的弹指楼题“弹指楼开”匾额。康熙皇帝南巡驻跸“西溪山庄”,赐题“竹窗”两字。西溪历史上迦蓝林立,钟磬相闻,高僧云集,释学昌盛,精合宏开,梵音不绝,据《西溪梵隐志卷二・纪刹》载,有法华寺、报先寺、永兴寺、古夕照庵、永乐庵、曲水庵、秋雪庵等大小寺、庙、庵、院等140余处。耕桑灌植,渔歌相闻,民俗文化内容丰富,著名的龙舟胜会、西溪船拳、蒋村武术、龙狮滚灯、东岳庙会、词人祭祀等都极具地方特色。荫竹栖梅,隐者乐居,自唐宋而下,多有名士游历和隐居西溪,有记载的如帝王将相、名士文豪、高僧名道就不下两百人。其中著名的有赵构、康熙、乾隆、苏轼、赵孟、鲜于枢、董其昌、冯梦桢、厉鹗、杭世骏、沈晴川、孙晴川、昙翼、古德法师,还有抢救过《四库全书》的丁氏兄弟等等。

西溪如苎萝美人,未入吴宫,澹冶出娴,自然绝世。晚清翰林朱祖谋曾以“溪水何缘也姓西?淡妆浓抹总相宜”誉之,可见西溪的文化底蕴与西湖同等丰厚,而又有别于西湖。可以这样说,如果西湖是杭州的文化宝库,那么,西溪则是杭州的文化沃土!

上一篇:诗意西溪 第10期 下一篇:顶!诸葛八卦村保护靠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