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PCR检测与临床应用

时间:2022-07-09 10:23:36

乙型肝炎病毒(HBV)PCR检测与临床应用

【摘要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07-02

1 HBV概述

根据2004年全国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1 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为9.09%(95年为9.75%)

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HBsAg阳性率为4.51%

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HBsAg阳性率为9.51%

1.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 - 3000万人

1.3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9300万。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1.4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专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进展,在肝外器官细胞也能检出HBV-DNA。通过北京鸭乙肝肝病毒试验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细胞复制的证据。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细胞内复制,有待深入研究。HBV感染者血清经电镜检查有3种病毒颗粒:①Dane颗粒(HBV颗粒),外壳蛋白为HBsAg,核心含有HBV-DNA及HBVDNAp(DNA-多聚酶)、HBcAg、HBeAg;②小球形颗粒;③管形颗粒。后二者为HBV复制过程中过剩的病毒外壳(HBsAg),不含核酸。

1.5 HBV基因组(HBV-DNA)由双链不完全环形结构的DNA组成,含3200个核苷酸。由于其宿主范围较小,体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尚未成功。近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应用及体外培养细胞系转染的成功,对HBV复制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HBV-DNA分为负链(长链)及正链(短链)所组成。其负链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①S基因区,由S基因,前S2(pre-S2)基因、前S1(pre-S1)基因组成。分别编码HBsAg,pre-S、pre-S1及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②C基因区,由前C基因和C基因组成。分别编码HBeAg及HBcAg;③P基因区,编码HBV-DNAp,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④X基因区,编码HBxAg,并具有激活HBcAg基因的作用。

1.6 HBV复制过程 HBV基因组虽为双链环形DNA,但其复制过程有RNA逆转录病毒的特性,需要逆转录酶活性产生RNA/DNA中间体,再继续进行复制。其过程为:①在由病毒和/或细胞来源的DNA-p作用下,正链首先延伸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②以此为模板,通过宿主肝细胞酶的作用转录成复制中间体。③再以此为模板,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形成第一代和第二代DNA。此双链DNA部分环化,即完成HBV-DNA的复制。

2 检测方法

2.1 HBV-DNA定量检测

2.1.1 核酸直接检测法:bDNA检测技术、微孔板酶标杂交检测法。

2.1.2 PCR 定量检测法:FQ-PCR 和 ELISA-PCR。比如: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技术的原理是使用荧光基团标记探针,5′端标记荧光基团R,3′端标记淬灭基团Q,在没有PCR扩增时,由于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空间距离很近,使荧光基团被淬灭,不发荧光;而当PCR扩增时,引物与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同时结合在模板上,荧光标记的探针与模板的结合位置位于上下游引物之间,利用Taq酶的5′ 3′外切酶活性,将荧光探针水解,荧光基团被释放出来,由于在空间上与淬灭基团分开,则发出荧光。发出的荧光可以被荧光探头检测到,一边扩增,一边检测,这样就实现了“实时”检测。该技术不仅实现了PCR从半定量到定量的飞跃,而且与常规PCR相比,它具有特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有效解决了PCR污染问题等特点。

3 结果的报告

3.1阴性:最低检测灵敏度 拷贝/ml如:(500拷贝/ml)。

3.2阳性:具体数据拷贝/ml (如:5.0E+6拷贝/ml )。

参考值:最低检测灵敏度 拷贝/ml。

3.3 HBV-DNA定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假阳性问题、假阴性问题、结果稳定性问题。

3.4假阳性问题:主要原因:污染、质粒、PCR扩增产物、标本及核酸提取物。

措施:UNG(尿嘧啶糖基化酶 )体系、实验室标准化管理:ISO5189的要求、

卫生部临床核酸扩增实验室管理办法。

3.5假阴性问题:原因: 标本中存在抑制剂、实验操作问题、 由于基因突变所致。措施:稀释标本、点突变的检测、结合其他方法分析、加强与临床联系与对话。

3.6 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1) 乙型肝炎的诊断:急性HBV感染的诊断 提供直接证据 (2)抗病毒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3分泌物传染性判断(乳汁等)。

4 HBV-DNA 定量检测结果与乙肝“两对半”结果的综合评价

4.1 HBsAg阴性、抗HBs(+/)而HBV-DNA阳性原因:

HBsAg滴度低,ELISA测定敏感性低,而PCR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4.2 HBsAg隐匿于HBsAg/抗HBs复合物中。在HBV初期感染时,也可能是有HBV-DNA而无HBsAg。

4.2.1 HBsAg阳性而HBV-DNA阴性原因:HBV-DNA虽然存在, HBV-DNA的检测下限仅至1000或500个拷贝。

4.2.2 血中存在的HBsAg是由HBV-DNA整合到人染色体与宿主基因共同表达所致,仅表达HBsAg,所以测不到血清中病毒DNA。

4.2.3 通常 HBsAg阳性血清,PCR检测HBV-DNA的阳性率约为96%。肝组织活检样本HBV-DNA PCR检测阳性率为100%。

4.3 HBV-DNA与抗HBs的关系:

4.3.1 血清HBV-DNA PCR检测一般为阴性,极少部分亦可阳性。

4.3.2 肝组织HBV-DNA 阳性率仍可高达77.3%,说明HBV仍存在于肝脏中。

4.4 HBV-DNA与HBeAg和抗HBe的关系

4.4 1HBeAg阳性血清,HBV-DNA PCR检测几乎全为阳性

4.4.2 血清抗HBe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弱,血中HBV-DNA减少,但并未完全消失。

5 HBV基因定量分析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5.1 尚无药物可以清除所有HBV感染者体内HBV颗粒。

5.2 临床治疗目的:尽最大可能降低病毒载量,保护未受累或功能尚存的肝细胞,改善生活质量。

5.3 常用药物。干扰素 如:α干扰素。核苷类似物 如:拉米夫定(lamivudine, LMV, 3TC)。

上一篇:早期干预对降低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的观察 下一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恶液质综合症2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