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研究与探讨

时间:2022-07-09 10:11:33

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研究与探讨

摘要:建设规范、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实现高校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网络技术型人才的关键,对于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不仅需要高校从计算机的硬件给予高度重视,还需要充实教师队伍的技术实力,实现在合理的规划硬件配置的前提下,抓紧对软件开发以及人员培养进程速度的提高,从而确保高校建设完成具有专业性能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布局;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被人们所熟知。我们知道,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以及实践性的学科,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们由于其知识的复杂繁多产生枯燥情绪,还为了提高学生们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网络实验成为了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因此,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对于计算机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自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生活方式,乃至是支撑整个社会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网络技术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领域,这不仅表现在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现在互联网的用户人数、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等各个方面。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方针。网络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各个高校已纷纷将网络课程列入重要的课程体系当中,网络技术教育也开始逐步走向普及。网络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也就成为培养信息化人才必不可少的实现平台,也是网络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网络实验室对于高校计算机专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在对网络实验室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一下几个问题:

1.1 实验室的合理布局

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布局可以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对于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来说,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一些需求:首先,需要满足在计算机网络的专业教学中对于实验室功能的需求,从而实现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其次,需要满足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培养的需求;最后,需要满足专业老师在从事网络技术的研究以及系统开发时的需求。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环境组成结构主要有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以及计算机等,其实施的实验大多是由基本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配置到一些大型网络的设计等,因此,实验室的设备需要尽可能的齐全,从而满足这些实验的需要。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合理布局加以实现。

1.2 实验室的高效管理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实验室的管理大致分为实验设备的管理以及实验教学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实验室的负责人可以实行专人专管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安排实验室的专职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使用以及实验器材的消耗进行科学登记、维护并且合理调整各个实验课程的教授时间。此时的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必须能够从各个方面做好自身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确保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能够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1.3 实验室对于自身的安全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不同于其他科学实验室,由于其自身在切断与外界网络的连接时无法实现正常工作,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安全防范除了物理上的安全保护以外,还包括防止网络病毒、网络不良信息等一系列抽象的危害。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以下一些方面、手段减少甚至是避免危害的发生:使用高校中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对电脑的软件进行智能化的备份、监督并且阻止学生对一些不良网络信息的阅读以及通过保护卡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保护等。

2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目标

学校对于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建设之前需要有一定的目标设置,并且建设目标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通常情况下,网络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标有:

2.1 实现实验环境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实验环境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掌握计算机设备的组成结构、网络运行的功能以及正确的计算机使用方法,并且通过一定知识的积累实现自己动手进行网络的设计、组建、管理以及应用等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们自己动手以及实践操作的能力。

2.2 满足教师学习网络知识以及从事网络技术的研究的需要

网络实验室应该具备目前趋于主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网络实验设备,并且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从而实现网络系统的模拟能力。通过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内容的灵活扩展,可以为高校教师研究目前最前沿的网络技术的动态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比较完善的工作实验平台,提高教师自身以及学校整体的网络科研和网络教学水平。

3 建设原则

3.1 稳定性

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保证,在网络设计中选用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制定可靠的网络备份策略,保证网络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得网络在高负荷情况下仍然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和效率,延迟低。

3.2.安全性

制定统一的骨干网安全策略,整体考虑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各业务子网隔离,全网统一规划IP地址,根据不同的业务划分不同的子网。具有保证系统安全,防止系统被人为破坏的能力。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宽带资源。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具有对设备,端口等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及可提供故障自动报警。整个网络可以进行远程控制。支持 AAA 功能、ACL 、IPSEC 、NAT 、路由验证、CHAP 、PAP 、CA 、MD5 、DES 、3DES 、日志等安全功能。

3.3标准性

通讯协议和接口符合国际标准。支持国际上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如TCP/IP)、国际标准的大型的动态路由协议(如 BGP ,OSPF)等开放协议,有利于保证与其他网络在之间的平滑连接互通。方便接入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网络产品。在网络中,即使有多个网络并存,采用统一的标准,也能使这些网络能融合到一起,实现业务整合及数据集中。

3.4.可扩展性

根据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网络可以平滑的扩充和升级,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易于增加新设备、新用户,易于和各种公用网络连接,随系统应用的逐步成熟不断延伸和扩充,充分保证现有投资利益。

3.5.先进性

大学作为最前沿学科和技术研究场所,要求网络实验室要配备最先进的网络设备,能够开展最新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实践活动,对网络实验室的设备,网络方案的技术先进性要求非常高。同时还应跟踪当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能够开设一些高水平的网络和通信实验。

4 结束语

随着我们国家计算机网络水平的迅猛发展,高校对于网络实验室建设的开展有利于改善其自身的办学条件,有利于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以及科研质量,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然而,由于网络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其发展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的缓慢过程,因此,对于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坚持其先进性以及实用性的原则,持之以恒地走通用化、标准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戚平.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研究与探讨[J].价值工程,2011,(30).

[2]赵乃东.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方案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

[3]杨建良.普通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

[4]胡江汇,谢日行.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经验浅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08).

上一篇:尼康D600 下一篇:浅谈校园网网络风险防范与安全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