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文明工程,加强中学生网络心理教育

时间:2022-07-09 05:55:49

构建网络文明工程,加强中学生网络心理教育

因特网是新世界的产物,而中学生又永远是最具有青春活力、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网络,如此广阔而虚拟!中学生,如此别具一格的性格!由此,我们会去想网络给中学生带来了什么,又影响着什么呢?

美国心理学会指出,过度地使用网络可能会形成类似酒瘾、药瘾、毒瘾、病态性等不可自拔的上瘾行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给本人、家庭和学校都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和危害

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患者无法摆脱时刻想上网的念头。网络成瘾不仅给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网瘾对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导致中学生网络道德严重失范,主要表现在:

1.道德认知残缺,网络言行随意放纵

虚拟网络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到诱惑,因而容易从心理上产生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由于中学生的“三观”尚未完全形成,又加之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因而极易受这些不良信息的蒙蔽,导致贪恋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产生民族虚无主义,从而迷失人生目标和生活理想。

2.自我中心主义严重,人格冲突突出

网络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平台,网络行为则是人们自由意志的结果。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包、作业和课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导致人际情感资源枯竭及人际交往障碍,陷入自我满足的自我中心主义。

二、构建网络文明工程,加强中学生网络心理教育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构建网络文明工程,加强中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势在必行。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应把握两个大的方向,一是积极构建网络文明工程;二是大力加强网络心理教育。

1.积极构建网络文明工程

(1)政府依法严格管理,增强网民文明意识。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用强制性的手段来维护网络的安全、健康和文明。同时,要设立专门的研究部门或机构,加强对网络文明化的研究,要号召、支持学术界与教育界展开对网络文化的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跟踪调查和理论研究,把研究成果投入学校课堂,并形成一支专业网络文明化研究队伍。另外,政府应指导网络文明建设,加强领导与管理,并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

(2)各部门应加强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是无法教育好中学生的,因为中学生最终是要走出社会的。因此,教育、文化部门应制定分管措施或办法,从教育上加以引导,从文化上加以熏陶;公安、司法部门应尽快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工商、税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经营场所的检查审核,对“网吧”进行监管和整顿,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网吧”。

2.大力加强网络心理教育

(1)加强网络知识的深层次教育,教育中学生提高上网自制力。经常开展网上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积极探索网络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网络知识的深层次教育,教育中学生提高上网自制力,注意预防“网络成瘾症”,引导中学生建立一定的信息价值标准,不断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辅导活动,依托心理研究机构开办网上心理讲座,告诉中学生上网时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及预防和矫正方法,让他们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培养各种心理求助的能力;有效开展网上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及时疏导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他的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网络心理困境。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大力倡导“亲子教育”。实际上,根据调查显示,许多家长对网络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微,因此错误地认为,不管孩子在网上做什么,都比浪费时间看电视要好。于是父母对孩子的上网并不干涉,也不限制他们的上网时间,对孩子在网上做些什么也不加以了解。父母对孩子的上网行为采取放任不管或者完全禁止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家长要了解网络的一些情况,要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明智的做法是支持孩子,但不纵容,也就是要对孩子的上网活动进行干涉、监督、顾问和限制。

笔者以为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交际、沟通、心理等都将受到冲击而得到重构。但中学生作为一个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处于相对不成熟甚至是弱势的网民群体,其在网络信息时代所受到的冲击并由此产生的诸多网络性心理障碍,更应得到关注并予以分析解决。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和互联网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网络文明工程和网络心理教育的新内容、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渠道,为中学生营造宽松和谐而又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辉.浅谈中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门.江西教育,2001,(6)

[2]叶新东.网络成瘾研究概述.心理科学,2004,(06).

[3]杨彦平,等.团体心理辅导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矫治中的应用.现代教育科学,2004,(3)

[4]柏正宏.青少年易患网络成瘾综合征.家庭医学,2001,(9).

作者简介:

游学英,男,1971.05出生,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培训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上一篇:浅谈美术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利用花木资源,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