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生教育管理的策略

时间:2022-07-09 04:27:04

新时期高职生教育管理的策略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出现至今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它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急迫需求。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虽然经历了复杂的、艰难的过程,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功经验,但它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困扰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高职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文化基础差,学习不刻苦,缺乏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和明确的目标。二是自我要求不严,不良习气较重,纪律观念差,责任感缺失。三是盲目追求“自我”、“另类”,逆反心理严重。四是面对压力和挫折,心理问题日渐明显,信心不足。这为高职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鉴于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和管理者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打破“在师生关系中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学生管理工作以管理者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通过了解学生,信赖学生,进而树立起新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这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管理者对学生在思想上加以正确引导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这都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的。

二、抓住基础,突出重点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注重基础,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力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与提高。为此,管理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着力抓好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对高职学生而言,培养学生成人是第一位的,在成人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成才。要坚持知行统一,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全面实施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具体的事做起,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第二,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抓好学生基本职业素质教育。职业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还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抓好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教育学生讲职业道德、守职业纪律、练职业技

能、尽职业责任,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建立和健全比较完善的教育体制

1、要建立全面育人的体制。充分调动起校内外力量,形成学生教育管理的合力。要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抓好以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后勤服务作风、学生学风为主要内容的校风建设。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培育起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2、要建立社会实践育人体制。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管理体制,通过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成才成功的信心。

3、要建立学生自我教育体制。学生在学校期间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对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学校要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和班级等学生组织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功能,建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体制。

4、统一部署,加强日常管理。启发学生不仅要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文化科学知识、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

四、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1、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严格学生管理。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严肃校纪校规,把纪律约束作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

2、要健全学生管理责任制。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严格、细致。要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学生早操、就餐、早晚自习、就寝到课外活动,都要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实施阵地化育人,不留管理的死角。

3、建立激励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到严得合理、严得科学。要重视并开展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激发学生的上进欲望,注意用学生中的典型引导学生前进。要经常组织优秀毕业生特别是毕业生中的创业者回校给学生作报告,增强典型教育的可信度、亲切感。

上一篇:对大学生缺考的若干思索 下一篇: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