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专项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7-09 03:40:10

健美操专项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21-01

摘 要 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其动作难度要求越来也越高,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也增多。本文通过对广西师范大学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旨在了解健美操运动中运动损伤的致因、种类及特点,了解健美操专项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主客观原因,引起健美操运动员、教练员对运动损伤的重视,并提出预防该类损伤的对策。

关键词 健美操 运动损伤 原因 对策

本文通过对健美操运动损伤的部位,损伤类型及原因等进行具体调查分析,引起健美操运动员及教练员对运动损伤的重视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引起健美操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为竞技健美操,本文的研究方向为竞技健美操导致的运动损伤。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广西师范大学健美操专项学生及漓江学院部分健美操专项学生共计200人的运动损伤情况。

(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健美操运动损伤的相关资料;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发放学生问卷205份, 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97. 6%,发放教师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100%;数理统计法,利用统计学软件Microsoft Excel,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及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情况发生的基本现状。对广西师范大学及漓江学院200名健美操专项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有过运动损伤经历的学生有197名,这其中经常受伤的有19 名, 占整体调查对象的约9.5%;偶尔受伤的有146名,占整体的约73%;几乎没有受过伤的有32名,占整体的约16%; 从来没有受过伤的仅3名,占整体的1.5%( 具体数据详见表1)。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健美操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难度性, 加之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等原因, 在整个健美操课程的系统学习过程中, 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频率较高。

(二)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常见原因分析

1.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身体的练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一般中枢与运动有关的中枢均处于兴奋状态,唤醒神经系统的暂时性联系,加速动力定型交叉点的联系,使技术动作更准确、协调、灵敏。准备活动不充分,因而很容易发生损伤。

2.身体疲劳。身体疲劳是指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 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强度。根据机能储备原理,如果继续进行训练,势必会造成损伤的出现。

3.技术动作不正确。保持正确的技术和身体自实施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不正确是指运动员由于技术上的缺陷和错误违反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各器官活动的规律以及运动力学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专项技术训练不够,动作要领掌握不好,条件反射的定型就不巩固,就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三)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对策分析

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在健美操训练当中,准备活动应采用一般性和专门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柔韧性练习时,教师或同学可给予练习者一定的助力,促使肌肉和结缔组织逐渐拉长,全身器官机能活跃,待柔韧性及体温等达到一定程度后,转入柔韧定位操练习。

2.合理安排训练负荷。训练内容及负荷的安排应符合训练者的实际能力和接受能力、注意循序渐进。内容和量的安排要有针对性且目的明确,要防止局部负担过重,特别注意在疲劳状态下不要多做高强度、大负荷的动作,因为此时运动能力下降、防护应变能力减弱、注意力分散,超量的大负荷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结论与建议

(一)健美操专项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频率较高,发生时段主要在专项训练课堂上。

(二)应加强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和容易受伤部位的特别针对训练,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注意观察W生身体素质的承受能力,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不同程度的任务,减少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洪涛.对我国大学士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496-498.

[2] 王春燕.运动损伤的应对措施[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3] 冯云.西宁地区女子健美操运动损伤的调查[J].青海大学学报.2004.

[4] 樊桂平.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早衰和运动损伤[J].体育科学.2002 ,

[5] 朱敏.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4):86-87.

上一篇:《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下一篇:情境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