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庄稼绿色防控理念

时间:2022-07-09 02:41:03

构建庄稼绿色防控理念

一、目前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的使用仍占一定的数量,大型机械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发挥,导致统防统治进展缓慢。如我县2005年工农—16型手动喷雾7.7万台,小麦统防面积20万亩;2010 年工农—16型手动喷雾施药机械为6.8万台,统防面积为23万亩,增长速度极慢,且“跑、冒、滴、漏”问题十分严重,大量农药残留在作物、土壤、水体里,污染十分严重。

1.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小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或害虫黄板、性诱剂诱杀等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好方法。但这类防治措施操作起来比较麻烦,防治效果不太明显,目前还没有广泛应用。另外目前提倡推广毒性小、污染少的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由于存在着品种少、见效慢等原因,农民不愿采用,推广应用几率低。

2.农民绿色防控意识低,植保措施单一,效果差

主要表现在一是用药品种单一,长期在蔬菜上使用氰戊菊酯、敌敌畏;果树上使用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玉米上使用氰戊菊酯,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降低了防治效果;二是施药方式单一,据统计35%的农户很少采用深翻、拌种、灌根、撒毒土等方法控制病虫害,而是在病虫草害盛发期大量施药,人为增加了农药次数和使用量,如我县的蔬菜种植户,每年用药次数最低为8次,最高为32次,平均为16.5次,果树种植户最低施药4次,最高达12次,平均为8.5次,防治效果不理想,污染严重。

3.病害发生种类增多,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

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县病害发生面积占全年病虫害发生面积的20%~40%,且新的病害不断增加,如过去很少发生的小麦全蚀病,2009年以来已成为我县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逐渐扩大。同时如蛴螬、金针虫、玉米螟、蚜虫等常发性虫害虽然连年大面积防治,基本控制了当年的危害,但由于其繁殖力增强,第二年仍然大面积发生,情况十分严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

二、防控对策

1.以防为主,防控结合

(1)选用良种、药剂拌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控病虫害既经济又有效的安全措施,特别是对一些目前用其他手段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和大区域流行的气传病害,它能充分发挥作物自身对有害生物的调控作用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及环境的污染,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种植抗病品种是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采取高效低毒药剂或生物药剂如适乐时、吡虫啉、白僵菌进行拌种和土壤处理来控制地下害虫和一些土传病的发生和发展,不但效果达到85%以上,而且减少了用药次数,降低了污染。

(2)合理轮作,正确间作套种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造成病虫害的年生活史或侵染循环系统中某一段时间的食料或寄主缺乏,从而显著减少害虫的发生量,达到降低虫害的发生的目的。

(3)调整播期。适当晚播或早播可以使作物易受损害期与病虫的发生期错开,从而减轻甚至避免危害,如近年来一些农民由于推迟了玉米麦垄套种的播期,错过了传毒媒介蚜虫的发生高峰期,减轻了玉米病毒病的发生危害。

(4)深耕细耙。整地时进行深翻细耙可以机械损伤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掩盖了菌杆,杀死菌源。

(5)精量播种。适当地控制播量,不但使作物群体健壮、整齐、通风透光能力强,而且可以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抑制某些病害的发生。

2.对症用药,减量优化

田间发生的病、虫、草害种类多种多样,每一种类对不同药剂的反应都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种类,不同种群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选择农药时,要按照防治对象的生理机制和危害特点以及农作物的品种、生育时期等,经综合评价选择出适宜的高效低度农药品种,并按要求用量正确施药,优化农药结构、减少农药投入、提高农药使用效率。

3.大力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防治技术

(1)利用天敌来控制病虫害。主要是利用七星瓢虫、草蛉、赤眼蜂等防治病虫害。这种防治措施的优点是成本小,污染少,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作用缓慢,绝对防效低,因此防治时应在保护天敌的基础上错过发生盛期,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科学地进行化学防治。

(2)利用生物微生物农药防治害虫。主要是指用真菌、细菌、线虫等制成各种制剂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白僵菌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阿维菌素防治螨类,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等。

(3)利用物理防控技术防控病虫害。利用害虫的趋性,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害虫成虫;放置黄板诱杀蚜虫、斑潜蝇等,避蚜防病毒病;利用防虫网阻隔防虫。

4.利用植保合作社的优势,大力开展统防统治

由于传统的农业防治方法不仅难以控制病虫害,而且很容易污染生态环境和危害食品安全,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施药方式,大力发展以企业、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的多元化植保服务组织,充分利用植保合作社的优势,大面积推行统一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在此基础上建立病虫害防控样板田,尤其在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展示统防统治效果,提高农民科学防控意识,引导农民大面积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从而促进统防统治工作的快速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5.推广以绿色防控为主体的多种防控措施进行有效防控

随着科技的进步,植保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农民绿色防控意识和植保施药技术进一步增强,以生物防控技术为主的多种高效绿色防控技术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促使机械及各种有效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更加配套。因此在强化对绿色防控示范推广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多层次、大范围的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多法并举,全面开展以生物控制、物理控制等为主的绿色防控工作,是以后植保发展的大趋势,前景更加广阔。

上一篇:基层农业机械管理的看法 下一篇:会计专业系统维护与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