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学校卫生工作的几点创新意见

时间:2022-07-09 10:33:34

互联网时代学校卫生工作的几点创新意见

摘 要: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校卫生工作旨在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将健康教育、美育、劳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开展系列讲座和相关活动,增强学生卫生意识,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学生热爱活动热爱生活。身处互联网信息技术横流的大河,有效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更轻松、更便捷、更全面地发展校园卫生工作,让校园卫生事业成为各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学校卫生;互联网;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214-01

处在互联网新技术的浪潮下,中小学卫生事业也乘风前进,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为自身事业添色彩,建设健全的卫生管理机制和应对机构,完善医疗医务的师资队伍,提升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校卫生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学校卫生工作的定性

学校卫生工作是一项保证校园卫生环境和卫生条件,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和监测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任务。首先,学校卫生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也是一把督促学生学习、成长与自觉遵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利剑。其次,学校卫生工作机制是校园行政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全校教职工凝聚力的体现之一。最后,学校卫生工作不仅对学校,更是对整个社会有着制约、规范、预防和促进的功能和作用。

二、学校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下,校园卫生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卫生工作缺乏有效的强制性监督

任何规章制度都要有一定监督机制才能够得以实施,校园卫生工作也不例外。相关领导和医务工作者有义务制定并监督实施强制性的工作条例,保障和提高校园公众的健康水平。具体体现在保障校园卫生环境,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并同时促进卫生监督的自我完善。

(二)全市各中小学卫生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尚处于不完全平衡的状态,互联网络还没有达到全市全点覆盖的水平,由此导致各校卫生工作开展状况参差不齐。大到该校拥有专业配备的校医院医疗卫生系统,以及专业的病房甚至住院部,可为在校学生提供基本的整套就医系统;小到整个学校就只有一间简陋的医务室,甚至是只有一个简易的医药箱。

(三)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普遍重视不够

学生在校,本质为学。由此,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直接教育和培养学生健康卫生好习惯的最佳途径。如今,学生的物质生活跟上了,但精神生活却匮乏了,家长和教师们普遍忽视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由此,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也让学生们对此门课程失去了该有的兴趣,直接导致学生失去了获取健康教育知识的最佳途径。

三、互联网时代对校园卫生工作的几点建议

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高中小学学校卫生工作从业人员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在校中小学生卫生学科认知理解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加固学校卫生管理设备和疫病防疫硬件,齐心协力共创校园卫生管理事业美好明天。

(一)通过网络工具增加各校卫生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互联网为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沟通工具,促使卫生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有经验的卫生医务工作者不断接受新的工作方法,同时以旧带新,让新的医务工作者更加便捷地学习到各校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使其得到更快更全面的医务工作能力。合理使用互联网沟通工具,全面促进各个学校医务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均衡各校医务工作水平,共同进步与发展。

(二)第一时间获取有关流行病的防范信息

利用互联网时刻获取最新流行病有关信息,是加强校园医务工作实力,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重要表现。校医务工作者要随时关注新闻,获取我国乃至全世界随时报道的任何与流行病相关的动态以及其预防措施,并迅速在整个校园积极传播相关信息并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互联网的迅速传播功能为积极上报学生疫情带来了便利,让我们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所需放在第一位。

(三)让互联网内容为学生健康课程添色彩

中小学健康教育课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就一定要使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以后,把其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在学校、家中以及社会上自发运用在健康教育课程上学到的知识。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内容如同浩瀚的海洋,无尽不有,这有利于我们去发现并导入各种各样吸引中小学生兴趣,激发他们求知欲,并帮助他们记忆的健康教育知识。例如夸张的漫画,郎口的儿歌,搞笑的视频等。

(四)使“随手拍”、“我报道”成为监督学校卫生工作的标杆

“随手拍”、“我报道”是最近流行起来的一种可适用于普通群众的自媒体传播软件。每个人均可通过此媒体随时拍摄和上传身边的各种小视频,包括与校园卫生健康事业相关的事件,并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和监督。 “随手拍”、“我报道”等自媒体可作为一种辅助监督工具,主体可以是学生或教师,客体也均可是学生或者教师,人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自媒体工具,随时随地监督各种不健康、不卫生行为。

参考文献:

[1]鞠素英.健康教育课的趣味性[J].中国学校卫生,1993(01).

上一篇:中职幼师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教学初探 下一篇:浅谈中职舞蹈教育质量提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