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培育实用型人才

时间:2022-07-09 08:08:49

运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培育实用型人才

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护理专业独有的特点,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把护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之重,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作为最终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教会和指导学生如何正规准确的操作,是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护理实验室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操作的训练场所,也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场所,实验室模拟病区的建设,力求接近临床,使学生进去后有一种真实感,对提高护理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课堂教学前准备

1.1物品准备

物品准备一定要齐全,符合教学需要。每一节的实践课程,在用物准备方面要认真齐全,应该符合教学需要,也是授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操作的过程中每一样用物都有自己的目的,以及使用方法,所以在用物准备方面要一丝不苟,按照要求放于指定位置,既方便操作又符合无菌操作原则,因此不可以用其他相似的用物进行代替。

1.2人员准备

(1)教师准备。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自己把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进行深入地了解,及时吸取新知识,关注医学发展的新领域、新技术,提高自身的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与技能操作水平。做为教师应该在上课前充分备好课、备好各种用物,与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灵活掌握,能驾驭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板书要做到的合理性,课前要认真构思,即方便学生记忆,又可以做到重点和难点一目了然。譬如:讲“灌肠法”时,根据灌肠的目的不同,分为四种方法,在讲授的时候采取列表的方法进行讲解,四种方法进行对比,从中掌握它们的区别,加强学生的记忆。这样比传统的板书效果要好,学生也乐于接受,所以板书在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2)学生准备。根据每次实践教学的特点,课前将学生分成7-8组,每组5-6人,每组一个小组长,多采取强弱相结合的方法,排好练习顺序,每人准备纸张记录小组同学的操作情况,小组长负责汇总,及时反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采用情景教学,应该课前安排学生扮演角色,台词、道具、服装等,做到能引出本次课的主题的目的。

2教学过程

2.1教学方法

根据每次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大纲要求,可以采取多种授课方法,可以进行对比,寻找最适合的一种或多种。

(1)边讲解边演示。这种方法运用较多,很直观,便于理解,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在讲解示教完毕后,让学生上台进行演练,其他同学帮助找出错误,并进行纠正,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活跃整个课堂气氛,在纠正他人错误的同时,也把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理解并记忆,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听课的乐趣,体现了师生互动性。

(2)创设情境,给出病例。要求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怎么做?如何做?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如出入院的护理,可以课前让学生扮演入院或出院病人,病区护士等角色,把出入院的护理顺序演示出来,加深学生记忆,活跃课堂气氛。

(3)先讲解再演示。护理实践教学一些大型设备不容易搬运时,采用先讲解再演示的方法,每次分小组讲解,这样可以观看的更清楚,达到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的目的。

(4)先演示再讲解。可以与创设情境相结合,先告诉学生怎样做,再讲解为什么这样做,达到解惑的目的。

2.2教学中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它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像演员进入角色一样,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在语言表达中要准确、条理清楚、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用灵活的语言来表达所讲授的内容,不要象背书一样,死板教条,这样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根据本次授课的目标及要点,用生动、形象地语言营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

2.3注重情感的交流

教师应以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且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进行讲课,不能使学生一见你就望而生畏。“为人师,先为人友”,实践证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为了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可以采用课间时间和晚自习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解答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也可以相互轻松的聊聊天,特别是对一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谈心,及时沟通,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随着师生情感的增强,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更加感兴趣,成绩会有明显进步。

2.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成为教学中主流,可以采用幻灯片、教学录像等方法教学。一来可以改变单调的授课气氛,二来让学生成为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如:在给昏迷患者进行插鼻饲管时,可以采用电教手段,很直观,学生印象也深刻,“如何插管”?“怎样提高成功率”?“应采取什么措施”?“遇到意外怎样解决问题”等这样的知识点在只讲授时是不容易理解的,直观教学可以一目了然,把抽象复杂问题生动化、趣味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缺乏临床观察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成为学生提高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的操作、准确的完成该护理活动,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5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有预见性,课前要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列举出来,掌握解决的方法。

(1)小组练习应及时反馈。巡视纠正,指导学生改进方法,根据小组汇总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努力达到每位小组成员都能熟练掌握,操作目的要明确。

(2)分组练习的管理。实践课堂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组织、管理好学生,护理好多操作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各种注射、抽吸药液、静脉输液等,所以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小组管理的要求,操作物品不得随意放置,小组成员不得随意换组、扎堆、围观等,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应该及时向老师汇报。

(3)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安全,避免出现意外事件,在讲解中,要把职业防护贯穿进来,减少职业暴露,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学会自我防护的方法,确保自身安全。如在肌内注射、静脉输液试验中,一定要求学生严格操作流程,强调容易出现错误的细节,讲清解决问题的方法。

3反思

(1)学生反思。通过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便难有自我纠错、改进提高的道理;明确反思不仅能及时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反思得出结论,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每种操作都有操作流程?流程可以改变吗?老师的方法正确吗?临床护理是这样的吗?带着这些问题去主动学习,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2)教师反思。教师的反思的意义在于它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拥有和改善,反对和批判传统教师培训模式中只注重对教师的一般性知识的传授。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实践教学效能,针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进行剖析、反省,在经验与反思中成长与改进,还可以与同专业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实践课程中的难题,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所以,每次课程下来,都要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真正想获取的知识;他们对今天的课程掌握多;有什么疑难问题没有解决;今天的课程有没有缺憾;课程设计是否适合每个班的学生;每个班的学生接受能力是否一样;今后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解决;哪种方法更合适等等。

上一篇:甘肃文化艺术资源库系统构建思索 下一篇:规范国内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