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式团体怀旧对老年人抑郁症状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时间:2022-07-09 03:40:21

结构式团体怀旧对老年人抑郁症状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构式团体怀旧对老年人抑郁症状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老年轻中度抑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怀旧治疗,每周1次,每次40~50 min,共6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满意度、抑郁症状等效果。 结果 干预后,两组GD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 < 0.01)。研究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干预后研究组LISA评分显著升高,显著高于入组时和对照组干预后得分(P < 0.01)。 结论 结构式团体怀旧能够改善老年人抑郁症状,提高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 结构式团体怀旧;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5-0110-03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最近有人提出了成功老龄化或者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健康老龄化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认知效能及文体活动几个方面[1]。其中心理健康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而空巢老人等现象的出现,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导致自杀或残疾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帮助老年人摆脱抑郁症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课题。怀旧治疗对缓解老年抑郁症状的作用与认知行为疗法一致,结构式团体怀旧可以增加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本文研究结构式团体怀旧对老年抑郁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老年轻中度抑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62~80岁,平均(71.2±15.4)岁。所有入选对象均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随机的健康教育。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基础上,参考Jones等[3]团体怀旧治疗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结构式团体怀旧方案,每次进行40~50 min,每周1次,共6周。每次进行怀旧活动时,所有入组的患者围圈而坐,有利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每次活动设置一个怀旧主题,包括老歌曲和老电影回忆、老照片的分享、对既往快乐时光的回顾和分享等。根据怀旧主题的不同,主持人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大家进行讨论。第1周主要是自我介绍;第2周进行能够引起共鸣的主题,如老电影、老歌曲的回忆,分享;第3~5周的主题老照片的分享、回忆快乐时光、回忆人生的成就,指导者根据主题引导患者分享自己的故事,使患者有归属感;第6周回顾前几周的经历,引导患者讲出自己的感想,并制作纪念册。在每次结构性团体回忆治疗的过程中,指导者根据情况介绍一些健康小知识等。

1.3 质量控制

选择有耐心的、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作为指导者,进行包括怀旧治疗的起源、理论、流程、引导技巧等培训。

1.4 评价方法

1.4.1 老年抑郁症状的评价 分别于入组时和干预结束后1周内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4]对两组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价。量表包括30个条目,每个条目回答是或者否。有20个条目回答是计1分,10个条目回答否计1分。阴性:0~10分;轻度阳性:11~20分;中度阳性:21~25分;重度阳性:26~30分。

1.4.2 生活满意度评价 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内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LISA)[5]进行评价。包括5个方面,20个条目。13个条目选同意计2分,选不确定计1分,选不同意计0分,7个条目选不同意计2分,选不确定计1分,选同意计0分。总分0~4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LISA与GDS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抑郁症状比较

见表2。入组时两组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GD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 < 0.01)。研究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表2 两组GDS得分比较(x±s,分)

2.2 两组生活满意度评价

2.2.1 干预前两组生活满意度评价 干预前所有入组患者生活满意度(LISA)得分平均为(15.3±4.4)分。各条目肯定回答的比例见表3。我感到老了、累了条目选择肯定的比例最高,达88.75%,其次为回首往事、我有许多想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条目,肯定回答的比例为85.00%。均为反序计分条目。

表3 干预前所有入组患者LISA肯定回答结果(n = 80)

注:3、5、7、10、17、18、20条目肯定回答0分,否定回答2分,肯定回答的比例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2.2.2 两组干预前后LISA评分结果 见表4。入组时两组LI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研究组LISA评分显著升高,显著高于入组时(P 0.05)。干预后研究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LISA评分结果(x±s,分)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老年抑郁症指的是发生在老年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和老年慢性疾病导致的继发性抑郁。而狭义的老年抑郁症特指首发的原发性老年抑郁。临床上老年抑郁症没有被列为独立的诊断类别,通常按抑郁症一般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但是老年抑郁症具有隐匿性、疑病性、迟滞性等特点,诊断相对困难。老年早期的抑郁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在乏力、失眠、迟滞、对未来没有希望、对生活失去乐趣、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等。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干预,会增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有研究认为受教育程度与老年抑郁症呈负相关,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是老年女性的易感因素,职业和收入水平也是老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老年人常常伴有慢性疾病,而这些慢性疾病增加了老年抑郁症的危险性。

老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较多,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抗抑郁药物治疗、电休克和心理治疗。对于轻中度的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能够达到较好效果。怀旧是人类重要的一种心理活动,人们在怀旧过程中可以省察对过去事件的内在感受,鼓励以正向的态度回顾过去,重新体验过去的生活片段,增加对现在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怀旧治疗是通过引导老年人进行回顾过去的生活及片段,并引导其进行正面的诠释,达到了解自我、减轻失落感、增强自尊感、增加社会化的过程。通常怀旧治疗主要是通过引导患者回顾过去,分享照片、纪念物、听老歌曲等,促进老年患者和引导者交流,或者他们之间相互交流。怀旧治疗可以对患者进行自我调适和完善,促进其进行人际交往,对其产生安慰作用。怀旧治疗对缓解老年抑郁症状的作用与认知行为疗法一致[6]。结构性团体是事前做好准备,制定好合理的计划和步骤,对团体治疗或咨询有一定的程序。结构式团体怀旧可以增加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有研究认为引导者在结构性团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治疗效果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所选择的引导者具有较高的责任心、耐心,并经过专业的培训。国外对怀旧治疗对抑郁症的效果研究比较多。Jones[3]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团体怀旧治疗的干预组在干预后GDS评分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认为团体怀旧治疗能够缓解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史蕾[7]研究怀旧治疗对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干预组干预后GDS分值下降明显,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怀旧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而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的得分也显著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生活满意度是反映个体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8-10]。

本文对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用结构式团体怀旧治疗,干预6周后,研究组GDS评分显著下降,对照组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如研究组,说明结构式团体怀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干预后,研究组的LISA评分显著升高,而对照组升高不明显,说明结构式团体怀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在本文的研究中,对所有入组的患者干预前进行LISA评分,发现其与GDS评分存在负相关。这也说明生活满意度与患者的抑郁症状存在负相关性。在本文研究中,“我感到老了、累了”条目的肯定回答比例最高,“其次为回首往事,我有许多想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这些都是反序计分的条目,即肯定回答得0分,否定回答得2分,说明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明显,不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结构式团体怀旧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并且经济、容易操作。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对长期的效果没有进行观察和比较,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晓娟,董雁逊,楚秀杰. 老年认知障碍的社区干预有利于健康老龄化[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9):128-129.

[2] 陈彦方,杨德森,姚传芳.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

[3] Jones ED. Reminiscence therapy for older women with depression: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bention classification in assisted-living long-term care[J]. Gerontology Nurse, 2003,28(7):26-33.

[4] 黄力争. 老年期“离退休综合征”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整[J]. 职业与健康,2004,2(8):2.

[5] Neugarten BL,Havighurst RJ,Tobin SS. The measurement of life satisfaction[J]. J Gerontol, 1961,16(2):134-143.

[6] 王锋,吴红梅,黄昶荃,等. 心理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2):1079-1085.

[7] 史蕾. 怀旧治疗对机构养老老年人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7:4-5.

[8] 马红霞,李义慧,于晓宇,等. 癌症患者人格特质的比较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A):2574-2575.

[9] 杨芳,何小丽,孙蛟,等. 云南省个旧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12,26(5):462-464.

[10] 杨晔琴,符丽燕,余昌妹,等. 温州市迁移老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12,25(5):4-6.

(收稿日期:2012-12-05)

上一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临床处理体会 下一篇: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在宫颈癌中表达情况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