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参差咖啡”馆乐赚“小钱”

时间:2022-07-09 03:01:56

开“参差咖啡”馆乐赚“小钱”

王森,人称“森哥”,是个典型的光头眼镜男。过去5年间就想开间小小的咖啡馆,一连开了18间。他把18间咖啡馆开成18种面貌,每一间咖啡馆都独具特色,完全迥异,因而被他总称为“参差咖啡”。2012年5月,他把咖啡馆产业继续延伸放大,创办了咖啡梦想学校,写有一本关于咖啡的“分享”之书《就想开间小小咖啡馆》,面世5个月,加印10余次,成了畅销书。王森一跃又成了咖啡馆圈子里知名的文化人。

如今,他把18间咖啡馆打包成立了一家公司,自己一跃成了最大的投资人,把大部分净利润分给各咖啡馆的搭档后,看书、旅游、喝咖啡,照样过得快乐而自由。在过往的光阴岁月中,王森经历了生命征程和亲身体验,使得他反其道而行之,杀了一个回马枪,逆袭成功,从格局迥异的各式“咖啡”中悟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思维智慧和生存态度,乐活人生赚“小钱”,最终得到了他最想要的生活。来听一听他的“参差咖啡”馆里的“参差文化”故事,颇具启迪与教义意义。

被梦想捆绑的青春,喝咖啡度过旧时光

王森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时光回溯到青春年代,王森最大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

后来,他如愿以偿地就去了欧美和澳大利亚等很多地方,曾以朝圣的心态去过几次传说中的巴黎左岸,也去过澳大利亚繁花似锦的墨尔本,谈过一个漂亮的法国女孩做女朋友。这一切,似乎都有着和咖啡香一样的因缘际会,成为他环游归来开间小小咖啡馆的创意之源。“60后”的他有着“80后”的状态,闲适散漫是他的常态。

“19岁之前,我从未喝过咖啡,只是从海明威的小说中阅读到主人公喝的都是不加糖的黑咖啡,印象特别深刻。”王森第一次喝咖啡,是初上大学时,在一位来自瑞典的外教宿舍里,美女老师用咖啡招待她的学生们,问王森需要什么口味的咖啡,他学着小说男主角的口吻说:“黑咖啡,不加糖!”结果,喝了一口,满嘴苦涩,全吐了出来。

上世纪90年代初,王森大学毕业,即被甩入奔波忙碌的人生轨道,投身奔命于所谓职业和励志、诱惑和挑战、打拼和奋斗之中,贪婪而繁复,梦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很长很长的时间,王森与速溶咖啡的交情特别深,每天不喝几杯速溶咖啡,就觉得生活没有了滋味。

2000年之前,王森感到被梦想捆绑的青春,走与不走都由不得你。他辗转抵达广州,几经打拼和创业,环游世界的背包客最终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总,创建属于自己的食品公司。之后的6年多,他的公司和个人的资金财富逐渐雄厚。日复一日地不停旋转中,他养成了泡咖啡馆的习惯,从此与各式咖啡结下了不解之缘,觉得喝咖啡很酷,每天都喝四五杯才觉得过瘾。

后来,在开了几间咖啡馆之后,王森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开咖啡馆的人,就是一间咖啡馆的主人,也一定是喜欢喝咖啡的人。首先你得爱喝咖啡,还要有丰富的阅历,你才有东西与人打交道,喜欢与人分享,都是构成一间咖啡馆不可或缺的软环境。”

关闭公司开咖啡馆,重新赋于生命新命题

六年前,母亲在66岁的年龄提早病逝,留给王森深深的触动和痛楚。他开始重新思考有关生命的命题。那一年,他思考的结果终于有了眉目,于是关闭公司,再次选择出发。

这一次,他去了澳大利亚。在异国他乡,王森渐渐地从母亲去世的经历中释放出来,思考人生既然有太多的“不容易”,那么又何苦来哉?他反复追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最终的答案是:“生命宝贵而短暂……我只要过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比如:他热爱旅游。坚信没有“恶习”不成生活。比如:他酷爱读书。视已故作家王小波为精神偶像,“宁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不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他找回了自己。2007年4月的北京,王森参与筹备纪念王小波逝世十周年的活动,因缘际会做了一件他真正喜欢、快乐且可以说非常容易的事情———和几个北京朋友开了一间“参差咖啡馆”。咖啡馆赶在5月13日王小波的生日之前布置完毕,当天又邀请到王小波的遗孀李银河来咖啡馆坐了坐。

咖啡馆取名“参差”,则源自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名言:“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于是,“参差多态”便成了他日后每开一间咖啡馆总以不同形式和风格存在的基调,如同王小波所言:“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小的是美好的。”王森非常在乎经济学者E.F.舒马赫这句哲语,严格履行和延伸前人的智慧结晶。在他看来,咖啡馆里只卖咖啡和小点才是真正的咖啡馆,而市面上的诸多咖啡馆中,咖啡却是正餐末尾的点缀,“初衷是开一间咖啡馆,最后却变成一个餐厅。”

5年开18间,把“参差咖啡”打包成公司

家住武汉的王森自然要回到自己生活过的原点。2007年6月,北京的“参差咖啡”开业两周,王森便把它交由一位志同道合的北京哥们接手,只身回到武汉开创他的咖啡梦。

这年下半年,王森一连开了3间咖啡馆,规模都相当袖珍。之前在北京的咖啡馆也只有35平方米。被他称为在武汉开的第0间咖啡馆,总投资不超过7万元。很多人怀疑:“7万元?买一间厨房都不够!”这恰是王森最神奇的地方,也未必能难得住他。

为节约咖啡馆装修成本,他成了旧货市场上的常客;不买价格昂贵的咖啡机,先用虹吸壶煮咖啡;剩下的钱买书或置花,咖啡豆也不是一次进很多;更为奇绝的是,他以“自雇型”的方式,一人既是店主又当小二,省去雇工的费用。于是,他的一间间大大小小的“参差咖啡”就这么开起来,花房咖啡、咖啡书屋、货柜咖啡、邂逅咖啡、阳台咖啡等,迄今已在武汉开了17间各具特色的咖啡馆。

“小咖啡馆盈利能力和空间毕竟有限,当然不是我一个人在管理。”有时接到外卖订单,王森能很放心地出走半小时,馆内的熟客会帮他看守,并能熟练地接待和照应客人。有一次,他出门旅行十多天,便将咖啡馆交给熟客打理,当他归来时,营业额丝毫不差。有了这些经历和经验,王森开始寻求创办新的咖啡馆,逐渐将很想开咖啡馆的熟客培养成馆长。“我从不习惯称呼馆长或店长,我们更多是朋友或搭档。”但馆长可从打理的咖啡馆中获得70%的净利润。

“我想证明,生活有很多种选择,开咖啡馆照样可以过日子,简单、自由且不用打卡。咖啡师也可以是一份正式工作,过上富足而有尊严的生活。继北京的‘参差咖啡’和武汉的第0间咖啡之后,我就想开一间可以步行抵达的咖啡馆。”2007年底,他的“写字楼咖啡”开业,王森这才确认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咖啡馆。

“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是在很多咖啡馆的墙面上都有的字样。参差花房咖啡是2010年的得意之作,摆放花器,播种花草,添置园艺好书,室外的树木和空地挂着草编吊床,自己躺在上面享受悠闲时光,无意间就成了一个活广告;参差咖啡书屋配备图书达四五百册,但绝对看不到管理学和励志类书籍;“邂逅咖啡馆”谢绝非单身人士入内,开业仅一年,已促成和见证顾客中多对有情人的表白、求婚等时刻……2011年,他毫不费力地买了个集装箱货柜,往某个园区的空地上一放,“参差货柜咖啡”就顺利开张了,极尽随心所欲。

现如今,王森已将18间“参差咖啡”打包成立了一家公司,有17间“参差咖啡”遍布于武汉三镇,每天都在漫不经心地讲述一个个关于咖啡生活光阴的故事。不过,王森依然坚称:“外乡的人们提到武汉时,不再只是鸭脖和热干面,而是一座咖啡之城。最有意思的是,某一天,一位友人邀请我去一家是美女白领经常出没的地方喝咖啡,我会乐呵呵地告诉对方,那是我开的。”

就想开间小小咖啡馆,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2012年6月,本着英国布道师约翰·多恩的布道词中所说的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王森又把原本是公司内培训员工的课堂转型升级为“参差咖啡梦想学校”,面向社会招生,帮助热爱美好生活的年轻学员实现创业梦。

此后,近一年来,王森每一个月中有8个下午在为学员们授课,如何选择咖啡豆、如何烘焙和制作高品质咖啡及西点。他十分真诚坦率地说:“‘参差咖啡’是创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投资。你可以拥有下半辈子的阳光、慵懒、自在、喜悦,以及一间在你名下的小小咖啡馆。”

固然,王森现今的收入比六年前少很多,但生活依然讲究品质,对事物充满敬畏之心———总是微笑着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分享旅途中的人生或喜或悲———美好生活就是如此触手可及,就像他当年去过的小咖啡馆林立的巴黎左岸,人们在忙中偷闲,边喝咖啡,边看街景,怡然自得。

“我把所有的咖啡馆都交出去,让搭档们各自独立经营,如果每个月略有盈余,便是给自己一个大大的红包,除此之外,我可能去开新的咖啡馆和咖啡梦想学校去了。”尽管,他的“参差咖啡”招牌常被人错看成“叁差咖啡”———“位置差、环境差、服务差”。本是搞笑,也是误会,但的确是热爱喝咖啡的人生活的一部分。7万元开一间小小的咖啡馆,成了《就想开间小小咖啡馆》一书的年轻粉丝们按图索骥实现创业梦想的标底。

“参差咖啡”能有多少种面貌的可能性?王森早已想好,巴士咖啡馆、火车咖啡馆、阁楼咖啡馆、屋顶咖啡馆、树屋咖啡馆……这些都在他未来的构想之内,照样过得很自由:看书、旅游、喝咖啡。这正是他想要的生活方式和咖啡人生的态度。未来,他会持续放大梦想,第2本和第3本有关咖啡的书也将相继出版面市,把武汉打造成“咖啡之城”,并把“参差咖啡”向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延伸,无需承担高额租金,就能将梦想落到实处,诞生一间新的小小的咖啡馆。

“是的,真正的咖啡馆时代已经来临,亦非舍我其谁,而是大家各具特色,共存共荣。”或许,王森的生活和咖啡人生的态度,与那些所谓事业和成功、诱惑和挑战、打拼和奋斗、创业和财富相比,永远达不到富豪的层次和级别;但在当今浮躁纷乱的年代里,他开掘丰富的想像力和创意思维,一间间小小的咖啡馆如何开办、如何存活、如何保持经营的快乐与收获,这本身就是独特的生命模式、价值体现和积极心态。你很难想像到,他新近创办的咖啡梦想学校也是一间小小的咖啡馆,被他取名为“参差多态院子”咖啡馆。

上一篇:生日期间六个一 下一篇:关于完善A石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