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地理课程探究

时间:2022-07-09 02:08:04

隐蔽地理课程探究

自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地理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地理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地理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为了实现地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各项目标,需要我们重视地理课程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隐性地理课程,并切实确立它在地理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一、隐性地理课程的涵义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一个舶来品,又被称为“潜在课程”(Potential Curriculum)、“隐蔽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内涵课程”(Covert Curriculum)、“无声课程”(Silent Curriculum)、“无字课程”(Unwritten Curriculum)、“未学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无形课程”(Invisible Curriculum)、“非正式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等。196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拉开了隐性课程研究的序幕。国外学者甚至认为, 隐性课程研究是继泰勒(R.W.Tyler)领导的早期“科学化课程编制运动”和布鲁纳(J.S.Bruner)领导的“学科结构运动”之后课程领域中的又一次革命[1]。隐性课程不仅成了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隐性课程”一词已成为学术论文中的一个公认的术语。所谓隐性地理课程[2],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地理学习信息的地理教育活动和学生自发学习地理的活动。

二、隐性地理课程的特征

1、整体性

从范围上看,隐性地理课程涉及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包括制度的。从目的上看,它不仅影响着学生非认知性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也影响着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比显性课程更强调培养“完整的人的个性”[3]。

2、非强制性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的学科体系,包括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教学指导书等,它由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由必须予以实施的强制性、公开性内容所构成。而隐性地理课程则是非强制性的、非公开性的,国家并未明确规定或强制执行。

3、隐蔽性

隐性地理课程不是直接公开的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把有关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等经验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之中,传授给学生,论道而不说教。

4、易接受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造成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隐性地理课程教育的艺术在于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学、好学,避免了学生逆反心理的反抗。

5、持久性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隐性地理课程不可能传授给学生终生受益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进入社会后,显性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因时间长久而被遗忘或需要更新,但学习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和准则等很难因时间推移而改变[4]。

三、隐性地理课程与显性地理课程的关系

1、并列关系

隐性地理课程与显性地理课程并非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应和相互独立的,各有自己独特的内容、设计模式等,是两种独立的课程形态,构成两个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5]。

2、递进关系

隐性地理课程与显性地理课程是相互促进的,在相互依赖中共同发展。显性地理课程推进隐性地理课程的发展;隐性地理课程促使显性地理课程不断地递增、更新和创造。

3、转换关系

隐性地理课程与显性地理课程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可以相互转换。隐性地理课程并非永远是隐性的,显性地理课程并非总是外显的,二者的分界是不断调整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互补关系

显性地理课程是知识与技能获得的有效途径,隐性地理课程则是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只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四、隐性地理课程研究的实践意义

1、开拓新的领域,扩展地理课程研究的视野

隐性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与显性课程之间存在着并列、递进、转换和互补等辩证关系,二者总是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不管承认与否,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正如W•黑尔所指出的:“虽然我们可以就隐性课程的内容适当地提出疑问,但否认这样一种现象的存在,明显是不明智的举动”。确立隐性地理课程在地理课程论研究中的地位,我们将打开一扇从新的角度观察教育的窗口,拓展对地理课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使地理课程研究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2、有助于深化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教育课程的两个方面,每一个受教者的发展和成长都是在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进行的。可以说,不重视显性课程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而不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6]。但是,实际的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于强调计划性的显性课程,相对忽视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进一步深入开展对隐性地理课程问题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地理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可靠保证。

3、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培养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培养出的人要具有丰富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这就要求一个人内在世界的各个因素都要得到协调、平衡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整体性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非理性和非逻辑因素的作用[7]。因而,在我国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之际,充分利用隐性地理课程这一丰富多彩的“活教材”,将使学生不仅获得专业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之在人格、个性、兴趣、审美等各方面获得更多的心理体验,使之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上一篇:城乡空间小化现象研讨 下一篇:低碳城市建设演化格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