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城市公园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08 11:26:06

浅析我国城市公园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建筑小品是城市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园功能作用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城市公园建筑小品人性化缺失现象明显,制约着公园系统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文章通过研究我国城市公园建筑小品现状,分析各类型使用者不同需求,提出城市公园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的五项原则。

关键词:城市公园;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

1.1城市公园建筑小品人性化缺失的原因

1.1.1缺乏相应行业标准,盲目追求“高品质”

行业内对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缺少衡量标准,各地有不同的发展历史、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难以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规范建筑小品设计。不同地区,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界定人性化设计的标准,造成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中良莠不齐的现状。追求较高使用品质是每座城市公园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使用,带来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1.1.2对使用者需求的人性关怀不够

使用者的需求是城市公园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首先考虑的,一般包括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设计者在前期做了范围有限的调研,根据自己专业知识很快完成建筑小品的设计和布局,花费很大精力研究公园的整体风格、表现手法等。追求一些所谓主流符号的表达,在建筑小品设计中堆砌和拼贴各种符号,表面上看上去很现代,使用起来却存在种种问题。项目施工完成后,设计师的任务基本算完成了,而公园实际使用中功能的发挥以及产生的问题却似乎与设计师无关了。

1.1.3公园景观、建筑小品模仿之风盛行

整个社会创新意识薄弱,公园决策者往往以自己认为“好”的建成作品为范例让设计者来模仿,结果却复制不来预期的良好效果。这与决策者的知识水平有很大关系,一些获得较好效益的建成作品在决策者眼里是好的,是想复制到本地产生相同效益,而对于有创新的方案他们都不大认同,更不敢去做有益的尝试。设计师屈从于决策者的观念,很难让自己的设想得以实现。

2.2城市公园建筑小品满足各类型人群的需求

设计中,一般假定的使用者都是四肢健全、思维和行动正常的不存在任何使用障碍的“标准人”,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2.2.1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

老年人的需求:

老年人不同于年青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变得没以前那么灵活,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减慢,对公园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的感知能力变差,遇到危险时也很难敏锐的躲避。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活动能力老年人的需求,公园建筑小品应该具有多样选择性,最大程度的让每个老年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设施。健身锻炼、散步、娱乐休闲是老年人在城市公园中的主要活动,公园中应该增加有助老年人身体健康、益智等功能的体育器械设施,这些设施有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消除负面情绪。易识别性和休息性。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减,视力和听力下降,对空间方位的判断比较困难,所以在老人活动的空间设置明显的标志,方便引导老人找到相关区域。

残疾人的需求:

Universal Design的七项原则中,平等的使用方式(Equitable Use)是第一首要设计原则。公园建筑小品设施是面向全体使用者的,使用者应该能够公平合理、方便有效的使用这些服务设施。城市公园建筑小品无障碍设计是全面完善城市公园功能作用,体现现代公园“以人为本”特色的重要举措。在公园景观空间中,可设置多种具有提示性作用的建筑小品,增强公园空间的可识别性。

2.2.2中、青年人的需求

中、青年人是城市人群的主要构成,人群数量所占比例最大,同时也是城市生活中工作最繁忙、生活节奏最紧张、生理和心理压力最大的群体。城市公园中应该提供良好的景观环境和能够满足中青年人使用要求的休息、娱乐等建筑小品设施。创造丰富有致的自然环境景观,发挥设施良好服务水平,舒缓身心、消除疲劳、丰富视觉体验,使中青年人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2.2.3妇女的需求

妇女在社会中还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对妇女需求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这是城市公园发挥广泛的社会作用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妇女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利益和需求是否得到较好的满足,这是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健身功能的建筑小品能够起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通过积极参加公园内的体育锻炼活动达到延缓衰老、强身健体的目的。

2.2.4儿童的需求

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要保证儿童有一个安全、舒适、功能完善的活动空间和配套的建筑小品设施。公园内儿童活动场地建筑小品种类和数量要以儿童的活动需求为出发点人性化设计。雕塑是一种功能性很强的艺术,在城市公园空间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表达形式。城市公园内儿童活动区域建筑小品的布置必须要考虑满足儿童的天性和儿童的特殊需求,在城市公园儿童活动空间建筑小品和游戏设施色彩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儿童吸引力强的色彩。

3.3城市公园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3.3.1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满足公园中各类人群的需要,提高建筑小品设施质量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公园空间活动中来,增进人际交流、丰富社会文化活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城市公园应该配置丰富的建筑小品,满足人们多样性活动需求,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自然条件,如通风、采光的因素,创造一个舒适、温馨、亲切的使用空间,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都得到良好的感受。

3.3.2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园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要站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传统特色和文脉,使其在小品设计中得到尊重和体现。从环境系统可操作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主要内涵包括了横向的协调论和纵向的持续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结构性协调、是功能性协调、区域性协调、时段持续性。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要充分尊重自然,发挥小品整体优先的功能性,达到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的统一。

3.3.3整体性与系统性原则

建筑小品与公园景观等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系统性原则在中、外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直被有效的运用。近现代中国园林规划理论不断发展,对城市公园的系统化也进行了大量的有意义研究。按照城市公园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整体性的要求,城市公园建筑小品设计不仅要与公园环境、文化背景相统一,还要与城市整体环境相结合、相协调。

3.3.4科技成果与艺术相结合原则

建筑小品的设计创作要将最新的科技成果与艺术表现方式完美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真正具有人性化设计意味,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用最佳方式为其提供高品质服务。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必须依赖先进的技术水平,对建造材料、施工工艺、功能和造型设计等分析研究,才能发挥较好的使用功能。上海世博园囊括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节能、环保、生态技术,这些新技术在世博园区无处不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影响,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的主题。

3.3.5建筑小品满足人的心理、行为需求的原则

建筑小品设计要从人的心理需求、行为活动、视觉感受以及空间心理感受出发,形成一种让使用者感觉到安全、舒适和充满活力的公园空间。这种公共空间建立在各异的城市特征下,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自由性,让使用者获得更符合自身需求的自由空间,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信息和物质交流的重要媒介。丹麦建筑师扬・盖尔先生在《交往与空间》中,将人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分成三类: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不同活动类型的人对公共空间依赖性不同,这就要求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中设置不同层次的建筑小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上一篇:两广隧道榕木斜井及正洞压入式与射流混合通风... 下一篇: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探讨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