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引火归元”

时间:2022-07-08 06:51:55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90-01

引火归原最早见于《景岳全书》。引火即是导引肾上浮之虚火,归原即是使其下归于肾,张景岳指出引火归原除了治疗命门阴盛则元阳畏避而龙火无藏身之地,故致“游散不归”之外,还可以治疗“阴不足以配阳,病在阴中之火”的火不归原证,指出肾之阴虚阳虚证均可导致火不归原的特殊病理状况。

“引火归原”作为治肾火上浮方法之一,是协调肾中阴阳的特殊方法。

“引火归原”朔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唐代王冰注:“病之火甚者,尤龙火也,得湿而焰,遇火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火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焰火扑灭。”其“龙火”、“以火逐之”成为“引火归原”的先河。引火归原之“火”可以是虚阳上浮之火,也可是阴不涵阳之火,还可是阴寒内盛,迫阳外越之火。其“原”是指阳气所在之处,主要系指命门肾宅。肾为水脏,位居下焦,藏真阴真阳,为一身阴津阳气之根本。

《景岳全书》曰“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矣”。水中含火,又称命火,能生元气。

朱丹溪谓“人非此火,不能有生”,与真阴相守,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

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肾水充足,则火之藏于水中者,韬光匿影,龙雷不升”。即是说,肾中水火应保持相对平衡,否则将会导致“火不归原”。

肾阳,又称命门之火,在人体生理、病理上至关重要。

张景岳在《类经附冀・大宝论》中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又说:“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汪昂也有类似论述,“人无此火,则神机灭息,生气消亡”。

因此,当阴寒里盛、虚阳上浮之际,必须亟予温阳之品、以急救回阳,使一线浮脱之元阳仍能归之于命门。

“ 引火归原”系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特殊方法之一,属于“热因热用”的反治法范畴。它既与苦寒折火有异,与扶阳抑阴也有区别,与反佐法也不尽相同。

临床上,常用肉桂、附子为引火归原的主药。但不一定非用桂附不可。《圣济总录》治口疮用巴戟天、高良姜、猪腰煨服,亦具引火归原之意。

去年从师门诊:黄某,女,43岁,2010年7月初诊,口腔反复出现溃疡已3年余,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仍反复发作,严重每月发作2-3次,间歇1-2天,患者异常痛苦,就诊时精神疲倦,并有牙龈肿痛、松动,头晕耳鸣,舌质嫩红,脉细尺弱表现,余考虑为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以知柏地黄汤加肉桂,以滋阴壮水,引火归原。

处方:熟地15g、山茱萸10g、 茯苓15g、淮山15g、丹皮15g、泽泻15g、知母15g、黄柏15g、肉桂3g(服)、甘草5g

服药7剂后复诊,溃疡大部分愈合,进食无疼痛,再处上方10剂以巩固疗效。两年后因患斑秃来诊,告之口腔溃疡再未发生,并以此方介绍给两位同事亦治愈其口腔溃疡。

上一篇:黄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道1例 下一篇:天麻钩藤饮合桂枝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