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探析

时间:2022-07-08 05:55:19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探析

[摘 要]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单位财务管理的也越来越高,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正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文章围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了必要性,并重点围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5.41.102

1 相关概述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最初源于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实践,其基本管理思维就是依靠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合理优化以及科学细化企业的基本生产流程以及相应的管理流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管理制度化、组织结构专业化、员工职业化以及工作方式标准化等。当前,伴随着现代管理方式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精细化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我国首次在财政资金管理领域使用精细化管理这一名词是在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是指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要主动适应财政精细化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工作流程和规范以及相应的评价机制,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思维,积极运用系统化、信息化以及专业化的管理手段,强化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岗位责任,尽量避免原先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准确、精细、科学化的管理机制,进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是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伴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因此,要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必然要求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另一方面,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也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客观需要。公共财政资金本身所具有的公益性以及公共性特征,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正是由于财政资金跟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要求财政资金在支出上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透明化,依靠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3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分析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对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应当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

第一,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减少预算编制失误。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实践中,预留的编制时间往往比较短,尤其是基层预算单位由于部门预算任务布置层层下达,导致基层单位只有十几天的时间来进行预算编制工作。这就使得基层单位的预算编制往往不够准确、细致。建议财政部门将预算编制预留时间适当延长,同时要尽量统筹安排、提前布置,尽可能预留出足够时间来对本单位下一年度的人员、工资变动情况以及业务工作量、年度计划等进行科学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年度预算编制的准确、合理。

第二,提高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的参与度,提升预算编制的可执行性。应当改变原先的预算编制工作属于财务部门的错误观点,在预算编制中尽量增强各个部门的参与度,逐步改变依靠上一年度预算支出情况进行基数法编制预算,或者财务部门闭门造车编制预算以及上级部门代替下级部门编制预算的情况。这样很容易造成预算编制不切实际,在实践中难以落实。要提高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就需要财务部门跟相关业务部门密切协作,进行合理分工,并逐步将预算管理分为三个层级,即财务部门层级,归属管理部门层级以及具体执行部门层级。各个执行部门按照自身实际需求合理预测经费情况,并报送归属部门审核汇总,同时归属部门在对执行部门的预算编制审核汇总之后,进行合理权衡,优选安排保障性的资金需求。最后,财务部门对归口部门申报的预算编制汇总审核,并对较大的资金项目进行必要的论证,在充分调研、合理排序的情况下,合理编制本单位的财务预算。

第三,细化项目支出预算,逐步提高单位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水平。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项目支出比较粗放,不够细化,没有依据经济项目进行必要的分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预算执行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也难以提升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这一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现行跟预算制度之间有着差别,包括核算方式、会计科目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得预算会计跟基本建设会计制度之间衔接不紧密,两者的一体化核算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四,编制中长期财务预算,逐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以及预见性。一般来讲,行政事业单位只会编制年度财务预算,不过要想实现财务预算的可预见性,完善中长期财政资金管理的约束性就不仅仅需要编制年度预算,还应当尝试编制中长期财务预算,并将它作为年度预算的有效补充,结合中长期财务预算实行滚动管理的手段合理编制年度预算,提高年度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编制中长期财务预算,可以保障单位的发展规划、发展思路以及发展政策之间的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对于减少预算编制的盲目性,提高资金管理的均衡性以及预算的可预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提高。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合理制定政策目标以及优先次序,在此基础上确定支出结构以及支出水平。

4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分析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以及财政部对于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会计核算管理要求的进一步实施,预算会计精细化管理趋势越来越明显。不过在管理实践中,尽管不少行政事业单位都明细化核算单位的收入以及支出,但是对于具体的项目资金却没有实现项目精细化核算,基本上还是将所有的项目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和核算,对于每一个项目具体的资金情况难以准确把握,这样的资金核算方式不能够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不能够实现项目支出跟资金拨付之间的一一对应。因此,要想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就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管理的精细化。

第一,对单位会计核算科目以及相应的科目辅助核算属性进行合理设置。在日常财务管理中,要想实现资金拨付跟项目支出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就需要将单位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资金收支会计科目以及辅助核算科目进行设置。既要对事业支出、财政拨款、事业结余等会计科目设置必要的项目辅助核算,同时也要对其他应收款、现金以及专用基金、其他应付款等会计科目设置项目辅助核算。

第二,对会计账务进行及时核实清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常常存在资金混用的情况,这就很容易导致实有资金、项目支出额度以及基本支出额度等项目之间资金拨付混用情况,使得各个项目的银行资金应结存跟实际金额不一致。因此,在实际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及时进行账务核实和清理,计算出各个项目之间资金混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减少会计核算失误,增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同时,还应当将原先的粗放式会计科目中的资金进行分解,依据核实之后的新项目进行归集整理,并结合新的会计项目进行必要的辅助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李书桐.浅析财务管理精细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

[2]钮慧.行政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与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

[3]赵燕.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初探[J].商业经济,2009(22).

上一篇:校园一卡通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下一篇:凸显“三境”,让阅读课堂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