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时间:2022-07-08 11:47:57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摘 要: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校企对接,服务本地区经济发展。本文提出,校企合作模式、内容以及途径是其中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集团化 校企合作 资源整合 实训基地 产学研究院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校企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积极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的参与兴趣不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极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笔者根据所在学校近几年的实践,浅析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几种方式。

一、整合地区职业学校教学资源,集中技术力量为企业提供服务

笔者学校所在地区的具体做法是由市政府牵头,将全市8所公办学校组合为一所大校,以专业方向为依据,实行系部管理。以前,8所学校有各自的强项专业,经过整合,每个专业都聚集了地区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和实习资源,不管从软件上还是硬件上都成为当地的强项专业。

目前笔者学校共有畜牧兽医、信息技术、数控、学前教育等11个专业,均是全省或全市的重点专业,其中4个专业被列为全国示范专业,3个专业成为国家实习基地。学校成为所在市的技能鉴定中心和培训中心,先后为多家企业提供岗前培训、新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畜牧兽医、电子电工等专业经常组织科技服务小组下到企业车间、农村集市或田间地头,为合作企业开展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了企业的信赖和支持。

二、规范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共建示范性实训教学基地

学校要本着“学生好不好,企业说了算”的原则,紧跟时代变化,了解行业发展,做好学生的“学”与社会的“需”的对接工作。一方面,学校要对校外众多合作企业进行考评筛选,确定一批相对固定、具有一定示范效应的实训教学基地;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相对稳定的实习生源,满足生产经营对用工的连续需求,校、企、生三方受益。

目前,笔者学校多个专业都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中铁建控股有限公司、华瑞集团、宝力集团是机床切削加工、数控技术两个专业的基地,宁强集团为焊接加工专业基地,英利为电子技术应用实习基地,大亮汽修厂为汽修专业基地,迅捷电梯公司为电梯运行与维修专业基地。笔者学校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以“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创建“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校企教育资源共享

笔者学校与多家合作企业组成专家小组,以实际工作需求为核心进行合作研讨,以岗位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论证,确立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堂教学与实训场所、实训场所与生产车间“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依据这一教学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研讨、制定招生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企业生产设备与学校实训设备共享;教师送教入企,企业技师送教入校,企业文化进校,学生考核进厂,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笔者学校把教师每学期下企业的时间和工作体会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教师的考核机制;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定期派出技术人员进入学校课堂,同时要合理有序地安排学生进入企业的技术岗位进行实习实训。这样既稳固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又使学生的职业意识、团队意识、职业道德得到提升,从而培养出合作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搭建产学研发展平台,促进校企合作与企企合作

笔者学校所处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很多企业起步于家庭作坊,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企业组织形式、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且企企之间资源与信息难以共享。

天津科技大学和笔者学校进行合作,由天津科技大学牵头领办、以笔者学校为依托,联合建立一所立足本地、具有较高研发能力、服务河北全省轻工行业的轻工科技研发中心――经济发展研究院。并以此研究院为平台,为企业提供发展引导、科技推广等服务,支持并帮助企业开展企企合作,为企业排忧解难,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研究院的建立,从根本上推动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以上几种做法是笔者学校依据自身与当地经济特点做出的尝试。要促进校企深度合作,除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外,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参与进来,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开展与企业和其他院校的多元化合作;同时,职业院校也要坚持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职教集团的发展。

(作者单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

上一篇: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综合美术应用”课程... 下一篇:专业建设视角下广西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