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秋云

时间:2022-07-08 10:25:24

在很多人眼里财政工作整天和数字打交道,是非常繁琐和枯燥无味的,而湖南省耒阳市余庆乡财政所副所长周秋云认为:“只要爱这份工作,踏踏实实地去做,凭借那份执着和热情,数字也会变得美丽。”

20世纪90年代,周秋云刚毕业时分配进入耒阳市城关粮站工作。通过自学,她获得了会计专业大专文凭和会计师证。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03年,周秋云被分配到竹市镇财政所工作。此时,财政系统正在大力推行“新中大”和“用友财务软件”,实现纸质文档到电子文档的变革。这对所有基层财政工作者都是一个难题,同样对周秋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关。她清楚地知道,从一个财政工作门外汉转变为行家里手还有一段非常艰难的路程。“我经历过下岗改制的彷徨,所以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工作中,别人可能只用一分的努力,但我会用十分的努力来做好。”这是周秋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于是,周秋云白天虚心向同事学习做账,晚上拷了电脑单机版本回家对照教材摸索。周末,她就跑到市职业中专向教电脑的同学请教,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成为全市乡镇财政工作人员中第一个独立掌握并熟悉运用电子软件的人,让大家为之侧目。对于同事的请教和咨询,她总是不厌其烦,有问必答,有难必解,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编外辅导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所里新分来一名退伍安置士兵,经过周秋云不厌其烦地教导,这名对财政业务一窍不通的新手成为了业务骨干,并独立担负起“村账乡代管”的工作。

如今,“有事找秋云”已成为基层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一句口头禅。

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农补贴政策,需要把各农户的具体信息录入电脑。刚接手这些资料的时候,周秋云就意识到,仅仅只有一些总数是不行的,必须把具体数目完善,才有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于是,从4月份开始,周秋云每天上班就是翻看以前的老数据底子,没有数据底子的村组,就走村入户去登记,然后把这些数据录入到电脑上。一直到10月份,才把全乡21个村的数据完全登记清楚。在这几个月里,她大部分周末都在加班中度过。

周秋云回忆说:“那段时间是我最忙的时候,也是业务知识增长最快的时候。”4月开始到10月份结束,她没有休息过一天。困了就在办公室眯会,饿了就吃包方便面充充饥。她把数据一个个录入电脑,系统联网时没有出现一点差错,被同事们称为“财政业务能手”。

2004年至2011年,周秋云连续8年被市里记“三等功”,连续两次获“乡财业务综合考试第一名”。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周秋云曾经有过几次进城工作的机会,但都因为对基层工作的热爱而毅然放弃。别人都说她很傻,她自己却很淡然:“基层是苦一点、累一点,但也有它的乐趣,和基层的干部打交道耿直率真,基层老百姓热情纯朴,今生把青春年华扎在了基层,无怨无悔!”

2006年4月,周秋云由于长久以来的表现出色被调到余庆乡财政所担任副所长,上任后周秋云及时转换工作角色。乡财政所是面对基层群众服务的窗口,每逢赶集,很多村民来财政所办理粮食“三补”、家电下乡补贴,这时周秋云经常要忙到下午2、3点钟,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她说,老乡们来一趟乡里不容易,不能让他们等太久。一些五保户和困难户来办事,周秋云经常自掏腰包请他们去食堂吃饭,给他们回家的路费,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贴心的好干部”。

随着业务水平的提升,周秋云“财政业务能手”的名声传遍了全市财政系统,工作中不时有同行登门向她“取经”,甚至还专门请她过去讲课。有些同行问她“网络管理与会计工作都做好有什么捷径?”,周秋云笑着说:“熟能生巧。”

现在,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措施的增多,乡财政所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周秋云表示,不管怎么样,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细心、耐心、爱心,就能把工作做好。每出台一项新措施,她都认真学习钻研新业务,自己掌握后,就帮助同事和其他兄弟单位共同提高水平。

(作者单位:肖朝松 耒阳市财政局

梁 斌 耒阳市报社)

上一篇:《北西》:给你一个态度 下一篇:商业大佬的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