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五不要”

时间:2022-07-08 10:13:36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五不要”

虽然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已经是股份制企业,但在国内投资者的传统观念里,“银行是国家的”这一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有盲目相信银行的习惯。而事实上,个别银行销售人员为完成理财产品销售业绩,往往会以一些带有导向性的、甚至与产品本身描述不符的言辞去误导消费者,使投资者在未看清楚产品说明和合同的情况下就盲目购买。一旦出现产品亏损,不仅投资者要遭受损失,银行声誉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消费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牢牢把握好“五不要”,维护好自身权益。

一是不要怕烦,要看清合同。不管银行客户经理讲得如何天花乱坠,也不管合同有多少页,投资者都应看清楚合同的具体规定,不明白的地方,要让客户经理解释清楚。毕竟投资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是双方签署的合同,最终若产生纠纷对簿公堂时还是以合同为准。

二是不要偏信,要兼听则明。投资者要辩证地去听客户经理对于理财产品收益情况的推荐。可能客户经理说的的确没错,在2007年以前,理财产品所投资的标的确实收益非常可观。但投资者不要忘了问客户经理最差的投资情形是什么,并在产品说明书中找出最差的投资情形的描述,然后问问自己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损失,千万不要因为客户经理说“最差情形很少出现”而忽略这个问题。事实上,金融危机爆发后,最坏最差的情形都出现了。

三是不要只买不管,要持续关注。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后应持续保持关注,尤其是可提前赎回的理财产品,应关注理财产品投资的资产价格波动情况,一旦发生不利情形,投资者可及时赎回理财产品,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四是不要张冠李戴,要认清类型。在银行理财窗口销售的,既有银行理财产品,也有代销的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以及黄金交易产品和信托产品,因此,投资者一定要认清类型。最方便的渠道就是看最终合同中的另一方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或是其他,千万不要张冠李戴。尤其要提醒的是,勿把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当成存款,结构性存款实质上是理财产品,通常会嵌入期权挂钩汇率等,风险比存款要大。

五是不要盲目听信,要适时录音。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要对关键信息录音,其在发生纠纷时可作为维权的证据。这个录音过程不用偷偷摸摸,可以光明正大地跟银行工作人员说清楚:“你这样说的是你们银行的最终意思表述吗?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我打算录音下来,你同意再讲一遍吗?”——记得把这句话也录进去。一来这样有法律效力,二来通常这样一来,银行销售人员会非常谨慎,客户会听到最真实的表述。据悉,上海地区已经试行银行理财销售区域的销售过程录音,相信这是一种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良好尝试。

上一篇: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下一篇:我国农村金融立法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