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诗意的物理课堂

时间:2022-07-08 10:11:39

构建诗意的物理课堂

现通过课堂两段教学片断,来说明运用诗意化语言的重要性。

1片断一:《楞次定律》的教学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1.1常规理解①谁阻碍谁?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②阻碍什么?阻碍的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③如何阻碍?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即“增反减同”。④阻碍的结果?阻碍并不是阻止。

1.2诗意化解读①因果关系:体现在“引起”二字上,磁通量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揭示了感应电流的方向,但这个方向的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比较婉转。犹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②矛盾关系:“阻碍”不是“阻止”,阻止就是因阻碍而停止,阻碍是使某个过程不能顺利进展的意思,进展依旧要进展。南宋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有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话是对世事和人生的一种清醒认识。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也有:“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按照现在的话也叫“hold”不住。让学生用感悟诗歌的方式体会物理学辩证而精深微妙的内涵,效果可能更好。

2片断二:为何分压电路宜选用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2.1常规思路电源的电动势为E,为讨论方便,设电源内阻为r=0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可得:结论:当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入电路时,阻值较大的调节电压极不方便,而阻值较小的能方便地调节电压。

2.2诗意化处理可以利用课后设置表格,让学生计算;或者引导让学生进行设置表格,计算说理。南北朝时期的流传的民歌《敕勒歌》有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解读:这首古代民歌描写的是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境界不凡。草原牧草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联系到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辅助记忆,可以这样展开:如果负载电阻无穷大,则取到的电压与ap的长度成正比,呈现明显的线形关系,容易操作。实际的电阻往往并不是无穷大,所以选“小阻值”的变阻器,来彰显负载电阻的“大”,达到“以小现大”的目的。这句诗中“风”字是诗意的关键,而笔者的名字里就有一个“风”字,配合适当的身体语言,甚美!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诗意化的语言可以使严肃的物理课堂以一种优美而亲切的姿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公式定理规律深刻的含义。

3诗意化语言的选取、应用要求

3.1诗意化语言选取的原则第一,科学性、准确性。在备课时认真推敲,力求诗意的境界与科学的视野相一致;第二,生动性、直观性。在课堂上创设情景,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学习深入的基础;第三,通俗性、艺术性。在教学时当好“翻译”,以求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通俗易懂,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

3.2诗意化语言选取的来源第一,处处留意,积累资料。平时要大量地、有目的地阅读有关报刊、杂志和书籍,注意搜集、积累有关素材。另外,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世界,洞察生活细节。第二,勤于思考,善于转化。如在阅读散文、小说、诗歌时,可从中钻研、积累与学生联系密切的,又有一定物理价值的素材。通过科学、合理的简化,使之成为物理备课的内容。在备课时,只要将这些平时积累的素材进行语言的和物理的加工,便可使课堂口头语言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有诗情画意,如:①“守恒定律”:陌生城市坐公交汽车只需关注起点和终点站就行了!②牛顿第三定律: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③半偏法:中流砥柱。④交流电路有效值:等效法(曹冲称象)。⑤电磁感应演示仪:相见时难别亦难。⑥色散:赤橙黄绿蓝靛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等等。

3.3诗意化语言选取的注意点

第一,通俗而不落入俗套,注意语言美。课堂口头语言的通俗性确实重要,但通俗并不等于庸俗,并不是油腔滑调,玩弄小技巧来哗众取宠,使物理课堂变为“闹剧”。

第二,紧扣主题,不能海阔天空,夸夸其谈。对课堂口头语言的一切要求都是以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为目的的。因此课堂语言的叙述一定要紧扣课题内容,绝不能离题太远,否则会大大消弱课堂的学习效果。诗意化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激情,而且能让学生在这样的语言文字的浸染中高雅起来,诗意起来。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够不断提升,在言语中能够彰显教师之能,尽显物理之美,那么,学生一定会佩服老师,喜欢老师,进而也一定能够学好物理学科。物理学,是美的!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诗情画意的物理世界!

上一篇:物理实验教学对策 下一篇:物理分层合作教学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