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08 07:14:12

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在分析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论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并提出了在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147-02

1引言

长久以来,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内容被设定在“够用”的层面上,造成了学生对日后的提高缺乏必要的基础、对新知识的主动学习失去了兴趣,降低了能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需要从业人员有快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本文就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想法。

2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提出背景

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一要学习对明天有用的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二要学习对付明天的应变能力――实践的能力;三要学习终身受用的本领――创造的本领。这要求教育在培养目标的重心上必须发生转变。首先是变重“传承”为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变重“守业”为重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再次是变重“单干”为重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总之,就是要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培养其研究性学习能力。

3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形式

研究性学习主张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借助教师或小组成员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

4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中角色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中,教师的角色从“讲坛上的圣人”变成“身边的指导者”;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学生之间以及学习小组之间存在互赖性;每个组的成员为其学习和参与工作负责。

研究性学习强调任务驱动下学习者之间的积极协作,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学习、工作所必需的协作精神。

研究性学习通常会促使学习者产生高度的学习动机,更让学习者对团体产生参与感、认同感与归属感,这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与个别化学习环境中所缺乏的。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需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这种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语言表达过程,会使得新旧知识更加交融整合,扩大了新知识的应用层面,同时学习者还会根据别人正确的观点来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高层次的思维。通过研究性学习,他们对教材产生深层的认识,逐步形成属于学习者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停地在发问者、解释者、协助者、评价者之间进行角色变换,在磨合中训练其有效协作的技巧、沟通能力。这些技能不仅仅使学习者在小组里学到更多东西,对于提高社交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5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正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计算机教育中注重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将是符合计算机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的。

5.1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的学科,大部分计算机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 操作性强,涉及人机界面。

2) 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

3) 网络教学将成为计算机教学主流。

因此,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计算机教学,应该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5.2计算机教学的目标

现代计算机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和创新教育培养,这需要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的出现。

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以指导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教师担当学科专家、资源引导者和任务咨询者等多种角色,学生是教学中主动获取知识者,获取的既有前人知识也有各种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学生以团队小组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

6计算机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现

(1) 基于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现

1) 在问题的带动下学习课堂理论知识。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原则,任务明确,学而有趣。例如在给学生学习“网页制作”课程前,先给学生展示作品,使学生有了“这样的作品,我能做出来吗?”的感触,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然后引出教材内容,讲解只要掌握了这个软件及其基本技能,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出这样的作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学习课堂知识。

2) 在问题的带动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主要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实践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加深学习印象,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3) 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实践教学目标。教师先设计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清楚各自的操作任务。根据自愿的原则,学生自由组合创作小组或独立创作。在操作中,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部分增加知识容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其间让学生要懂得协作的重要性,知道计算机创新是建立在团体协作基础上的个性创作。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协作精神。

4) 进行客观的课堂评价。不应过多的看重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与错,而应是在共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指出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优点和弱点,从而为以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充分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现

网络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在于:研究性学习让学习者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特别是每个人经过思考获得的学习心得。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这对于课堂教学下的基于问题的个体知识教学是一个补充与发展。

1) 拟好疑难问题,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加入网络组。教师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一组提出问题目标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子问题,拟好学习纲要,提供信息来源,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每个组员通过网络去完成本组的子问题。。

2) 群体计算机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指导学生的教师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还应是一个学习专家,问题求解专家等,同时,教师由单个教师扩展成网络中其他软件或人员都参与的群体,学生可在这个群体中选择所需要的指导教师。

3) 评价方式多样。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评价方式是多样,可以进行过程评价,也可以进行作品成果评价,评价的教师队伍通过网络而扩大,学生可从各方面获取高质量的评价信息。

7结论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习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个体单独学变为小组合作学。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挖掘,对社会的认识更加符合实际,从而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彭绍东著. 信息技术教育学[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 余胜泉,何克抗.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1998.

[3] 张建伟. 网络协作探究学习的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03,(1):88-92.

作者简介:张爱玲 (1972-) ,女,陕西西安人,软件工程硕士,讲师,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计算机系主任,电子邮件:。

上一篇:着眼学生自主学习 构建校本实验教程 下一篇:高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