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学的多媒体教学为何会从预约到分配

时间:2022-07-08 04:07:42

乡镇中学的多媒体教学为何会从预约到分配

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给中小学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我校于2008年4月在我校安装了一间多媒体教室, 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起初我校50多位教师只有少数几个教师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我是当时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位教师,老师学生都非常感兴趣,教学效果也特别好,由于受教师信息技术和教师意识的制约,使这套几万元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扭转这一局面,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和技术水平,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培训。一段时期一间多媒体教师远远不够教师使用,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老师必须要在教务处预约,大家都提前就预约下周的上课时间。没有预约到的老师还找预约的老师协商,请预约好的老师让给自己上,甚至没有预约到的老师还嘀咕几句,其实这都是一件好事,但没有想到这一好事时间不长,仅半年时间在多媒体上课的老师就逐渐减少,上级领导要来检查多媒体教室上课登记表,没有办法学校教务处还进行分摊任务,每个教师每半学期必须完成五节多媒体教学任务。我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个偶然的问题使我觉察到了点什么。在2009年5月的一天有一位老师问我:你在多媒体上课感觉怎么样?我说很好的啊。这位老师说:只能偶尔去上一节,随时上学生就没有兴趣了。这一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对上过多媒体课的课件进行查看和分析,综合原因,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第一、耗时费力,制作嫌烦。由于我校90﹪教师都是才通过培训课件的制作,制作一个稍微好一点的课件,从课件的下载到整理至少需要3-4个小时的时间,甚至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再加上上课前至少要提前10分钟左右拿钥匙开门,启动电脑等准备工作,下课后关电脑,打扫卫生等需要更多的时间,课后还要填多媒体教室上课登记表等,所以部分教师觉得耗时费力,制作课件嫌烦。

第二、领导优先,扼杀教师积极性。我校的一位教师通过几个小时的时间制作好课件,且在教务处有了预约,该教师已经从教务处拿了钥匙打开多媒体教室的门,启动好电脑,学生都已经进了教室,突然另一个班的学生也来了,该教师问其原因,说是某某副校长叫他们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该教师说我已经提前预约了,请你们转告某某副校长。不久教导主任打来电话,要求该教师把多媒体教室让给某某副校长上,这位教师只好带着他的学生回到原来的教室上课,这严重扼杀了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严重不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第三、“拿来主义”的影响。经过调查,大部分教师的课件都是从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或其他网站下载的,这些课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网站上的课件一模一样,原封不动地拿来就用。我不能一概而论地用“好”与“不好”来评价这些课件,其中某些课件确实很好,但不适合我们乡镇中学的教学实际。教师都知道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这一道理。 所以别人的东西再好照搬照抄过来自己用效果不一定就好。

第四、缺乏创造性。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在今天,创造教育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创造教育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部分。课件的制作是上课的关键。课件的制作则成为多媒体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因此,课件的制作应具有创新性。不少教师不能很好地将课件制作的结果通过课件设计体现出来,缺乏新的课件制作理念。 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的个体劳动所致。我通过对教师的课件进行查看,很多课件是一成不变的引用别人的课件, 其实课件的制作应包括收集素材、制作、修改、再修改等过程。

第五、缺乏收集身边素材的能力。通过查看课件,大部分教师的课件都是在网上搜索或下载的。其实除了从网上下载或搜索外,我们还可以收集和挖掘身边的素材,如:我在制作《网页设计》的课件时,其中我搜集了很多会泽的旅游景点图片来制作幻灯片,通过幻灯片的演示,让多媒体课件跨越了时空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第六、教师对教案制作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通过对教师的教案和课件的检查,我发现部分教师的教案制作的能力有待提高。有部分教师只有课件没有教案,甚至部分教师认为上多媒体课不要教案,这种观点更是错误的。常言道:教师教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无论用教案上课还是多媒体教学教案的制作都非常关键。教案直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艺术等方面的能力。制作教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部分教师过分注重图片、视频、音乐等,整个课件就像放电影一样,从讲课到练习,甚至是板书全做成课件,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放,会弄得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教学无重点,非教学因素干扰了学生的学习方向,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还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七、教案和课件脱离。通过对教师教案和课件的检查,有些教师有教案也有课件,但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教案和课件脱离。有些教师上多媒体课,就是先按照平时在教室上课一样,把内容上完了,然后放一遍多媒体课件就算是上多媒体课。这样学生很不感兴趣。其实我觉得应该把教案和课件进行整合,根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应把重点、难点和问题设计制成演示文稿,让学生紧跟教学思路。

第八、课件制作的视频较多较长。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检查,发现部分老师的课件多而且长,严重影响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甚至拖课现象严重,影响学生下课的休息时间。这会给学生带来厌烦的感觉,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教学手段,改进了教学方法,它有着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特殊功效。但是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只有将传统教学的长处与多媒体优势进行整合,才能让它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课堂,优化教学过程,达到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真正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建议:1、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要怕耗时费力,制作嫌烦;2、教务处应该严格遵守预约制度,不得搞特权主义;3、不能坐享其成;4、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5、注意收集和挖掘身边的素材;6、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7、提高对课件的整合能力;8、注重课件设计能力的提高,将情感教育融入课件;9、注意视频的取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0、认真填写多媒体教室上课登记表中的“教学效果与反思”;11、不断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12、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课件制作。1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把课件制作纳入教研活动范畴;14、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对教师课件制作的培训。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规范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美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